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存在与理想的突破——动画艺术短片教学反思之我见

2011-08-15 00:47何雪波叶佑天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湖北武汉43005
大众文艺 2011年18期
关键词:动画创作艺术

何雪波 叶佑天 (.汉口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湖北武汉 430;.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

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动画教育和产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把动画艺术短片创作当成一门主干课程。当然,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从基础课程转变到对专业综合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动画这门学科及行业的近距离触摸。这样更便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目标明确、方式科学,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学有所指、学有所获,使课程能从宏观角度的与国际动画艺术短片的教学接轨,超出纯技术性教学的桎梏,打破传统无章可循的摸索状态。以此克服短片教学状态上吃大锅饭,不探索不考察,人云亦云,不因材施教的传统格局。

近年,虽随着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发展,动画艺术短片创作数量直线飙升,但存在的问题也越发明显。

一、问题的真实存在——动画艺术短片教学现状

1.梳理课程教学体系——洞察教学目标不明之现状

动画艺术短片的篇幅通常只有几分钟,主题和表现方式通常较为灵活,是一种“见微知著”的项目综合训练。课程的性质不同于其它非综合课程,在开设“动画艺术短片创作”之前,就必须让“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设计”等基础课程相互关联。否则将会导致学生竟然不知道这些基础最后要用来干什么? 最后在在创作中,将会出现不知“思想从哪里来?创作要到哪里去?”其中,很多艺术高校都设置了基础课学部,其负责大学各专业新生的通识基础教学。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在长期的系部隔阂中,竟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教学观念,基础学部缺失对动画专业的基本了解,违背了基础教学规律,没有最大限度的为后面专业学习打基础,造成了严重的课程脱节现象,学生在进行创作时竟然不知道“何谓有意味的形式造型?”“视听语言理论在短片中如何使用?”等,导致的结果将是剧情、分镜、人设、场设的脱节,后期形式语言无法涉入等等。

2.师生理应具备的能力——明确项目能力欠缺之现状

在动漫学科建设上,各院校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学科背景鱼龙混杂。一些老师自己没有项目管理与实战的历练,凭感觉开展教学,对动画流程也无深刻地认识,更不清楚其中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纸上谈兵,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创作中由于没有全局观念,甚至不知从何处着手,连最起码的文件都没有统筹的计划与合理的管理。在对动画的前期创作、中期创作、后期创作不明就里,散漫自由,作品拼凑杂乱,毫无生气和章法可言。由于创作周期的较长,很多同学在创作的过程中,天马行空,无明确的创作日程安排与目的,及至经常会有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出现在创作中途放弃的情况。

3.传统问题的悲哀——洞见艺技两极不容忽视之现象

一方面,由于教学体制和中国国情等问题,中国动画教学研究,市面上充斥的都是一些诸如3D,2D动画制作技术教材,而在人文素养和动画理论方面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有关软件学习方面充满了热情,更甚于有些高校干脆把动画艺术短片当成了MAYA、3D、FLASH等技术学习课程。在西方,动画艺术短片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长期的教学研究使得国外动画艺术短片书籍整体水平很高,涉及面广,每一个问题研究得比较深入,这点正是我们所缺乏的。

另一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一些同学想法的确不错。在前期的剧本及原始绘画中,表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且能够大胆的创新和设想。但一些老师和同学由于抵制新的数字技术和方法,对软件使用的不熟练,眼高手低,想得到做不到,后期合成能力的缺乏,导致整个短片缺少画龙点睛的神采之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人文精神的匮乏——显现出剧本创作成为难题之现状

动画艺术短片创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核,涉及到学生对文学素养、审美情趣、生活体验与感悟。剧本是整个创作的精神所在,好的剧本就象船在大海航行有指南针一样。在教学中,学生往往无视对剧本和前期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同时缺乏文学修养。在剧本写作上,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更没有将体验转化为剧本的能力,其结果只是草草拼凑和书写。在向分镜头剧本转变的过程中,更是连最起码的文学句式向影像语言演变方法没有;还有部分学生好高骛远,一心期望剧情马上可以莱坞大片媲美,剧本难度“空、大、炫”,其结果往往中途遇难而弃。殊不知,西方动画短片屡屡在国际上获奖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剧本的简练,并以此营造出的具有哲理意味的感受。

