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价值实现途径

2011-08-15 00:45:37郭长征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

郭长征

浅析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价值实现途径

郭长征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原因在于邓小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根基没有打牢,在大学士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没有充分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为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途径的实现提出了几点建议。

邓小平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及其实现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而当代的大学生,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因为他们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不仅关系到他们的知识构成,而且关系到他们的价值追求,甚至是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邓小平理论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他们积极进取、爱憎分明、关心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但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注重自我,社会责任意识弱化

现阶段许多大学生都把追求自身的成才与发展作为指导他们行动的最重要标准,他们一方面接受着社会给予的高等教育,但另一方面却很少考虑对社会的责任,存在着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目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考研热、考证热等现象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即主导思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关心个人的前途,找工作尽量找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发展机会的单位,对社会及他人冷漠,带有明显的功力色彩。

(二)价值取向双重标准,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现象

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在道德认知层面的素质非常高,在理论探讨及客观评价方面表现出非凡的水平,但面对具体的事件时,则存在自我控制能力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与人相处缺少协作精神、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存在严重的知行不一现象。

(三)自制力差、辨别能力薄弱

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及社会利益分配的差别,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面临诸多矛盾和困惑,加之大学生正值青年,社会阅历较浅,容易产生盲目从众、甚至对某些社会现象感到无所适从等问题,如特困生一方面面临着经济困难的现状,但另一方面却不自觉的产生一些无助、自卑甚至盲目攀比的心理,这也就造成了很多特困生拿国家贷款去买奢侈品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学校不重视邓小平理论建设,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

二、邓小平理论介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内容深刻,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爱国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可弘扬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社会发展中形成和发展出的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一种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的意识。邓小平说,“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正是基于对爱国主义的高度情感,而且是对中国历史考察的基础上阐发的,因此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同时邓小平对中国近代以来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的历史也刻骨铭心, 他指出,“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外国的侵略能激发中国人民团结、 爱国的精神。”邓小平理论渗透在民族思想意识之中,是中国发展的永恒精神动力。因此在高校开展邓小平理论教育,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二)强调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利于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信念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是人们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集中表现,远大的理想会激发人们的热情、鼓舞人们的斗志,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可以帮助其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邓小平理论着重强调理想信念教育,邓小平提出, “ 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 ,“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等等。邓小平的上述论述,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利用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强调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利于塑造良好品德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 邓小平指出,“ 我们一定要在全党和全国范围内,有领导、有计划地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进行“人生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 提倡和表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精神” 。上述理论论述为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和道德教育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利用塑造良好品德。

(四)强调了大学生艰苦创业精神,利于形成良好的价值追求

艰苦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财富,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力量源泉。正是基于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才能使中华民族不断地兴旺发达。邓小平同样重视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他强调,“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 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 艰苦创业精神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此广泛开展大学生艰苦创业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追求。

三、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的途径

加强邓小平理论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是一项艰苦细致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必须根据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仔细分析其原因,最终实现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设。

(一)专业课程渗透,培养知行合一能力,树立社会责任感

学习邓小平理论是现阶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渠道,将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课程武装大学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信念、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自己,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去分析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书育人的主方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同求真务实的精神结合起来,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考虑,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

(二)抓住两条主线,构建良好德育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德育体系,积极克服大学生存在的自制力差、辨别能力薄弱、价值取向双重标准、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等等问题,要注意抓好两条主线,即重视“两课”主线,把“两课”作为大学生吸收邓小平理论精华的重要来源;同时积极开展业余实践活动的辅线,如举办人文素质报告开展专题学习;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形式利用网络、多媒体、BBS等拓宽大学生认知的主渠道等等,逐步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德育体系。

(三)教育方针:保持邓小平理论指导的成效性和与时俱进性

全面促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保持邓小平理论在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指导性和与时俱进性,必须在教育和学习的内容上做到四个统一。即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统一起来,增强知识才传承性;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邓小平的个人品质、非凡胆略及创新精神统一起来,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品质;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社会实际统一起来,增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感;坚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高等教育法规统一起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成为合格的人才。

肖红升.略论邓小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研究,2006.

(郭长征: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德育的教学。)

猜你喜欢
邓小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回族文学(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拿出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人大建设(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基于邓小平理论浅谈当今青年干部选拔观
商(2016年7期)2016-04-20 09:36:50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0
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前沿问题的研究——评高屹著《邓小平理论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