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传统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考

2011-08-15 00:45:37韩英甲
大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竞技武术

韩英甲

对当下传统武术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考

韩英甲

繁荣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是现代武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急需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紧紧依靠教育阵地;借助竞技舞台的带动;加大电视媒体的宣传力度。

传统武术文化 教育阵地 竞技舞台 电视媒体

20世纪末,竞技武术的发展如火如荼,而传统武术作为竞技武术的母体却显得步履维艰。时至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人们在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生存危机。因此繁荣和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是我们在21世纪责无旁贷的文化使命与责任。

一、传统武术的繁荣与发展需要紧紧依靠教育阵地

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当然不能丢掉其本质的文化内涵,但是其在冷兵器时代经先人殚精竭虑所创造的武技文化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步调错位。 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传统武术文化必然要面临着被遗弃、被淘汰的厄运。因此,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弘扬便成了我们众人迫切而艰巨的使命。对于传统武术文化层面的继承与研究工作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高等教育院校,因为高等教育院校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既有能力也有义务,而且也是培养高素质专业科研人才的摇篮。正如邱丕相所说:体育院校应该吸收和发展当地的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进入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吸收传承传统武术的文化与技术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武术学科的完善与发展,同时也丰富了体育院校的武术教学内容,使体育院校的武术教育向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回归。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邓小平讲教育事业应该从娃娃抓起,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也应如此。因此,做好传统武术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教育工作,增强其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并使他们对传统武术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在目前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却很难找到传统武术的影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中小学的管理者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安全管理的影响,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师资匮乏,现任体育教师很难胜任传统武术教学。2004年4月,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文件,其中强调:“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并明确要求“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

在中国近代,民间拳师们在“强国强民,德育健身”思想的呼吁下,曾陆续进入城市学校进行武术传艺。这一举动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同时,武术在此期间也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与发展。可见教育阵地是传统武术繁荣与发展的组织保障。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下最大力气,只要解决好高等院校传统武术的招生改革工作,解决好中小学的武术师资问题,传统武术就能够占领教育阵地,并解决后备人才资源断层问题。

二、传统武术的繁荣与发展应该借助于竞技舞台

竞技体育运动的出现,为传统武术的复兴及其功能价值的转换提供了可师可法的范例。体育运动是人类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文化形态,它为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已显得不合时宜的旧文化形态的改造提供了容纳方向,同时也为那些旧有文化形态的研究提供了历史契机。如诸多奥运会项目本身过去是不被世人所熟知的欧美文化,但当击剑登上奥运会的竞技殿堂后,人们会以新的目光从现行的运动形态中审视到古罗马决斗格杀的历史文化;当田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驰骋时,人们会时不时地对古奥林匹亚的古运动场进行历史的追塑与模拟再现,甚至透过历史时空去聆听人们对英雄者赞许、崇拜的欢呼声;这些竞技运动形式不仅带动了这些体育项目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这些项目的民族文化层次。

传统武术要拥有像世锦赛和世界杯这样的大型国际性赛事,首先要对自身进行变革,使其适合奥林匹克竞技的基本原则。在这方面竞技武术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竞技武术套路的改革可以说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它虽然舍弃了自己许多所谓的传统,但它符合了奥林匹克的竞技要求。竞技武术套路虽然还未进入奥运会,但它已成为亚运会项目,并成功地连续举办了十届世界锦标赛。竞争是优胜劣汰的过程,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机制。竞争比较才有动力,才能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转化。因此,传统武术的当务之急应该对自己的竞赛规则进行大规模的充实与补修,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地走入正规化竞赛市场。也许有许多人对比赛的锦标主义持消极态度,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种锦标式的赛事活动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确会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况且竞技比赛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该项运动的积极性,它可以把更多的人吸引到该项运动中来。

三、传统武术的繁荣和发展急需借助于媒体进行普及与提高

我国的传统武术不但外国人感到神秘,而且国内许多人也对其深刻内涵感到陌生。现在人们所了解的还仅仅是局限在《精武门》、《少林寺》、《黄飞鸿》等功夫电影当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而对于它的真正内涵却知之甚少。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如果仅凭看热闹,人们对于这一运动的关注也就难以持久,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媒体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在众多媒体当中,电视媒体则具有更大的影响力。电视在目前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体,它用电子技术传播图像及声音,集视、听效果于一体,人们在电视上观看体育赛事如临其境。因此,电视对某项体育赛事的转播,即有广度又有深度,可谓是最佳的传播途径。

令人遗憾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电视台受商业运作和收视率的影响,其转播视角逐步偏向经济效益多或以娱乐为目的体育节目。不可否认,三大球成为电视媒体转播的主要对象。正如2006年足球世界杯比赛,虽然中国无缘参赛,但是电视媒体依然激情转播,并且反复进行录像回放。被誉为“贵族运动”,让人们望而却步的高尔夫比赛,以及以借助器械完成的F1方程式赛车正以强劲势头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众所周知,传统武术带有丰富想象内涵的文化标识,既形象又生动,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的载体,在日益喧嚣又高速运转的现代文明及城市化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传统武术的修炼来感悟传统文化中的情趣,陶冶人们淡泊名志、宁静致远的情怀。而这种特殊的文化情趣和情怀,不光需要习练者们的感悟,更需要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媒体的传播推动。央视媒体应该率先强力宣传武术文化,就像泰国的泰拳、美国的橄榄球一样,即使不是为了进入奥运会,也应该使它成为本国人民关注的运动对象,使它在人们心目中永远保持它应有的地位。

四、结语

传统武术是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载体,大力推进传统武术传承发展的步伐是武术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当然,传统武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样需要其他不同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加大对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力度,坚信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会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1]邱丕相,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2]程大力. 体育文化历史论稿[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6.

[3]孔繁敏. 论奥林匹克文化的交融、内涵与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05.5.

(韩英甲:德州学院体育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竞技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少林与太极(2023年5期)2023-07-14 03:02:10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2:56
竞技精神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50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
花与竞技少女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21:28:39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竞技体育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1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