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凤(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13)
在汉唐文化高度发展中孕育、成长,在北宋繁华的市井生活中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木版年画,发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记载了千百年来中国百姓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当时内心的需求与期盼,这些题材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科学的发展、材料工艺的演进,相互之间的影响,加之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而不断地延伸衍变,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风格各异的年画体系。由一开始的一枝独秀到后来全国各地年画的发展;由一开始的门神、郁垒到后来各式各样的年画类型的出现;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结果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木版年画最早兴起于北宋都城东京,作为北宋都城的东京汴梁,是公元11—12世纪世界上第一国际大都市,往来于全国和海外的客商云集于此,多民族、多宗教、多文明和多国家的文化在这里交汇、交流、交融。这种以中原汉族文化为核心主体的东京民间文化构成开封木版年画的文化主体内核,体现了当时社会经济的飞跃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北宋年间的汴京开封,庞大的市民阶层促进了世俗文艺的发展,活跃的世俗文艺又给年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加之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使供不应求的笔绘年画转向刻印年画,并且官办与民办作坊齐开,多达三百余家,使开封木版年画印刷及销售盛况空前,很快影响到全国。年画内容多反映中原传统民俗文化,艺术风格体现了京都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并存的较精细的主流风格。
年画之所以能够在北宋时空前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与当时的统治者有很大的关系,赵匡胤坐江山的宋朝,太祖、徽宗一个喜欢赏画,一个嗜好绘画,一时间宫廷民间,不论雅俗,竞相效仿;于是雕版印刷术成全了年画的普及和传播,用木板雕刻拓印的门画大量上市以应市求。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
靖康之变后,东京沦陷,金亡北宋,大量年画艺人或迁徙江南,或亡命中原,正是这次的灾难使得北宋的民间年画跨越了民族统治区域范围在全国传播开来,并且逐渐形成两大发展区域。南方以浙江 杭州为中心,逐渐向福建、广东、江苏沿海一带发展;北方则以金都平阳为中心,并遥接晋北、燕京等地,向陕西、河北、山东等逐渐铺展开来,今天声名远播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北武强、江苏桃花坞等地的年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现在风格各异的年画类型,虽然其风格和形式与朱仙镇年画已经大径相同,但它们无一不是从开封、朱仙镇起源的。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同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一样同起源于北宋时开封木版年画,然而它的演变过程却是漫长的。
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当传自南宋都城临安(杭州)。南宋迁都杭州,画工、雕版匠人随之南行,木版年画的技艺,便跟随流亡的皇帝和躲避铁骑的难民,一路被传播到江浙及其它各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都下(今杭州)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衣新历,诸般大小门神……”。由此可见,宋室南迁临安时“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贾辐辏”,年画艺匠当在其中;年画在两宋都城,市井皆设坊印行;年节岁首张贴门神、灶画在民间已形成习俗时尚。木版年画工艺逐传至江南,由于大批南移的中原达官贵人、文艺人士、能工巧匠汇聚临安,很快新都临安便繁华起来。以鱼米之乡的丰富特产和宋朝一国人才,南宋文化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融会了江南文化的精秀细巧,形成了与当时的新中原文化大不相同的、兼容南北静雅文化风格。这种文化风格影响下的木版年画在江南之地以杭州为中心直接传播到周边各个地区,如余杭、苏州、无锡、扬州、南京、南通等地。
宋元之变使中国文化陷入长达百年的大动荡时期。自蒙宋联合灭金而进入宋元战争,直到元朝灭亡,前后134年中有62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长年战乱,经济衰退,人口锐减,加上元朝统治者实行毁农兴牧、民族压迫政策、官营专卖政策和频繁变更钞法的货币政策和高利贷盛行,使元朝的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行业和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便处于发展的低潮。
元朝征服南宋后,开始对江南进行统治,那时作为江南政治和文化中心的杭州遭到严重的破坏,又经元末人民起义战争,杭州迅速衰落。而同期,苏州却在经济上相对比较繁荣。
到了明朝,社会和平稳定,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那时的苏州手工业逐渐兴盛,商品经济繁荣,经济基础雄厚,加上苏州雕版印刷技术的发达,为苏州木版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桃花坞年画的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主要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经历了几个朝代的演变后才形成了现在的风格特点。
