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青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湖南吉首 416000)
(一)市场经济的物质利益性和价值多元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新思想观念的形成,而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冲击了高校传统的“三观”教育和情感教育。
(二)国内家庭教育方式的情感效应现状。当前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继续受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仍很突出,要求子女的行为、兴趣、学习、意向以父母为转移,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压力大,对子女学业期望值要求过高;二是对子女的情感要求管教严格,缺少双方可接受的理解和态度。这种表现方式容易造成以下情感效应:
1.中国人喜欢讲面子、自尊心强以及爱和别的子女在各方面进行比较,导致父母对子女产生过度期望值,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情绪上产生焦虑感或负罪感,使学习兴趣下降、接受能力差,严重的会造成精神障碍或情绪障碍,当前各高校中都比较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2.当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对家庭存在过分依赖的思想,心理上较脆弱,容易造成情绪上任性、自大、冲动,缺乏站在对方情感上考虑问题,缺少自制力、宽容、体谅等情感能力,这不利于社会性品质的进一步教育和养成。
(三)高校现有的情感教育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校对学生在逻辑认知方面采取较单一的教育模式(感觉——思想——知识——智慧),使说教多于实际的熏陶,其后果是实际生活经验缺乏,情感要求得不到满足,情绪受到不恰当的抑制,甚至阻塞,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独立面对生活的勇气,缺乏主动探索和创新意识。
2.由于高校没有把科学、健康、合理的情感教育纳人教育目标体系,从而缺乏较明确的教育措施,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不到较全面的发展,使学生在培养自信心、敏感度、人际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进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和潜能的发挥。
3.由于对学生的衡量标准过于单一,容易使一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或环境不适应,导致学业上的挫折,从而享受不到成功和喜悦的体会以及自尊心的满足,就会产生种种消极和负面情绪,既影响个人的发展,也使师生在情感关系上进一步缺乏依恋感。
(四)受社会传统文化中情感设计仁性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设计以孔孟仁性伦理作为核心,源于血缘情感关系,又延伸到社会人际关系,它既有优秀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主要表现为:
1.学生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有时过分强调人情关,希望在学习、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中相互照应、相互回报,否则会过分关心周围同学对其情感的评价。
2.学校有时过分强调对情绪的控制和表达的含蓄,对学生不良情绪的疏导力度不够,使得学生容易产生某种不必要的焦虑和不安,并为适应环境、人情交往等花费过多的能量,从而影响学习精力。
由于情感因素在德育教育诸环节中的流失,才从某种层面上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学情绪和教育质量的滑坡。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而忽视情感教育,就不能培养学生对价值的感受和体验;忽视情感教育,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就不可能将各种内外信息构建为内化了的动力系统和调节系统;忽视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有可能出现空架子。
在符合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在掌握施以情感教育具体不同对象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作为突破点及打开学生心灵情感闸门的钥匙,通过情感交流来协调学生之间不同思想观念的冲突,特别是特殊学生群体,是情感教育应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情感教育的层次性问题,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认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对具体生活的情感体验,重视对学生情感体验适时、适当的引导,使情感教育更有针对性,从而使植根于生活、有强大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变成死板的教条,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实效性。
一个开放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大学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建立起充分有效的对话和不断阐释机制。首先,教育观念要革新,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代表,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透明度,通过互联网、学生社团等手段扩大对话渠道。最后,开展不断阐释的咨询教育,通过应用咨询、讨论、引导和启发等方法,来促进教育双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
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和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努力培养学生公民意识、诚信意识和独立人格,推动权利和义务的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以情感教育为主导,走法制教育、校纪校规、党团建设和情感教育相结合之路,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
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学生作为有思想、有感情、活生生的主体,思想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尊重其人格,与其平等地交流,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就必然会十分重视情感教育。与机械灌输法相反,在完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情感教育首先追求“慎独、自省、自律”而不是“他律”,强调受教育者本人内心中要具有一种自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