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利
传统孝思想产生在特定的历史土壤上,它随着社会环境变化不断演化。传统孝道曾维护了农耕经济的稳定,延续了文化的血脉,是抵御外族文化的支撑点。在当今社会提倡行孝有利于社会孝养风气的形成,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
古代孝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涵义具体指善事照顾父母,应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哀。孝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从物质上养老和从精神上敬老,另一方面是祭祀祖先,报本反始,在祖先祭日虔诚追念祖先的功业,缅怀他们的遗志。第三方面把孝推广到政治领域,“孝以事君”,用孝心来侍奉君主,在小家孝养父母,在大家对君主忠心,用孝来协调家庭关系,用忠来维护君主专制,这也是古代社会实施以孝治天下的理论基础。孝的最后一层涵义就是“扬亲”,继承祖宗遗志,建功立业,光耀门庭,让父母、家族名声得到彰显,让天人都能得到收益。孝实质要求人终生维持道德,报效国家。从根本上说,孝是协调家庭伦理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1.农业生产是孝道产生的经济根源。农业是中华名族文化观念的母体,陶铸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孕育出传统民族文化。历史上游牧民族有食杀老人的现象,与游牧民族不同,农业文明优势在于它能够为老人们生存提供必需的劳动产品。中国历史上在就形成了养老的传统,因此说农业繁盛为人们生活提供保障。也为养老观念提供物质保障。
在古代,没有工具、仪器去测度节律气候变化,只能依赖老人积累的生产经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对农业生产多寡起着关键作用,对有生产经验的老者尊内化为心理情感便是孝。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孝观念有家族到家庭,孝内涵变化过程,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轨迹相一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自然经济为孝观念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并提供了物质保障,孝道也适应了农业社会的要求,促进农业的稳定和经济基础稳固。
2.祖先崇拜观念是孝道产生的文化心理根源。儒家孝道产生的历史根据是殷商时盛行的崇拜祖先,演变出儒家孝道,秦汉以后,维系了中国古老的宗教。祖先崇拜对孝观念的形成有巨大的催生作用,古人把祖先生殖行为神秘化,认为人的命运也有祖先主宰。祖先灵魂可以保佑自己的后代,由此产生孝祖的观念。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无法掌控自己命运,便祈求祖宗保佑自己的后代。祖先崇拜是孝观念产生的心理契机,祖先祭祀也成为孝观念的重要内容。
孝是人伦之始,是传统美德。但不排除精华于糟粕并存,传统孝道对历史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所以要求我们批判继承传统孝道中的合理成分。
1.传统孝道的消极作用。孝道产生的社会是等级社会,建立在奴役与被奴役的阶级社会上。古代孝的内容是忠君孝亲、皇权至上、父权至尊、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古代孝为封建君主服务,作为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古代孝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传统孝道产生在血缘纽带的前提下,亲情关系超越法律现象很普遍。古代法律保护家庭内部的凝聚力,不惜违反法律的一般原则,损害司法的公正为代价。家庭内部有人犯罪,家庭成员可以隐匿罪行甚至可以帮助逃匿,免于法律制裁。法律不允许子孙向官府告发祖父母、父母的犯罪。这种规定在保障宗法理论同时,又制造社会的不安定。
父母长辈对晚辈有绝对的人身支配权,将子女作为家长私有财产长时期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观念。长幼尊卑造成人权不平等,压抑人的情感,限制人性自由。封建社会家长权威是绝对的,子女对父母有尽孝的义务,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长时期形成了懦弱性格,不敢提出质疑。孝原本是协调家庭关系的伦理规范,却被统治阶级利用,维护社会次序,具体体现在“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封建统治者推行移孝作忠根本目的在于以其销蚀人民的反抗意志,使之成为对上绝对服从的顺民性格,从而使人们从道德、心理上心甘情愿的接受封建专制。
2.传统孝道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家庭内部关系维持需要孝来协调,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也需要孝道。孔子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教以弟,所以敬天下之人为人兄者;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臣者也。”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国,以内在情感力作支撑,以家国利益为目标。家有孝子,国有忠臣,忠孝合一,使外在强制性社会规范和内在自觉道德修养结为一体,人人行孝悌,可以达到天下太平,社会稳定的目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就可以达到“泛爱而亲仁”的目标,有了这样大爱,便会心胸宽广,厚德载物。孝道思想提倡追求和谐稳定,因此培育了国人守礼的性格。
在血缘亲情基础上的孝作为规范子女对父母行为的家庭伦理,主要通过亲子代际传承方式延续。生儿育女延续家族血脉是父母的人心所向,另外还需对父母赋命养身之恩以尽孝道,对先祖“追养继孝”。孝的代际传承乃中国人重视历史文化之自觉的思想核心理由所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所能实际存至数千年而以一贯之传统保存下来之核心理由所在。孝被从上一代继承再加以创造,处于积久弥新过程,但是无论如何,孝之精粹始终是不变的。
[1]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2005.
[2]王长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