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笛(长沙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系列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为主,涉及到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成长问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却没有,这是我国普通高校近年来出现了严重道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人们一方面努力地探索传统德育的教学改革之路,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求其他的解决方案。当前,学科德育已经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给合。”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笔者认为音乐欣赏课程在完成自身“育美”的主任务的过程中,还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非强迫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教育都以“思想政治教育之手段”的身份而存在,在学校教育中没有独立的地位。人们一度认为音乐教育就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或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这显然是一种“德育化的音乐教育”,其实质上是一种借助于艺术形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艺术教育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取得了独立的地位,成为学校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从而从德育的轨道中划分出来。可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唯美主义”艺术论开始在我国艺术界产生较大影响。人们开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艺术就应该是纯粹的艺术,不应该与道德扯上关系;而艺术教育就应该是审美教育,也不应和德育联系起来,否则就是“德育化的音乐教育”。这种激进的思想不可避免地也辐射到了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课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道德观念采取回避的态度,追求所谓“纯音乐教育”。实际上,自古以来,艺术教育的育德功效就已经得到了中外诸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的肯定。艺术教育发挥其育德功效并不会改变其审美教育本质,因为艺术教育育德功效的发挥以其审美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条件。艺术总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才引起人们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道德教育。郭声健先生说的好:“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借助于艺术形式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艺术教育。”①而我们要追求的是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音乐教育,这与借助于音乐教育进行的德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不会影响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本质,是完全可行的。
音乐欣赏,能够让人的情感得以抒发,同时让不良情绪得以释放,良好的心理状态得以恢复,从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席勒说:“我们听完一段美的音乐,感觉就活跃了起来;我们读完一首美的诗,想象力就恢复了生气;我们看完一座美的雕像或建筑,知性就苏醒过来。”②我国大学生大都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这个时期的青年虽然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心理上却尚未完全成熟,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失恋、学业受挫等因素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问题。如果平日累积的压抑心理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地疏导,很容易诱发极端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几年来持续不断发生的大学生“硫酸泼熊”“虐猫”事件以及更为严重的马加爵、药家鑫恶性杀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配有专门的心理健康保健教师,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还是对心理问题还是选择独自承受而不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种心理疏导的形式过于显性化,很多学生出于强烈的自尊而羞于启齿。
那么,寻求一条更为隐性和自然的疏导方式变得非常有必要。相比其他手段,音乐艺术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音乐欣赏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缓解人的各种负面情绪,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已经得到了很多心理学研究的证实。一方面,音乐能使人体内一些有益的化学物质和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多,从而起到调节神经兴奋,稳定人的情绪的作用。齐易、张文川在《音乐艺术教育》中提到:“人们可以从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品评体会中,培养起对真、善、美的热爱,培养其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并且可以解忧愁于欢悦,化暴怒为温柔,使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最终将导致人的精神的升华:粗野变为文雅,委琐变为豁达,小气变为大度,浅薄变成深沉。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人的气质和性情,使人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一代新人。”③另一方面,通过欣赏音乐,欣赏者源于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能得到一种合理的宣泄途径。艺术的“情感宣泄说”认为,人的本能和各种欲望、需要,往往受到社会的道德、法律、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被压抑的心理能量,可以通过音乐得到宣泄;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的欲望,可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和寄托,并把人的本能欲望升华为社会所允许、可接受的文明形式。
而这种通过音乐欣赏所进行的心理疏导方式完全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主体不自觉的状态下巧妙的完成,这就是音乐欣赏课程发挥其育德功能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通过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疏导,具有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注意到音调能影响人的情绪,他们发现:E调的音乐让人感到安定、D调的音乐让人感到热烈、C调的音乐让人感到和爱、B调的音乐让人感到哀怨、A调的音乐让人感到高扬、G调的音乐让人感到浮躁。古希腊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推崇C调,认为C调最宜于陶冶情操。 在中国,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五音五脏学说,认为宫、商、角、徵、羽五种民族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有密切关系,而五脏五行又与情绪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音乐来调节悲伤、愤怒、绝望、暴躁等不良情绪。如当人愤怒时,可欣赏角调或羽调式音乐来缓和、克制和制约愤怒情绪;当人抑郁绝望时,可欣赏欢快明朗的徵调式乐曲来调节心情,重新唤起对生活的希望。现代医学实验也证明:当一定频率的音乐节奏与人体内部各器官的节奏相吻合时,能发生共振,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快感。 例如, 有心理学家发现: 听莫扎特的作品能使人紧张焦虑情绪得到缓解,身心得到放松。这是因为人类的中枢神经自主脉冲频率在30秒左右,而莫扎特的音乐韵律差不多刚好每30 秒达到一个高峰。
