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当代音乐教育

2011-08-15 00:47宿鹏浩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大众文艺 2011年19期
关键词:定义音乐

宿鹏浩 (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绪论

在我阐述音乐教育的观点之前,首先希望大家明白什么是音乐。音乐对于人们的影响。明白了这些,你便可知道学习音乐,以及音乐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音乐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选拔人才,要求学子们熟读四书五经。时光再往前追溯。在中国历史上被熟知的四书五经其实被遗失了一部。为《乐》。

自古以来,音乐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先秦典籍《礼记》里有一段对于音乐的文字,记载着古人对音乐的见解。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而乐之,及于戚羽旌。谓之乐。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也曾在公元前四世纪,对音乐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音乐来源于人的心灵的智慧和善良,所以音乐能够深入人心,美化人的心灵。

美国的“现代音乐研究开发计划(CMP)”中,关于音乐的定义是:“音乐是按时间组织起来的音响和沉默。”①这个对于音乐的定义和英国音乐学者J.布拉金克不谋而合②。可以想像一下,对于专业学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或者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定义,取得了一方面的认同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更何况是无意中的不谋而合。当然这也存在着与之相反的反对的声音。美国学者J.墨塞尔(J.Mursell)在他的《音乐教育中的人的价值》一书中,对于音乐的定义是这样的。音乐是作用于人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而存在的辉煌的事情。③

19世纪末,奥地利音乐学家汉斯利克(Hanslick)说:“音乐是声音的运动形式。”这个观点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一直被广泛的学者所认可。

关于音乐的定义,似乎无法去归拢。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无法对音乐这一事情让人们在观念上达成一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音乐也在变化发展着。根植于不同社会文化传统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呈现其多种多样的形式。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在花费自己毕生的精力去学习音乐,研究音乐。他们所得出的经验,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念,无疑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以上对于音乐的定义,是我在众多书籍里面精调细选的。

在我阅览书籍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观念中的定义和理解,是那么无穷无尽的。然而音乐这一事情,我想也许可以抛开这么多繁复的学术观点,从另一个方面去解释它。或者称为解释都过于牵强。感性上的很多东西,是让我们去会意和感悟的。那些对于音乐的定义,至今人们依旧对它争论不休。但事实上,音乐在人们心中所起到的作用,在很多程度上又是那么的相似。

二、音乐的作用(音乐带给人们生活的一些影响)

在我沉迷于中国古典时期文学的时候,曾经看到过林语堂先生的这样一段文字。文字是描写孔子的。在孔老圣人五十岁的时候,他被任命为鲁国的中都宰。升迁为鲁司寇,后来摄行相事。在这里他有机会将他的社会和政治的学说付诸实施,但因把握实权的鲁国贵族们对他失望而被罢免。后来他辞职。离开他的祖国到处周游,共历十四年之久。其间,他想再度从政,但失败了。在这个时期,他常陷入困难中,被人嘲笑拒绝,数次被逮捕及拦劫,但他却始终温良恭俭谦让。④他每天都唱歌,他曾经听到喜欢的音乐而形容自己“三月不知肉味。”我认为这是这位伟大的儒学家性格最感人的一面。虽然没有文字记载表明。但我坚信,是音乐和做人的态度,伴随着他度过那样困难的时期。给了他伟大而坚韧的信念。

音乐可以带给人心灵温暖而感人的力量。

尼采曾经说,没有音乐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事实上,音乐不仅仅存在于这些伟大的生命当中。音乐也同样无时无刻的充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在不同的环境里,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像陕北浓郁而忧伤的信天游。码头上的船工号子。甚至于一声呐喊,一些喃喃的呻吟,都可以是音乐形式的一种转变。

在繁复的社会状态中,我们要重申音乐的作用。因为那是来自我们心灵的感受。它带给我们生活无尽的色彩。它造就人们完整的人格和信仰。

我始终认为,感性上的很多东西,是永久的充储在人一生当中的。它的力量,高于物质的驱使。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领会和感悟的。音乐就是其中之一。

三、关于音乐教育

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这句话说出了音乐教育潜在的意义。

我们所学的专业,是音乐教育。临近毕业,周围的同学准备论文,选择工作,不约而同的把眼光放在了钢琴或者声乐上。那些招聘启示上关于音乐教育的信息屈指可数。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痛思的。

音乐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现如今的音乐教育如此的不被重视?

