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停飞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研究

2011-08-15 00:45:37车彤
大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生活

车彤

民航停飞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研究

车彤

民航停飞学员虽然在整个民航飞行学员中所占比例仅为10%,但由于专业以及对于未来预期的变化,毕竟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极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负面心理影响。积极开展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不仅有助于帮助停飞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转专业后的繁重学习任务,也有利于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良性的人际交往关系。

一、民航停飞学员的心理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要分析民航停飞学员的心理状况。通过我们对当前停飞学员所进行的调查,不难发现,停飞学员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有“反复检查”、“过分担心”等强迫倾向,测试出的强迫因子分相对其他项目最高,达到1.4821,人际关系敏感度和抑郁项目的因子分仅次于强迫项目的因子分,分别达到1.3263和1.3250。其他项目所测试的分值均高于躯体化平均值,说明停飞学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

其次,民航停飞学员心理障碍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调适,就会影响到他们的后续学习生活。停飞学员在停飞之后仍然要在学校学习生活,只不过他们的学习生活与之前会有较大改变,转入地面专业的学习生活是他们马上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由此所发生的角色改变并不是每一个停飞学员都能顺利度过的。停飞学员后续学习的专业主要有机务维修、空中管制等专业,适应新专业是停飞学员首先面对的一个难题,如果能够较快适应新专业的学习生活,停飞学员的心理压力就较小,否则他们就会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再次,民航停飞学员心理障碍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调适,也会影响到其他飞行学员的正常学习生活。停飞学员在转入新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伴随各种各样的心理不适,这种不适感在初期表现得最为明显,停飞学员在心理上的最初表现如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可能导致他们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和交往障碍,并对其他飞行学员在学习和生活上产生较大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如果较为适当尚且有助于他们积极进取,提高学习的合格率。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导致他们产生较大的焦虑感和抑郁感。

二、民航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停飞学员的情况如何?现有比较简单的学员档案资料是不够的,需要有较为详细的相关材料,形成较为完整的停飞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能够从中揭示或了解到有关停飞学员心理状况与心理特征等资料。

学员基本情况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员心理,正确诊断学员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个人简介、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情况以及对学员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五个方面。

所谓能力状况主要是指学员的智力水平、智力特点及智力训练状况;学员的言语智能和数学智能水平,言语概括、言语推理、数学概括、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处于的相应等级;能力倾向鉴定及创造力测量等。

所谓人格特征主要是指学员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中良好或不良品质等。

所谓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指学员心理健康水平鉴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以及相应的程度。

所谓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学员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分析、学习动力状况分析、学习社会因素分析。

所谓学员的职业能力倾向主要是指学员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

以上六个方面就是学员心理档案的一般内容,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分类总结。

(一)开展停飞学员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包括以下六个具体步骤:

1.通过自我探索的过程帮助成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使他们能够对自我有适宜性看法。

2.通过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学习社交技巧和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信任他人。

3.帮助成员培养责任感,关心而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更善于理解他人。

4.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从而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5.增强成员独立自主、自己解决问题和抉择的能力,探索和发现一些可行而有效的途径来处理生活中一般发展性问题,解决冲突矛盾。

6.帮助成员澄清个人的价值,协助他们做出评估、修正和改正。

(二)增强停飞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1.改变停飞学员自卑心理

要改变停飞学员自卑心理,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具有正确的认知,按照艾利斯ABC理论学说,导致人们难过和痛苦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于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相符合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人们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认知,并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人们克服自身的不良心理。

2.改变停飞学员焦虑心理

克服焦虑心理,首先就是要增强信心;其次是进行自我松弛,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再次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以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最后进行自我刺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在胡思乱想时,可以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阅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再产生其他病症,同时也可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3.改变停飞学员抑郁心理

停飞学员产生抑郁心理,首先,在情绪上表现出强烈而持久的悲伤,觉得心情压抑和苦闷,并伴随着焦虑、烦躁及易激怒等情绪反应;其次,在认识上表现出负性的自我评价,感到自己没有价值,生活没有意义,对未来充满悲观的预期,在动机上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依赖性增强,活动水平下降,回避与他人交往,并伴有严重自卑甚至自罪观念,严重者容易产生自杀念头;再次,在躯体上可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感,食欲下降,言语动作迟缓,面容忧虑,出现失眠等症状。

对于停飞学员产生的抑郁心理,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民航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开展对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有利于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个体的性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没有健康的性格就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不会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性格健康教育对大学员个性的完善和良好道德情操的塑造都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对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当个体朝气蓬勃、心情愉快,就会调动其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易于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也易于形成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和使旧有的暂时神经联系复活,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若是在烦恼、焦躁、担心、忧虑、惧怕等情绪状态下学习,就会压抑他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机能受到压抑和阻碍。

总之,开展停飞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员心理素质,既可以起到预防学员出现精神疾病的作用,又可以使学员中暴露出来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1]王开辉等.量表测评空军飞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5.

[2]李静等:民航飞行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4.

(车彤: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运输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人际交往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生活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