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导入社会工作理念 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李萌
现阶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社会工作理论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和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开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天地。
社会工作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理念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社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领导人都非常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重视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当代青年所面临的来自于社会、家庭、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由此引发的心理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自杀、逃学厌学、网络成瘾等等现象……都已显现在人们的面前,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专业的方法与技巧,旨在协助青年人与家庭、社区、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形成健康人格以准备现在及未来的生活。因此,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理论,创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高效、有序、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工作是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同时又是一种与理念密切相连的职业或事业,它不同于传统助人和志愿服务。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专业工作理念可归纳为三点: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专业工作理念中的核心工作理念,这里的“人”具有一定的广义性,包括哪些有困难的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助人的过程,社会工作者的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
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权利,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尊重案主、尊重案主的权利和选择,尊重案主的固有尊严是社会工作专业工作理念的基本。尊重理念要求尊重案主自我做主、自我选择、自我发展的权利和能力;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对在专业关系中获得的资料,恪尽保密责任。
当代青年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但还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不强,一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甚至引发严重后果。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的动员式工作方法已无法解决当代青年个性化的问题,迫切需要引入个别化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所具有的解决个别需要的工作理念恰恰可以有效弥补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在缺陷。借鉴社会工作的理念,把每个青年都看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承认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特征上的独特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工作;教育者还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协助并鼓励青年自由表达其内在需求与情绪反应,以便更准确地把握青年思想和心理状况;除此以外,做到尊重青年,发掘其潜力,发现其优点,树立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鼓励青年自强自立、自我发展。
追求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提高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求青年人由原来的客体地位逐渐向主体地位发生转变,既尊重青年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又注重培养青年独立思维、自主意识和自觉行为,提高青年自我批评、自我训练、自我体验、自我教育的能力,使青年内在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借鉴“助人自助”理念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可以深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理念,可以借鉴和提升为“助青年自助”,“自助”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青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转化为青年个人的思想意识。
只有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青年的自我教育。尊重青年主体地位,还能够帮助青年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帮助青年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发掘自我潜能,树立发展的信心。
(李萌: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法律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