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海
谈《Flash》教学中如何规范制作较复杂动画的步骤
李如海
我是一名大学计算机老师,从事《Flash》教学已有六年之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用过和参考过多种版本的《Flash》教材,我发现这些教材,在制作Flash动画的步骤上五花八门,各具特色,有失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混乱,影响了教学效果,确实有必要规范一下了。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制作较复杂动画的操作规程,以供同仁斧正。
答:就是一个动画场景中含有多个动画过程,甚至有的还有背景层(画面不动的图层)。
例如:场景中有一小鸟从一棵树上飞起,同时有一苹果从树上落下。
分析:该动画场景中有两个动画过程——小鸟飞和苹果落;另外还有一背景层,背景图是一棵树。
一个较复杂的动画场景,往往是由多个动画过程组合显现而成的,所以,分析、制作一个动画时,要首先看它由几个动画过程组成,有几个动画过程,在动画制作时,就得安排几个图层;然后,再看这些图层中,涉及到多少动画元素,有多少元素,就得事先制作出多少元件(皆自动放于元件库中),以便最后利用这些元件,设置、制作各图层上的动画。
另外,背景层也要独占一个图层,一般是占第一图层;再者背景图画,也要作为一个元件事先制作出来,以备调用。
例如:冷眼细观上面的动画场景,可看出有两个动画过程(小鸟飞和苹果落)和一个背景层(大树),所以在制作该动画时,应安排三个图层,使它们谁在谁的图层上动作,既在场景显现上相互照应,又在动画制作上互不妨碍,非常有条理和得心应手;同时还能看出,在这三个图层上,共涉及到三个动画元素:背景图大树、小鸟和苹果,所以,在场景编辑状态下设置动画之前,应首先在元件编辑状态下,把这三个元素的元件制作出来,放入元件库中,以备调用。
制作较复杂Flash动画的步骤,粗略说分两大步:第一步是元件准备阶段(指在元件编辑状态下,制作出动画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元素的元件);第二步是动画设置阶段(指在场景编辑状态下,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元件库中的元件,设置各图层上的动画)。详细步骤如下:
方法:属性面板中单击“大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舞台的大小和背景颜色(一般随动画场景需要来定)。
方法:“插入”→“新建元件” →输入元件名称,选元件类型(图形、影片剪辑和按钮)→在元件编辑状态下编辑元件。(有多少元件,此步骤就重复多少次)
该步的基本步骤及要点如下:
首先打开元件库。
1.调整舞台显示方式(“显示帧”)。
2.根据事先的分析,安排如数图层。(一般情况下,背景层占第一个图层,其他层为动画图层)
3.因为教材中大部分动画属于补间动画,所以重点要设置好各个图层上用以形成补间动画的关键帧。(关键帧的多少,跟该图层上动画过程所包含的动画段的多少有关系)
4.设置、编辑好各个图层上的动画之后,最好把各个图层的名称改过来,以便于它人阅读。(和该图层上动画过程相符)
5.在对某图层上的某动画段设置补间动画时,首先要选中该动画段的开始关键帧,然后再到“属性面板”中选择补间动画的类型和其他选项。
6.编辑各个图层上的动画时,要充分利用时间轴面板上的“眼睛”和“锁”工具,以提高制作效率,并避免各图层内容的相互妨碍。
7.测试动画影片。此步可预观动画制作效果,若不合意,可返回场景编辑状态修改。
方法:单击“控制”→“测试影片”,便打开Flash播放器,并循环播放动画影片,看清效果后可关闭Flash播放器。
8.导出动画影片。此步很重要,可导出多种类型的文档,以供其他应用程序调用。
方法:“文件”→“导出”→“导出图像”(“导出影片”)……
(李如海: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计算机电教教研室主任,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讲教师。研究方向:大学计算机教学和电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