■ 袁婷婷
聚餐作为中国人联络感情的交流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本文从交往方式、交往目的、交往意愿、交往过程等四个方面以聚餐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特点为交往方式上多样化与简单化并重;交往目的上情感性与功利性并重;交往意愿上主动性与被动性并重;交往过程中欢喜型与忧愁型并存的新特点。
“酒肉穿肠过,感情心中留”。聚餐作为中国人联络感情,交流思想的舞台,在大学生中也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一种时尚,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朋友过生日、同学拿奖学金、室友谈恋爱等等都成了聚餐的好理由。当“聚餐热”在大学生中逐渐升温时我们不禁思考莘莘学子们为何对聚餐情有独钟?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不仅局限于亲缘群体内,交往范围扩大、交往频率提高、交往手段增多,丰富了大学生活,但过多过繁的交往也带来了压力,在众多方式中选择有效而又高效的交往方式则成为必然,呈现出多样化与简单化并重的特点。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选择聚餐方式原因是方便、简单。聚餐多是选择学校周边的餐馆,每次聚会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同时,聚餐多采用AA制,平均每次聚餐费用大都在15-50元左右,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可接受的,这种娱乐消遣的方式,简单而又方便,何乐而不为?
大学生们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校园内,接触对象主要是师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因而他们的交往动机应该比较单纯,而不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但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毕业自主择业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显示出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有利于将来事业发展”作为社交首要目的,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实惠性需求增加,表明当代大学生交往的社会化特征更加有所强化。因此,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不仅注重情感的交流,同时也越来越注重与自身社会利益相关的务实性,呈现出情感性与功利性并重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在与同辈的聚餐中能够加深彼此的了解,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
其次,中国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受到中国伦理文化偏重于人情关系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尽可能发挥情感交流的效力,使之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交往和消费方式,因此部分学生思想上产生误区,使得聚餐已经背离交流情感的原始目的。聚餐不单单是为了吃饭,还隐藏着某种功利性的目的。
大学生的交往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聚会、体育活动、结伴出游以及其他一些集体活动这丰富了社交活动,娱乐了生活,大学生从心理上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但过于频繁的交往也会给大学生物质精神上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交往是受到从众心理的驱使,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主动性与被动性并重的特点。
当聚餐成为一种时尚后,很多大学生频繁穿梭于各种聚会,随着这种热的风靡,很多大学生感觉到“心力交瘁”,聚餐逐渐变成一种攀比风。请客的感觉到财力不够,但碍于面子又无法不请,被请的也出现吃饭疲劳症也应酬去。
在全国首次进行的“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现状调查“(1993年)中显示:目前中国各阶层人士对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现状满意度指数最低,占78.2%的被访者指出,目前社会上”不送礼办不成事“。调查对我国约一亿居民进行调查发现一年中用于办私事送礼的人均费用为118元,这笔“人情费”甚至超过三峡水利工程的全部投资,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
大学生交往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进行,交往的对象形形色色,这提高了自身交往面,并获得了各种帮助和感情交流,但随着交往范围扩大化,交友圈复杂化,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使得大学生交往过程中呈现欢喜型与忧愁型并存的特点。交往所谓“无酒不成席”,况且中国自有劝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坐到宴席上,总有人劝酒。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聚餐中也存在。劝酒本是好意,是联络感情的一种表示,但是大学生中尤其是在男生聚餐中常常出现喝的糜烂导致口角甚至引发酒精中毒意外事故的发生。2008年西安美术学院一学生同学聚会饮酒过量猝死宿舍2010年湖北某大学老同学聚会4大学生喝酒28瓶,两名同学最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此类新闻比比皆是,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聚餐过程中未能把握好度,受到几千年传统习俗的影响,喜欢盛情劝客,甚至强求客人超量饮酒,一旦发生醉酒中毒事件,由谁承担责任?
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如何合理安排闲暇时间成为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的问题,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其学习和生活。在大学生交往中,纯洁的交往目的是首要的,交往是为了密切感情、方便工作、丰富生活、增长知识,而不能把同学之间交往功利化,聚餐作为一种大学生群体中的新交往方式理应保持它的纯洁度,应成为娱乐消遣外的锻炼自己社交能力和增进友谊的良好方式以及培养自己的团体意识和归属感的机会,适当的聚餐是必要的,但动不动就请客吃饭的现象就是奢侈消费的表现。
[1]郑锐华.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1).
[2]喻国明,刘夏阳.中国社会人际关系与现状调查总体报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