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媛
“诗画交融”的时代背景对北宋绘画发展的影响
吴媛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平复了战乱纷扰的五代十国,统一了中国,建立大宋王朝,实行崇文政策。三百年来,宋王朝大力推行儒家思想,在这样的思想风潮的影响下,宋代在绘画领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非常宝贵的艺术作品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绘画理论。北宋初期,没有建立自己的画院制度,而继续使用五代和南唐时期的画院制度,设立了翰林图画院,邀请因为战乱而散布在不同地区的绘画名家加入翰林图画院。例如高文进父子、黄荃父子、崔白、郭熙、王希孟、董源、徐崇嗣、周文矩、张择端等人,这些画家都响应了朝廷的号召纷纷来到了京城加入画院。还有一些地区的知名画家都慕名而来加入翰林图画院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以至于当时宋代的画院成为全国实力最为雄厚的发展院体绘画的中心,规模庞大,体制完备。
北宋初期的院体画大多是由统治者规定绘画的样式,主宰画院的绘画风格。当时黄荃父子的花鸟画作品以其富丽堂皇、艳丽珍奇、精巧细腻的风格迎合皇家富贵、辉煌的审美观,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并获得重用。宋太宗命黄居寀来品鉴历代名画,并以“黄家样式”为审美标准来考核和选用画院人才,即“较艺者,视黄氏体制为优劣取”。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初期院体绘画形成了,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写实风格。此时,较为知名的花鸟画家还有赵昌、崔白等人。他们都在作画过程中认真观察客观对象的结构和生长规律,把客观对象最为生动真实的一面呈现在画面上,以此来期望在技法上达到“所画无不精绝,落笔运思即成,不假于绳尺,曲直方圆皆中法度”的熟练程度。而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作为北宋初期的绘画主流,主要表现对象为:北方气势雄壮、恢宏的自然山水。
与此同时,在画院以外,另一种与其在绘画形式上有所区别的画派也在迅速发展,这就是“文人画派”。“文人画派”这种形式的出现,是针对当时蓬勃兴盛的院体画而提出的,这一绘画流派的出现,对以后的绘画及其绘画理论都产生深远影响。宋代文人士大夫在“崇文抑武、党争频繁”的社会大风潮影响之下,自然而然的把“琴棋书画”视为“独善其身”的重要方式,在官场上得不到长期的肯定和稳定的发展就只能“独善其身”转而向其它领域谋求发展,以此来分散精力,宽慰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他们强调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应该能够体现出画家本人的人品、学问和才情等等要素。这些文人画家所选择的绘画题材多为花鸟和山水画,其中以梅、兰、竹、菊,山、水、树、石等客观对象为主,追求表现画家的主观情趣。以这些自然物象来比喻自己坚忍不拔、能屈能伸的崇高品格,以作画中的笔情墨趣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不赞成院体画家所推行的写实风格。不拘泥于形似,提倡一种淡墨轻岚、平淡清新、笔墨萧疏的艺术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多采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水墨淋漓”的手法,以求得作品不同于“写实主义”的天然意境,其笔墨艺术通过“干湿浓淡”所呈现出一种自身的感人力量。两宋时期在自身崇文抑武,推崇儒道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绘画呈现出这个时代的审美特征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其实中国的传统的文人绘画一直都没有把真实客观的再现客观对象的外在特征作为创作的根本目标,而是把揭示客观对象的内部精神作为艺术的最高追求。宋代大文豪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元代的画评家夏文彦说“大抵写意,不求形似”。由此可见,文人画派崇尚“写意”的表现方式,对客观对象内心世界的描绘有更高的追求,这种风格是相对于宫廷的写实绘画来说的。
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的一切精神生活及其形式,都是派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物质生活之上的第二性的东西。”无论是文人画还是院体画,他们都想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来表达自己所生活的社会阶层的生活状态和感情思想。然而这两种不同的绘画流派,在表现技法上的差异,追根揭底还因为画家所处社会阶级的不同,不同层次的人所接受的文化思想的高度也不尽相同,对其理解的深度也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文人画派和院体画派之间的审美情趣的差异,不同审美观念也致使这两个流派在画风上,一个崇尚“清馨淡雅”一个崇尚“富贵工细”这两种看似相对立的绘画风貌。由于统治阶级内部不同的社会阶层、物质生活的基础不同导致了审美观念上的千差万别,形成了“清馨淡雅”和“富贵工细”这两种不同的审美需求。事实上这两个流派的画家只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环境,但仍然属于相同的社会团体。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阶级,其阶级利益也互不冲突。从这方面来看,就不应该把这两个不同绘画流派之间的关系看得太过于对立,马克思认为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都具有“同一性”。“文人画派”和“院体画派”在宋代画坛交相辉映的同时,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存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绘画表现风格介于文人画派和院体画派之间的绘画作品和画家。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经历了“百家争鸣”之后,由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文化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此后儒家思想就一直盛行。及至唐代,儒家文化逐渐开始走下坡路。由于其理论思想发展越来越极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发展,逐渐被失去了其在文化思想上的统治地位。此后,经过了长期的战乱,社会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之下。直到北宋统一整个中原地区后,文化经济才开始复苏。北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崇文”政策,重新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赵匡胤非常重视用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来引导人们,以便于自己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由此,开始了儒学复兴的大潮。整个社会都开始传播儒家思想,并受到其深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普遍存在,不仅影响到生活在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大夫和贵族阶层,也影响到了广大的百姓,一时之间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深入人心。统治者推行儒家思想的有力工具便是“科举制度”。社会重新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文人学子便想通过科举考试来“入世”。而科举考试又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开始盛行教授儒家思想的风气,从者甚众。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在北宋的盛行,并且深入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影响巨大,儒家思想迅速兴盛于整个北宋社会之中。
中国的诗画艺术在意境上具有相通之处,绘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及其深厚的渊源。他们之间渊源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顾恺之和宗炳的绘画作品和理论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画艺术之间的微妙关系。到了唐代,大量的题画诗开始出现,诗画交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但是真正将绘画文学化,还是从宋代开始。宋代的许多文人士大夫都认为诗画艺术是可以融为一体。黄庭坚在观赏郭熙的画作时有“玉堂坐对郭熙画,发兴已在青林间”的感叹;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些主张也是要求画家在绘画的创作过程中要融入诗人的情怀。在整个大的诗画交融的社会背景之下,院体画家也具备了深厚诗人情怀。
在这种普遍的社会思潮下,作为有一定修养的画家群体就很难不受其影响。无论是宫廷画家还是文人画家都形成了浓郁的学习儒家道德规范的风气,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许多画家都“通经博史”,有极高的文化修养。在诗词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诗词艺术融入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之中,以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吴媛,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