因此,要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用于欣赏的音乐作品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较易遭遇失恋、学业和就业压力以及家庭贫富差距等因素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形成压抑、焦虑、孤僻、自卑、嫉妒、感觉社会不公、过度愤怒等不良情绪。他们的情绪与情感正处在强烈、易于激动,同时又极不稳定的阶段,容易感情用事,难以及时地用理智控制自己。针对这些不良情绪,在公共艺术的音乐欣赏课堂中,教师可选择一些音乐情绪积极向上的,旋律、节奏舒缓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来对大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如我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一贯以来崇尚“中和之美”的美学标准,无论是音乐创作合适音乐欣赏行为,都讲究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强调“含蓄”,在主体精神的感受上追求“和谐”的境界。很多中国传统古曲风格上温和典雅,意境上含蓄隽永,给人以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对于大学生焦躁、易怒的心理有着很好的安抚作用,还能够培养他们淳朴儒雅的性情。西方早期的古典音乐(巴赫、莫扎特、海顿等)严谨、典雅、端庄,其中包含了人类对自然与和谐的崇尚,欣赏古典音乐能使大学生心境趋向平和,激动、易怒的情绪逐渐平稳;西方的浪漫主义音乐则个性强烈、自由、奔放,有利于大学生们倾泻内心压抑的情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研究表明,经常欣赏中外古典音乐的人心态平和稳定、注意力集中、行为举止高雅规范。而沉溺于摇滚乐等现代音乐则让青少年学习能力、健康水平下降,导致注意力涣散症、多动症、忧郁症等疾病,还容易引发青少年早恋、吸烟、喝酒、吸毒等不良行为。当然,一些优秀的通俗音乐作品,经过选择也是可以引入高校音乐欣赏课堂的。如一首《感恩的心》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在优美感人的歌声中明白了人生在世不能总是怨天尤人,生活中多很细微的事情都值得我们去感恩,乐观、宽容、感恩、坚韧不拔都是我们面对生活应树立的积极态度。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中外古典音乐为主,以现代音乐、通俗音乐、世界各民族音乐为辅的教材选用方式。
音乐作品除了能够通过人的生物属性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安抚人内心的不良情绪、促进不良情绪的发泄之外,还能从另一个更高审美意识层面促进审美主体达成一种“顿悟”,获得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认识。但是这种“顿悟”是建立在审美主体所能达到的审美阶段有关。彭吉象在《艺术概论》④一书中将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审美直觉阶段中,审美主体仅获得一种单纯生理上的审美愉悦。审美体验阶段中,审美主体借助想象力和联想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审美升华阶段是使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主体的认识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性认识,如“顿悟”。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应根据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心理特征,从他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需要出发,通过生动鲜活的音乐作品,找准渗透点,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促成学生的“顿悟”。教师要“有意”挖掘音乐作品中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因素,特别是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失衡的一些相关因素,通过自己巧妙的教学方法,用音乐学科教学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之中,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想象和联想,投入丰富的情感,最终自然而非强迫地达成“顿悟”,获得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认识。这才是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最高境界。如在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教师可以在欣赏开始前介绍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知道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在失聪的状态下创作的。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自然通过想象联想在脑海中树立起贝多芬在失聪的状态下仍旧不向命运屈服,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的艺术形象,并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共鸣。欣赏过后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讨论音乐是通过哪些因素表现一种慷慨面对挫折,永不屈服的精神的,如“命运”主题和“英雄”主题的不断反复出现,强大的音乐张力和密不透风的紧张节奏,乐章之间的情绪对比等等。学生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能自然被一种永不服输、与生命中的挫折坚强做斗争的精神所感染并对之产生认可感,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人生态度,最终实现了音乐审美的升华。
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这种渗透一定要服从音乐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教学内容,不能脱离音乐学科教学特点去搞渗透,更不能为渗透而渗透,弄成贴标签、生搬硬套、搞成形式主义,把音乐欣赏课程上成思想教育课,那只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音乐艺术具有抽象性,音乐欣赏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通过生动感人的音乐艺术形象来感染人,审美主体在体验美的过程中进一步自觉地被激发出审美道德情感,是一个以美导善的过程。由“美”到“善”的辐射过程,对于审美主体来讲有可能是在获得审美情感共鸣的一瞬间不自觉地就完成了,根本就不需要音乐教师多言。所以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尤其要避免的是,音乐教师忽视音乐作品的音乐审美特征,整节课都喋喋不休地强调音乐作品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完全抹煞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本质。就像上文所举欣赏《命运交响曲》,教师完全不需要在欣赏前后机械的加上一些台词,如“这首乐曲表现了贝多芬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不屈不挠的态度”、或“我们应该学习贝多芬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等等,这只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在明明白白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非在上一堂音乐欣赏课,从而带来的效果也只能是一种道德信条的强制性外在灌输,而非自发地内在转化。音乐教师要做的是,要注意在课堂上营造美的氛围,用审美的手段使学生体验到音乐的美,并进而把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诱导”出来,变为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而这种“诱导”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而非强迫性的、赤裸裸地灌输。教师应运用音乐学科教学的语言,营造具有音乐审美氛围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在无意之中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如何做人的教育。还是以欣赏《命运交响曲》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介贝多芬的个人经历,也可以在初步的欣赏结束后富有激情的朗读罗曼罗兰对此曲的一段精彩描绘,营造出符合乐曲表现意境的课堂氛围:“生命的韵律已经中断,似乎已濒陨灭……我们再也听不到什么(琴弦在静寂中低沉地颤动),只有静脉的跳动……突然,命运的呼喊微弱地透出那晃动的紫色雾幔。英雄在号角(法国号)声中从死亡的深渊站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尽一切可能性引导学生融入乐曲意境,使他们在音乐的感染下发挥联想和想象,完成各自心目中艺术形象的再次塑造,产生丰富的情感共鸣,做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次美与善的教育。总之,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巧妙的和隐蔽的渗透教育效果,这也是渗透教学能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地教育的魅力之所在。
在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音乐欣赏》课程能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情绪起到缓解和释放作用,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音乐教师可以有效利用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以情感人”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巧妙地融入音乐欣赏教学之中。《音乐欣赏》课程使大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不但受到美的熏陶,增强了审美能力,还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美到善的转化,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道德准则和正确的人生观。这既是学校全面育人工作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注释:
①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7.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0.
③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234.
④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