5.人所共知的道理——再现合作精神、人格力量重要性之现状

在艺术类专业中,动画方向的特点可能是最为独特的,它需要创作者集体作战,需要创造者有十分强的合作精神。在创作中,各个环节的人员能够明确上一环节人员的精神并准确传达给下一环节人员。在动画艺术短片教学中,经常有团队成员以个人情感和喜好为中心,无法和组员达成默契,偏离主题,不是把思考和创新的重心放在对片子的创作本身上,而是为了显示个人的主宰能力,缺乏最起码的包容精神。甚至有些同学“吃大锅饭”,在小组中混,一场创作下来,有的同学累弯了腰,画瞎了眼,而有的同学甚至到最后连创作程序都不清楚,成果出来的时候,只需要在片子后面附上名字就可以。所以,很多学生把动画艺术短片视为最好混的课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找出最好的对策。

二、理想的突破——教学方法的构思与实现方式

1.制度的根本——制订科学的课程体系和作品评价体系

一种制度的建立,是规范一个行业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样,对于一门课程,最先应该确立的是该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这样使得主持教学的老师,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但对于制度而言,没有细化可实施的准则,只能是一纸空文,这就使得我们在制订课程标准时,实事求是,给老师在一定规范里有足够的教学探索空间,“带着镣铐跳舞”情形在这上面来说明应该是准确的。

同时,对于动画艺术短片评价往往是多角度的,而作为动画短片创作课的重要环节——组织展映和交流活动是非常必要。事实上不论作品的定位如何(既是是实验性的动画作品),最终都需要由观众来做出评判,而给创作者一个表述自己创作思想的平台对于整体创作气氛的形成有着非常有效的催化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创作学生尽快确立上艺术短片相关思维。这就需要作为课程主导者的教师能够让学生的作品走出去,能让自己的学术观点得到社会的批判或认同。

2.人文修养与人本主义观念的加强——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动画艺术短片原创性是一种有文化意义的思想探索或形式上的出新,它的剧本情绪的表达是需要以多门文化类型为根基,相互转换和综合运用而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将名片背后的文化基奠、内容特色及表现技巧、创作团队的成长及演变历史等,经过日常的熏陶与长期的贯穿,使学生深刻领悟,看清读懂其中的深刻含义,逐步在自己的创作中将文化的精神传达出来。

其中,使学生明白,剧情的引人入胜,是因为它关涉到人本主义的核心灵魂,这就是创作原创性的本源。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从孩子的视野中来,到孩子的心灵中去,发现孩子的关注点,并尊重它、认同它、呼应它,用童真趣味的手法塑造人物、表现事物。达到丰富的性格化并展示相当的人性深度。在打动孩子的同时也引起仍具有童心的成年人共鸣。由此可见,任何优秀的动画片都有其文化理念的本源,这种文化理念是其不断原创的动力,人文修养与人本主义观念在教学中也势必加强。

3.工作室制度的建立——团结合作的能力,项目管理的素养

工作室制度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百年来探索出来的高效率、高尖端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只是近年由于扩招,教学资源的紧张,一些高校投入重心偏移造成的后果。笔者曾走访了工作室制度比较成功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这两所高校,采用了教师作为工作室负责人的办法,责任明晰,项目公开,在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上取到了很好的效果。工作室制度的建立可使硬件归位,责任到人,分组设题,分人做事,让每个组员时时清晰自己的职责并努力配合其它人。制度中,教师只要做到分阶段公开探讨,每组将自己的成果分阶段定期集体展示,这样就避免了有些学生逃避责任,并营造出良性竞争的局面,让学生在自觉学习中用自省的方式不断进步,提高自己。

