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鹏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及研究
史海鹏
“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意味着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了要求更高、目标更明确的规定。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贯彻阳光体育理念,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更进一步的促进高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阳光体育运动 高校 体育课程
(一)研究对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目前关于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
2.专家访谈法:对国内体育教育领域的体育教育专家和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体育教师进行咨询和访谈,了解他们对我国高校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问题的观点.
3.问卷调差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l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有效率100%。
4.数理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和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一)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现状
从一般意义上划分,体育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外体育资源,体育信息资源。随着我国高考不断的扩招,在校生的人数直线上升,而体育课程资源的配备远远跟不上招生的速度。尤其是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资源上与教育部2004年颁发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相比,严重不足,教师人数缺乏,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来源渠道面窄,体育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等。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展开,这一矛盾将更进一步的突出。
(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对策
高校体育是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高校体育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阳光体育对高校体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顺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势在必行。这些对策包括加大体育课,科学利用体育场地设施, 提高体育场馆使用率,加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一)结论
1.大多数学校对阳光体育运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行动计划,很多细则没有完成,总体现状不容乐观。
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的好坏和学校的归属等级没有必然联系,统一的教育部管理模式是导致差异无显著性的原因之一。
3.结合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应当做相应的一系列重大改革。
(二)建议
1.加强教育,培育学生对身体运动锻炼的意义认识,提高自觉观念。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情感,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改善体育锻炼态度,乐于接受体育教育,并能主动地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2.加大资金投入,扩大运动场地,增添设施。要加大投入,以满足除维持正常体育课之外的课外活动时间设施使用需求。克服体育设施是为体育课而准备的思想,要求学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条件,筹措资金,改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和卫生条件,经济实效地配置体育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3.教育厅有关部门应对学校加强管理,及时监督检查。只要教育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奖惩分明,学校方的各种管理问题,比如领导不重视、时间不好安排、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制度无力度等就会迎刃而解。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
[2]体育卫生与教育司.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与发展对策[Z].2006.
[3]张美玲.高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对策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4]陈小蓉.大学体育课程“四三”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北京休育大学学报,2007.
(史海鹏:中国石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