在南宋初年,年画继承北宋年画艺术的风格特点,多是门神类年画,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馈于主顾。”又:“杭都风俗,自初一至端午,家家买桃、柳…….五色瘟纸,当门供养。”由此可见,两宋时期雕印较多的是门神、钟馗、桃符之类的逐邪避凶之题材。但到了后来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南方的年画才慢慢的改变了风格。主要表现在:
(1)朝代变迁对年画的影响
元代末期杭州文化圈向苏松地区迁移,至正年间,杭州文人和外地文人迁入苏松地区,促进了吴中文化繁盛。然而在元代,对手工业者采取了强征入局的政策。对于官工匠,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多次在江南签发匠户。1279年,籍人匠四十二万,立局院七十余所,每岁定造币缟、弓矢、甲胄等物。1281年又在江南拨签的匠户三十万中汰选十万九千余户,其余纵令为民户。元朝在大都的工部、宣徽、大都留守司等机构下分设有各种匠局;而对于散落在地方州县特别是江南地方匠局的工匠,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些工匠绝大多数原来是散居乡村中与农业相结合的小手工业者。他们从数十百里外被强征进入有地方设立的各种匠局。从事各种手工业劳动。元朝强征工匠,破坏了手工业的正常发展。年画也不例外,以至于元朝年画在江南没有发展起来。
元末,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的统治,于1368年建立明朝,统一中国,明朝开始实行新的法令,改变了元代那种调拨各地蒋仁入局为奴役的剥削方式,工匠们从此可以自由地参加劳动,创造生产价值 并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手工业作坊也因此得到了发展和不断扩大,所以明代后期的织锦、造纸、制墨、烧瓷和雕版印刷等手工技艺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空前繁荣。当时科技发达,人民生活在物质和文化方面都得到了改善。随着物质的丰富、文化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反映在大众喜爱的民间美术方面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人们对那些驱魔逐鬼的门神、钟馗信仰渐渐淡化,同时期盼百福临门、五谷丰登、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日渐浓厚。这些对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元朝起,元、明两代戏曲杂剧和小说传奇硕果累累,社会上刊印发行的剧本、小说几乎都附有木刻插图,带动中国古代木版画艺术的发展。自明永乐迁都北京后,两京都设有国子监,所以刻版印刷的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南北两京为中心,南方以南京、苏州、福建建安、安徽徽州为主,北方以北京为主,后发展到山东聊城。正是由于江南木版画的繁盛,带动了木版年画的发展。
文人画对其影响
到了明朝后期,苏州手工业逐渐兴盛,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人口增多。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得他们不再满足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附庸风雅”的思潮席卷太湖之滨。提高自己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的呼声越来越高,商贾大股努力跻身上流社会,民间能工巧匠也纷纷效仿文人学士的才情风韵,都市风景、美人仕女等反映儒雅市井的年画题材大量涌现。而当时江南繁荣的文人书画艺术也给木版年画的发展以养料。元代赵孟頫等“元代四家”就活动于苏州一带,明代唐伯虎“吴门四家”和董其昌“华亭九友”,先后生活创作于苏州一带,他们的字画文章享誉江南,影响广泛。至清代,江南文人画已在画院普及,深刻地影响着木板年画的发展。
铜版画对其影响
清朝,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不仅体裁更加丰富多样、与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如戏曲、音乐、小说等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还吸收和借鉴了西洋版画的特点。使年画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早在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时带来的西洋贡品很多,其中就有西洋油画。到了清代,不少西洋画家被留在国内,如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画家、建筑家郎世宁、法国画家王致诚、波西米亚画家艾启蒙和意大利画家安德义在清廷并称西洋四画家,在华形成新体画风,,对当时绘画颇有影响,但是文人画家轻视西洋技法,成他们的画法笔法全无,虽工亦匠,不如画品。
然而这种画法在当时却被民间画工所吸收,称谓“泰西笔法”。这种透视画法和苏州木版年画相结合,在当时很流行,如苏州、北京等地的画工绘制的“西湖景”皆采用西方焦点透视法。在苏州年画里的仕女娃娃题材中,彩笔晕染人物衣装服饰明暗的画法尤其显著,如《七夕图》《孟母断机图》《美人围棋图》等。
苏州木版年画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在继承了南宋文化传统精华和木板年画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地与当地的文化特色相融合,不断地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鲜活的艺术个性和蓬勃的艺术生命。
[1]冯敏.新春吉祥画—中国木版年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张月琴.民间年画: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
[3]王树村,王海霞.年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