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强 周刚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他们的成长、成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政工作进网络”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我国高校在上世纪末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着这几年电子商务的兴起,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创业以门槛低、投入少、机会多、回报大、风险低的众多优势备受大学生的青睐,高校中正涌现一股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热潮。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今天,本人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探索为例,分析并研究高校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电子商务创业热潮中去,有效地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并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将网络给思政工作带来的弊转化为利。
早在2000年9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中央1 6号文件又特别指出,作为传播文化和传承文明的重要载体的高校应当充分认识互联网的利与弊,通过扎实努力的工作,加强正面引导,发挥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的功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此,很多学者、专家也对互联网和高校思政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随着工作不断开展和研究不断深入,针对网络给思政工作提出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思政工作进网络的重要性,通过完善机制、建立队伍、网上管理和监控、网下说服教育、开展网上活动等方式,牢固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阵地拓展、沟通手段、形式内容和工作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虽然网络思政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举措和方法还存在表面性、被动性、滞后性的缺点。从一定角度说,我们在形式上开展了很多工作,但是实质效果并非理想,与16号文件提出的“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构筑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很多高校针对思政工作进网络都建有专题网站,如网上党校、共青团在线、网络论坛、心理在线咨询等,网络虽然能以图片、影音、动画等另一种形式展现给学生,但形式上还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内容上也没有创新,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功效上显得苍白无力。
对学生来说,他们对网络知道最多的可能是网络可以查阅资料、休闲娱乐。据调查统计,高校75%以上的学生拥有电脑,然而大部分学生将时间用于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和网络社交等活动,他们整天泡在网络,不仅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而且也耗费了他们大把的青春,学生却不知道丰富的网络资源还深含着无限的延伸和拓展网络功能,因此,学生在网络资源的运用上还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面对网络应用的迅速发展,高校无法实时地采取有效策略,因而缺乏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更不能发挥学生占有网络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希望看到的是,通过积极正确的引导,通过一定有效的工作组织和实施,让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的创业尝试,让学生从中去发现自我,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克服困难,享受成功的喜悦,懂得创造的价值。
从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继非典时期,电子商务又一次成为大众的焦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政府和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创业活动,电子商务创业(尤其是B2C、C2C)以门槛低、投入少、机会多、回报大、风险低的众多优势吸引很多在校大学生的参与,大学生网络创业成为潮流,网上开店或成为其创业的开端,或为其累积实践经验。
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热潮中,出现了很多明星院校和明星学生,以浙江省为例,杭州、宁波、温州、义乌等地众多高校的学生都在从事电子商务创业,作为浙江省第一所在县级市创办的大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他们以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闻名遐迩。目前学院8800余名全日制学生中,有2000余名学生在自主创业,其中开网店做网商的有1800余人,并涌现了一批电子商务创业精英,他们不仅自己当老板,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培育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首先要冲破思想上的束缚,包括教师、学生及家长。上大学不能再局限传统思想上的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的白热化、待遇的民工化、毕业就是失业已成事实,因此我们要创新教育理念,要让培养学生先打工后创业、人人皆能创业、创业是更好体现人生价值一种形式的意识。当然这种意识的培养首先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只有自上而下,统一思想,我们的创业教育才能大步向前。
大学生这个群体最容易被校园文化所引导,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当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已开展如火如荼,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论坛等等,上级教育部门对此类活动开展的支持力度也很大,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也起到很大作用。然而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学生所设计的创业计划虽然很漂亮,但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活动一结束计划就变成了空中楼阁,学生根本无法通过经历创业实战给他们带来更多收获。通过组织和策划可以让学生进行实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创业尝试是有效方法,如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大赛、校企联动的电子商务创业实战等类似校园活动,能使创业教育和思政工作进网络得以有机结合,达到一举两得的目的。
由于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他们从事创业实践和专业学习经常会出现冲突,电子商务创业过程中场地需求与学校的限制是必然的矛盾,创业学生是否还需要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类似这样的冲突和矛盾很多。为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可以积极出台相关扶持鼓励政策为学生创造条件,如在学业和创业的问题上,可以采用电子商务创业业绩替代专业课程成绩,保证创业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解决创业场地问题上,学生可以搬到校外租房创业,确保创业从小到大转变;在学生评价问题上可以专门为创业学生设置考评细则;在学生就业认定上学生自主创业通过认定就不需要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等等,同时,将这些政策形成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序开展。
实战基地也是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孵化基地,作为学校重点应从技术指导、供货平台和物流快递三个方面为学生孵化创造条件。
通过鼓励和扶持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高校抓住了一次深化创业教育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为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使网络思政教育通过电子商务创业得以有效提升。
学生从事电子商务创业的过程将虚拟和现实结合在了一起,使学生对互联网有了重新认识。一方面,网络并不是我们原先想象的虚幻的、杂乱的、不可信赖的、可以放任的世界,而是一个有规则的、受约束的、诚信的、可靠的现实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网络不仅是很好的交流沟通的平台,更是一个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资源平台,这个平台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加广阔和更富有意义。
互联网鱼龙混杂,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精彩纷呈的游戏世界使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错综复杂的网络社交使学生迷恋并深陷于虚拟网恋以至色情,虚拟社会的虚幻使学生精神世界愈加的空虚等等。而利用虚拟网络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实践活动,是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创造经济价值,使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网络资源为我所用,这是一个摈弃糟粕、汲取精华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
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网络来开展工作和学习是习以为常的事,然而这种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多人通过网络取得成功,创造奇迹,各种鲜活的例子举不胜举。网络资源提供了无限的商机,网络是一个可以经常创造商业神话的地方,这已被无数成功者所证实的,要把握这些商机就更应积极主动地去利用网络资源,电子商务创业就是这种低成本、低风险、适合大学生的一条捷径。
目前,电子商务创业以成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也是该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特色,使学校的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有效地提升了学校软实力,成了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培养的摇篮。
电子商务创业是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切入点,是思政教育通过网络这一载体的一次提升和突破,使思政教育更加与时俱进。基于电子商务创业不仅加强了思政教育,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创业教育,使两者的内涵得以统一。电子商务创业很好地贯彻创业育德的理念,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创业活动中。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但德性却不能。通过思政课堂的灌输,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渠道,但教育效果的巩固和德性力量的形成还需要实践的检验,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则很好地检验了这一点。
[1]卢丽君.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
[2]贾少华.网络创业风起云涌[N].中国教育报.2010.
[3]许继楠.电子商务进入智慧商务时代[N].中国计算机报.2011.
[4]郑芳芳,贾洪荣.创新思政工作培养全面人才[J].继续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