在流行音乐,超女,追星铺天盖地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如今的音乐教育所处的环境。

(一)中国的应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多少年。现在的学生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时期,音乐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尽管一再的被重申着。前些年的素质教育,近几年的美学教育。在应试的现实环境下无一不是空谈。很多的学校里音乐课也被取而代之。成为主课老师的自习。除了一些考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外,剩下的家长们才不会在乎音乐教育是什么。他们像期盼股指一样的盼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节节高升。他们的眼睛里再也容不下别的什么东西。

(二)媒体以及流行音乐对音乐教育带来的阻碍因素

我见过很多的人,他们自称热爱音乐,没有音乐生命就没有意义。每天嘴里唱着没有旋律感的歌词,背着一把吉他。把头发染成黄色或者红色。宣扬个性,漠视情感。

我想说这是如今的媒体和流行音乐共同造就的产物。

写这一段的时候,我是相当困惑的。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说,对于人的生活方式是没有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之分的。每个人的生长经历中也避免不了一段叛逆的时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了如今的媒体宣传和流行音乐的影响。无疑把青少年的一种狭隘的思想放大了。同时阻碍了他们接触和认知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很多新的事物。这样的影响是负面的。音乐教育在这种影响下变得停滞了。

(三)社会环境以及就业压力

在我看来音乐教育是没有时间以及年龄上的限制的。并且我潜意识里有一个概念“终身音乐教育”。我不知道这个观点是否曾经被哪位专家学者所提倡和重视过。

遗憾的是,每次想到这里,想到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这样的想法就在我的脑海里犹豫不决。

一个大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有哪些就业压力呢?

现在的大学生今夕非比。但在老一辈的概念里大学生这个称谓仍然是一件可以光宗耀祖的事情。所以家里所有的希望给予一身。所以毕业后的学生,要艰难的把这样的希望背负起来,去找工作。哪怕是杯水车薪。然后供养父母,供养房子,供养车子。一但面临失业,那么多的信贷,那么多的按接。实在是不可想像的一件事情。更何况失业是又那么轻而易举的一件事情。

面对这些压力,如何让他们接受音乐再教育。

但是,面对这些压力,他们其实更应该接受音乐的教育。

生活有些机械化,有些苍白。我们更应该给它填充上色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学会用音乐来调节自己的心情,给自己的心灵带来一丝温暖一丝安慰。

面对这些环境的影响,我们如何去展开音乐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四、如何开展音乐教育

(一)重申音乐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是一种精神食粮。也许70年代以后的很多人们在这一点上可以达成共识。毕竟我们没有生长在连解决温饱都是一种奢望的年代里。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完整的人格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比那些零零总总的分数线要来的诱人。热爱音乐才会热爱生活。

我们首先要在观念上让人们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才便于我们更好的展开音乐教育工作。

(二)水滴和大海

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媒介。把各种各样美妙的音乐带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那些专注于流行音乐的人们。他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一颗水滴。于是他们便认为水滴是壮丽的,是美好的。是这个世界上最晶莹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我们作为媒介。要让他们看到大海。看到大海以后,人们再去选择水滴这是个人喜好不同,但是没有看到过大海而执著于水滴的人,是悲哀的。

我们不能势以待必的去成就这样的悲哀。

(三)让音乐说话

这似乎更像是一个案例。很多人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很狭隘,认为那是古老的。不值得一提的。这个时候给他放一段或美妙或熟悉的旋律让他从音乐中去感受。其实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旋律都是来源于古典音乐所改编的。音乐教育,加上教育这样的字仿佛是很生硬很规矩的一种东西。其实不然,音乐更多的是需要自身去感受的。去在那众多的旋律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共鸣。

(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很多同学也许认为,我以后从事的职业不属于音乐教育了。那我就不能进行音乐教育这样的事情了。其实这样的观念是片面的。我们在学校学到了一些这样的专业知识。就应该尽其所能的帮助别人去感悟音乐,去了解音乐。我曾经认识一些喜欢音乐的朋友,她们很喜欢钢琴。在周末的时候我会去给她们一些钢琴上的指导。并且介绍给她们一些钢琴方面的古典音乐让她们欣赏。有一天我的一个朋友说,现在每天面对的都是家庭和工作上的烦心事。每个星期和我聊音乐,或者自己练习几个小曲子。那一刻会感觉生活无限的美好。

音乐教育,自己做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却会带给别人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让人们感受的快乐和美好。我想,这也许足够。

注解:

①“现代音乐研究开发计划(CMP)”《音乐是什么?》教师用卡片,1972年

②[英]J.布拉金克著,《人的音乐性》,日本岩波书店出版,1978年

③[美]J.墨塞尔著,《音乐教育中的人的价值》,西维尔伯特出版社,1934年

④林语堂著,《从异教徒到基督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1]吴跃跃主编.《新版音乐教学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2月

[2]沈玉顺主编.《现代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日]高秋保治著.《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5月

[4]普凯元编著.《人是怎么样接受音乐的》,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5月

[5]《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71年

猜你喜欢
定义音乐
以爱之名,定义成长
永远不要用“起点”定义自己
奇妙的“自然音乐”
严昊:不定义终点 一直在路上
定义“风格”
音乐从哪里来?
椭圆的三个定义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