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章不付稿酬,我们将给每位来信被刊登者赠3本当期杂志。
作为贵刊的一位“铁杆”粉丝,一直以为我们已经很熟了,似乎没有交流的必要,所以多次提起笔却又放下。1998年,在县城上高中时我就对《视野》一见钟情,那时却舍不得花钱,往往站在那里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虽然偶尔也会挤出零花钱买几本,但真正走近她,是这几年的事。2008年女儿降生,我想留下些纪念和回忆,就毫不犹豫地订了全年的《视野》。让自己最心爱的《视野》伴随着女儿一块成长,等她长大了,能认字了,再拿出来回味,一家人围着同一本杂志,讲其中的故事;等女儿出嫁时,我会把所有的《视野》作为她的嫁妆;哪怕等我老了,眼睛看不见了,却仍能听着外孙给我读《视野》上的文章——想想那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收到《视野》30元纠错奖金时的兴奋;第一次给编辑部写信时的踟蹰;第一次荐稿成功看到自己的名字印在《视野》上的激动;成为《视野》“评刊精英”时的惊喜;为《视野》设计徽标的不眠之夜……
惊艳的封面、精美的创意、精粹的手记、精彩的视点、惊悚的首译、精心的慢递等等,每每都让我爱不释手。当然,美中也有不足:比如出现的文字纰漏,影响力不够,销售点不多只能邮局订阅。
当看到《谁的青春没碰上小木块》中为难大家的“小木块”,我知道那是说我们物理老师;当看到《我为什么要做题》中“家里的电灯挂在天花板上夜夜照明,就包含着电学、物理学的原理”,总想给纠正一下,“物理学”包括电学,改成“力学”是不是更合适呢?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三校区物理组 王洪亮
您可算我们杂志的资深纠错人了,每次看到那么多我们都不曾关注的错误,比如作者、出处、不常见的异体字……记得有一次,因为一篇文章的署名是“陆静”,您还打电话到《三联生活周刊》,确认了一下,结果人家那里只有个叫“孟静”的。这次,您又给我们长见识了,“物理学”与“电学”,呵呵,仔细啊,这是校对时根本不会太去思考的问题。
杂志现在面临改版的问题,希望能得到您以及广大读者的热心支持。做一个编辑,最大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承认,谢谢的您的夸奖,我们不谦虚,因为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最令人动容的,是您说等女儿出嫁时,会把所有的《视野》作为她的嫁妆,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因您的这个想法而变得神圣起来。谢谢您的一如既往的支持,做杂志是彼此交心的事业,有您这样的读者,是《视野》的幸运。
——全体编辑
我喜欢西藏,因为仰慕喜马拉雅山的耸入云霄,喜欢草原的一马平川,流连于如诗如画的风景,醉心于文化的深厚,更震撼于那种对神灵无法超越的虔诚。一想到西藏,就想到青藏铁路线上那些逶迤前行的朝拜者,越想越迷离,甚至感觉步步叩首的人不是他们,而是自己。我想去朝圣,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心,问清楚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到底该怎么走。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邓刚
貌似看我们杂志的驴友贼多,以后在“往来”中,希望看到你们最美的描述。
——小编·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