当然,在当下高校普遍缺乏工作室资源的前提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教师和院系应该形成一种思维意识:工作室的硬件可以不存在,但工作室的存在精神可以存在,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工作室的制度和方法推行下去。譬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及学习背景等,实现分组创作的原则,而不是毫无条件的让学生自由组合,这样将会导致力量的不均衡,作品将会出现严重的参差不齐。

在一个小组中,有关项目管理的办法是两方面的:人的协调和创作事务的管理。这就需要主持工作的教师,针对小组成员的个性和事务的特点,将工作分给每一个组员来完成,这样就利于在创作的不断推进中,让学生自觉自愿的懂得项目管理本常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些基本能力。

4.课程体系纵横构架

短片创作课程的结构设置遵循了动画制作流程的基本规律。如以湖北美术学院动画学院教学上曾做过这样的探索,有效地依托了本校美术、雕塑、设计、表演等学科综合教学资源并借助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平台,逐渐形成以绘画、设计、音乐为基础,数字媒体技术等媒介手段为载体跨学科、跨领域的较为完整的动漫教学体系,使得该校动画专业的学生作品时时有亮点呈现。

动画短片艺术创作时一门综合课程,总体上分剧本、动画、音乐三大教学内容模块。在本课程体系结构中,教师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针对统一主题的课题综合运用系列的动画创作知识和技能创作不同形式的动画作品。另一方面则可以充分利用各学科方向特有的综合艺术教学资源,由剧作、动画编导创作、音乐音效等不同专业的老师跨专业的从各个角度联合指导学生创作,从而使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快速有效的提高,创作愿望空前被激发。

5.跨专业的教学整合,多元渗溶的课题设置

课程课题的设置在尊重动画创作规律的基础上强调艺术与技术的协调整合运用以及创作作品的实验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学技术多元化”涉及到具体的手绘动画、计算机动画、定格动画、实拍影像等动画创作技法既技术运用,而多元化的艺术观念、表现风格等方面则表现在不作规定性限制,充分发挥学生创作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课题的“总体——细分”原则,在总体课题设计上强调“发散性演绎”的探索意识,强调平时性与系统性的结合、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发散性与分析性的结合;而在对课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时又可以具体细化为创作侧重于短片剧作编导的技巧训练、侧重于短片音乐叙事创作训练、侧重于动画视觉设计表现手法的训练等,学生对各个分课题的研究既能自成体系,又能相互协调统一,避免了单纯技能型的任务训练。

提倡课题和课程的开设的“跨专业适用性”,即其他专业如水彩、油画、版画等都能资源共享,促进专业间的课题合作,实现相关领域内艺术创作观念的共振,从而以动画短片创作这一综合艺术形式为平台突破以往不同专业间相互闭塞的瓶颈,辐射其他传媒类相关专业课题的设计,改变各专业课题局限老化的现象并拓展出新的课题设计空间。

岁月流逝,日如星斗,中国动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经历着同样的思考与培养,当我们明知问题的存在却不敢去正视,更不敢去解决,这不能不说是更大的问题。这些年,中国动画界少有明确的理论批判,虽说反思不少,也不过是老三样的套路。要么是将曾经荣耀的反复吹嘘,要么对中国动画近年文化“失语”的大批判。笔者只是将当下这种回避我们自身教学问题的提出来,引起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学工作者的反思——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该如何做些什么?我们看到问题又如何去解决和应对?

[1]叶佑天.让“实验”成为中国原创动画的日常语言[J].大众文艺,2011,7.

[2]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叶佑天.用动画叙写涩涩战难与淡淡离愁的方式[J].电影评介,2011(7).

[4]孙宗之.中国建筑与哲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漆晚霞.符号语意中的建筑艺术[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7.8(2):46-48.

猜你喜欢
动画创作艺术
我的动画梦
《一墙之隔》创作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创作心得
动画总动员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