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慧
近三百年来,中国人围绕辫子问题展开过数次激烈乃至惨烈的斗争,为许多中外学者所好奇和感慨。本人试图从辫子的发展史和辫子的斗争史两方面入手,对近代的辫子历史作一番深入考究。
中国自古民族成分复杂,各族间衣着服饰风格相异,同时又经常互相影响,但这并不妨碍不同民族间自身标志性特点的留存。从诸多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原汉族一般为蓄发束发,而古代北方民族发俗多为髡发与辫发或披发相结合。例如契丹的发俗就为“髡发左衽”,男子一律剃头,前额留两绺头发,分垂两耳之前或之后。与契丹辽人不同的是,女真金人素有编发传统。《晋书·东夷传》有“肃慎氏俗皆编发”的记载,他们通常留的两绺头发是在脑后左右,此中“肃慎”即为女真族的前身。
发式作为一个民族的外在象征之一,通过行政的方式在族内长久沿袭很正常。但是满族入主中原之后却不惜用暴力流血的极端手段强行将本民族的发式推行全国,实在匪夷所思。很多学者主要从政治策略的角度来分析,如南开大学的李喜所教授认为清朝统治者把剃发留辫作为顺民的标志,反抗这种政策就是反对清朝的统治。这种解释固然指出了关键所在,但是似乎还不够全面。清兵入关之初,不少汉族地主官绅早已向满人屈服示好,却一度因剃发令引发了不少冲突。统治者若仅要通过将某种物象标志化来确立自身权威,完全可以有其它选择,实在不必要在头发上面如此执着。可见,我们还需要为清朝辫制的形成另找一个原因。
历史上的北魏,在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很快就因为内部的腐朽而被推翻。这个历史的教训为后来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所借鉴,辽、金、元三朝再未实行过这种全方面的汉化政策。后金政权建立之初,皇太极一统中原的蓝图早已规划完成,对于以后的统治问题,不少汉族官僚提出沿用汉制的建议。但是这个建议被皇太极否决。他多次强调保留本族衣俗的重要性,甚至下令对擅自束发者从重治罪。然而从衣冠服制到政策语言的明显区分,对于大一统局面的营造和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清统治者要求统一服制、推行辫制的强硬态度,或许就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事实最终也证明,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少数民族政权中,清朝是统治最为成功的。这当然离不开清前期历代帝王的勤政自制,却也当有辫制的一分功劳。毕竟它消除了外型上的民族差别,促进了此后满汉人民共同民族心理的形成。
1645年,清军再下剃发令,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由此引发了规模空前的反清运动。“江阴屠城”、“嘉定三屠”等历史名词向我们昭示了当时斗争的惨烈。然而,剃发令将辫子政治标识化的影响却持续了下来。在社会局面动荡的情况下,辫子问题很快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清朝的辫子史在辛亥革命之前却还另有两段不可不提的小插曲。1872年,清政府开始选派幼童赴美留学。这场官派留学生的活动原定计划是十五年,然而却于1881年突然中止,原因就是以容揆和谭耀勋为首的部分幼童“离经叛道”地剪掉了发辫。
纵观之,中国近三百多年的辫子斗争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解读:一是辫子被人为地变为一种政治符号之后,不可避免地成了各种政治力量自我展示的工具;另一个方面,则是辫子在面临变革时因其文化内涵而引发新旧冲突。
清初,围绕剃发而斗争的双方主要是满清统治者与汉族民众。前清的反剃发斗争一方面固然可能有反抗“夷族”统治的内在心理因素,但背后起到更大作用的是剃发令与汉族传统文化赋予头发的特殊含义之间的巨大冲突。在汉族文化中,头发具有神圣的意味,剪发、剃发某种意义上是与屈辱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一种剃发的刑罚,称为“髡刑”,秦律中多有记载。受“髡刑”的人虽然“不亏体”,却在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折磨,为人所鄙视。清朝的剃发令无疑忽视了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其铁血措施更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冲突,使得辫发的政治标识性质在双方的斗争中更为凸显,从而愈益激化了本就存在的民族矛盾。康熙以后,文化上的新旧冲突逐渐平息并实现了融合。头发的旧有文化含义为辫子所取代,原来“不敢损伤”的“发肤”集中到一条辫子上,并且还成了正统与秩序的象征,成了人们自觉维护的对象。
清末的辫子斗争则复杂的多,两种解读却也更加容易明确。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斗争双方同样是满清政权的支持者与汉族民众,反对辫子的原因却更偏重于它所代表的政治含义。太平军和革命派都是在阶级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利用辫子的符号意义来刻意加强满汉间的民族对立情绪,以便为自己一方所代表的政治力量争取更多的支持。而接续起这场新旧冲突的,就是民国之初的那场辫发之争了。这场争论中新旧文化力量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那个传统文化不加区别地受到轻视的年代,承载着传统的辫子被彻底视为陈规陋俗的代表,而新发式则象征着文明开化,剪发寓意与旧社会的决裂,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当时,护辫者有之,或是作为对旧王朝的怀念,或是宣誓对文化传统的守护,又或是彰显自身人格的特立独行,凡此种种,都没能改变辫子的末世之路。
辫子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卷中奇特的一页。全面地、多角度地去探寻背后的因果联系,并作出合理的解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懂得历史,以史为鉴。
[1]李喜所.辫子问题与辛亥革命.社会科学研究,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