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
婺源建筑中的木雕艺术的在追求自然实用美、本真美的表象化的同时,隐含着强烈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木雕艺术遵循传统风俗,具有意境美,作为中国木雕艺术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婺源木雕艺术的目的是了解他并很好的继承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艺术发展的大潮中,为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艺术而做出贡献。
婺源在唐代归歙州管辖,到宋代乃至明清属徽州管辖,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改革开放后划归江西管理。婺源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洗礼,到现在为止保存着一些相对比较完整的明清年代的建筑,婺源古建筑中木雕艺术也被完整的遗留下来,木雕一般用在古建筑和家具上作为装饰而存在,分布比较广,在徽州,木雕与石雕、竹雕、砖雕并称为“徽州四雕”。从婺源的古建筑上看,我们可以知道木雕几乎在建筑的每一个场合有所涉及,如古建筑的牌坊、阁顶、门楣、屋檐等基本都用木雕来装饰,形态层叠、错落有致,繁复精美。建筑内的落地隔扇、阁楼挂络、斗拱雀替等木雕艺术更是争相辉映、百花争美,精美绝伦。婺源古建筑中的木雕艺术在我国的建筑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木雕艺术以其强烈的徽派特色、文化底蕴以及精细的雕工技术而闻名遐迩。婺源建筑中木雕艺术取材多样,展现出婺源建筑木雕艺术本身的自然观和意境观,木雕艺术是古典艺术在民间的充分表现,它对当今的艺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婺源建筑木雕艺术的自然观也是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表达“道”是一切事物的本,事物发展有它的永恒规律。老子进而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最终将事物本质归于“自然”。婺源也是“格物致知”理学大儒朱熹的家乡,朱熹的理学思想也在木雕艺术中有所体现,朱熹把客观万物在大宇宙、大时空的角度下理解为一个自然有机体,甚至提出了社会与自然的一体性,婺源古建筑中木雕艺术所反映出的自然观在其“形”与“神”上都可以印证朱熹的理学思想,婺源传统建筑的木雕艺术的表现内容除真善美等外,跟自然的和谐韵味也是木雕艺术所要表现的自然观,如婺源晓起村的清代茶商建筑群,它的斗拱、梁枋、门楣、窗棂、护栏上雕刻着自然写实的样式,又如孔孟所倡导的 “琴棋书画”以及金榜题名的 “鲤鱼跳龙门”和“连中三元”在木雕艺术中的应用。这些民居木雕艺术无一例外都表现出了与自然为主线的思想情感。在晓起村我们也看到了比较有名的“进士第”,它是清代嘉庆四年的进士江之纪的宅府,它的第二道门为落地的隔扇,宅府檐下用花篮脚的栏杆,做工精细富美。第二道门对面有一间客坐,客坐门扇的木雕内容做工简捷大方,檐口卷棚的线条一气呵成。宅府楼口设置栏杆,栏杆上半部分用木雕花做隔扇。在它大门的门扇用硬木木雕作成,婺源古建筑中的这些木雕构图艺术的表现内容展现出自然真实的审美情趣。自然观除了内涵于婺源木雕艺术的内容上之外还具体形成于实物形式上。在形式上,婺源古建筑中的木雕艺术一般来说构图比较简练,在总体构图上采用真实自然的造物形式,在细节上采取抽象的构图形式,这样可以很好表现木雕艺术整体的形象,显现出古质自然的装饰形式,给人以朴实、贴切的审美美感;另外婺源木雕艺术也保持着材质的自然性,木雕与其他的构图不一样,它一般不采用彩绘和油漆等装饰,髹以桐油来是木材不被腐蚀,这样有利于表达原木的真实材质以及自然的纹路肌理,有效的表现材料的材质美,与建筑其他部分组成相互协调、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给观众古朴典雅、自然真实的审美情感。
婺源艺术按地域上来说属徽州艺术,数百年艺术氛围鼎盛,文士聚集,理学饯行者朱熹的家乡在这里,婺源自古以来就有“取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的风俗传统、思想在所有的婺源木雕艺术有所体现,木雕艺术传承传统经典,风格低调、注重实质,如在清明建筑的内饰中采用简洁的门庭和繁复的细节处理来体现木雕艺术的意境,这种意境带有很强烈的孔孟思想的内核,因此具有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意境美。如婺源婺源轴扇和册页中的木雕可以看出整体创造出了空寂悠远、时空虚实的美学情趣,在婺源的古建筑中,我们发现很多“鹿、蜂、雀、猴”等木雕艺术无一不表达出婺源有名之士对理想的追求,这体现了婺源木雕艺术中的儒家文化,婺源建筑木雕艺术的题材通常采用山水、花鸟、动物、云彩、水纹等自然形态,雕工用比喻、象征、寓言等手法,抽象地表现了婺源的民风民俗以及审美情趣。如木雕中的龙纹样,表达了中国人对图腾的尊崇,也隐含着诉求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愿望。龙在历史上就有风调雨顺的意思,蝙蝠木雕中的蝠跟福同音,表达着人们对幸福如意的愿望,同样,喜鹊木雕中含“喜”,代表着喜庆,桃子表达着人们想长寿的思想等,这些木雕艺术在民俗文化中几乎无一例外地传达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例如孝道也是是徽州木雕艺术中经常用的。孝道思想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千百年来人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的独特的意识形态。在徽州建筑木雕艺术中就经常有“二十四孝”的窗格心的木雕艺术。
[1]傅强,吴敏.徽州古民居[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
[2]王孙琳,陆峰.徽州木雕图案中的吉祥文化[J].铜陵学院学报,2010.1.
[3]周永民,张翎.婺源传统木雕图案艺术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