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精神与油画
——从《泰坦尼克号》窥视19世纪西方油画

2011-08-15 00:45:37刘宏晖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泰坦尼克号水手绅士

刘宏晖

绅士精神与油画
——从《泰坦尼克号》窥视19世纪西方油画

刘宏晖

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油画传统是和绅士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绅士精神是古典油画生存的土壤。绅士精神给予油画家较高的社会地位,给予油画表现上层社会的特权,同时也利用油画实现重要的社会功用,通过油画把绅士精神对社会的要求传播出去。

绅士精神 古典油画 典雅 高贵

《泰坦尼克号》当年在中国的上映,引发了中国观众的极大热情。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我却并未动心——心想,无非是一些场景特技和老套的爱情故事。所以,我一直没有关注此片。直至日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观看了此片,然而就是这一次的观看,我发现自己在影片上映十余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观看过此片,是一种多么大的错误——影片中的爱情并非我想象的那种单调、浅薄的卿卿我我,而是和当时西方社会的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丰满的爱情。在影片中,爱情的描述是结合了西方传统中一种高贵的社会理想的——“绅士精神”。而引起我极大兴趣的就正是这种“绅士精神”。

在影片中,一个反叛的艺术青年的反叛行为贯穿影片,成为欣赏影片的一条明线,而“绅士精神”同样贯穿影片的始终,成为欣赏影片的一条暗线这两条并行的线索充满了矛盾。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中的“绅士精神”更多地引发了我对油画的思考。后文将选择影片中的几个片段来窥视一下“绅士精神”和油画的联系。

片段一:杰克的身份和创作与绅士精神的矛盾

影片一开场,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下层社会的青年人。他在做的事情是赌博,给人的感觉是不搭调,一个赌徒如何能够与奢华的游轮联系在一起?然而,随着影片的进行,当年轻人最终赢得船票,登上邮轮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这个貌视赌徒的青年,真正的身份却是一位画家。这正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一些社会地位与从事职业严重不符的人,正加入到艺术家的行列中来。

当罗丝情绪失控,想要跳海时,杰克的出现避免了悲剧的发生。随后,杰克被邀参加晚宴。其中,导演描写了餐具的使用和餐后酒等细节。这些是当时的上层社会的生活情节,也是许多艺术家作品表现的主题。然而,对于杰克来说,这一切显得如此陌生。在晚宴结束后,杰克把罗丝带入了三等舱的聚会当中,这才是杰克生活的环境——下层社会。杰克的绘画自然也摆脱不了这个环境。他拿给罗丝观看的习作中,也都是类似的描绘对象:妓女、码头的旅客。当罗丝夸奖他的作品的时候,他的回答是:“巴黎不喜欢”。

因为,从绅士的眼光看来,这些作品的描绘对象是粗俗的,不能与高贵典雅的绅士精神产生任何联系。但是,杰克依然快乐的生活着,只要有钱买画纸,便能使之心满意足。这就给我们一种提示:虽然上层社会在追求典雅的艺术,但生活在下层社会的艺术家,表现下层社会的艺术家,正在成为艺术创作的新力量,他们拓宽了油画的表现范围。

片段二:对油画藏品的闲谈与绅士精神下油画评判标准的矛盾

这个情景在影片中的出现是短暂的。当罗丝家族在布置房间时,德加和毕加索的作品引来了一句话:德加的东西还不错,价钱也便宜,毕加索的画不会有什么名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上层社会,欣赏油画的出发点主要是建立在绅士精神和古典艺术的基础上的。

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油画的评判标准也是充满矛盾的。一是,毕加索的画如果完全得不到绅士阶层的认可,是不可能被他们收藏的。毕加索的作品被收藏,说明了即使绅士们尚未完全认可毕加索,也在其作品面前产生了疑惑;二是,毕加索的艺术成就逐步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可以说是大有名堂。这也说明了当时,对油画的评判标准并不是统一的,或者说后来对油画的评判标准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结合这两个矛盾点,我认为:在当时的社会中,对于油画的评判标准,主流的欣赏角度是建立在绅士精神的要求下的典雅情怀。但是,一些新的情况的出现,使得这种标准变得不再唯一。如,类似杰克的底层艺术家的作品的出现,如类似毕加索的新锐艺术家的作品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油画的评判标准,促使其产生改变。

片段三:音乐家的演奏与绅士精神下油画的社会功用

在船身即将沉没前,几位音乐家表现出了超越生死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消除乘客的紧张情绪,确保救生工作的有序进行,几位音乐家始终在甲板上进行着演奏。在为求生而惊恐奔跑的人群中,几位音乐家明知自己的演奏几乎无法对乘客产生任何作用,但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工作,如同雕塑群像般矗立。直到救生工作接近尾声后,几位音乐家才缓步离去。然而,其中的一位却并不愿意停止自己的演奏,刚要离去的几位音乐家见此情景也都转身回来,他们要用自己的演奏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也为众多生命的陨落献上一曲昂扬的挽歌。

音乐虽然是不同于油画的艺术门类,但是,几位音乐家的艺术理想却折射出绅士精神对艺术的要求。这几位小提琴演奏家毫无疑问是为绅士、淑女阶层服务的,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无疑是符合绅士精神的要求的。而这种要求,就是当时社会对艺术的功用要求。这种要求同样适合于油画,从音乐家们的行为我们可以明确一点:绅士精神要求艺术家们用自己的艺术去改变人们的心灵。而这一点,始终在绘画中存在,不管油画艺术产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功用都在油画创作中继续发挥着作用。

片段四:开枪的水手与绅士精神下油画秩序的维护

水手们在沉船前的行为表现出了极高的职业素养。这是影片结尾部分的一个小高潮,为了确保妇女和小孩的安全,其他的人被放弃。最先得知游轮即将沉没的就是这些水手,知道救生艇不够的也是这些水手。然而,这些水手们的表现令人敬佩,当疯狂的人群竞相涌向救生艇时,离艇最近的水手们不仅不能抢先上船,而且要维持上船的秩序,似乎即将到来的大灾难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此时的水手犹如上帝派来的拯救人们的天使。这是一种职业素养。也是在绅士精神倡导下的一种社会秩序,此种精神对于绘画的影响如同上面所述的音乐家一样,表现为一种职业操守。在最后的救生艇被放下前,一位水手拔枪击毙了杰克的一个朋友。因为他不顾一切地想要冲上救生艇,水手不得以将其击毙,然后自尽,他用生命维护了自己的职业。和音乐家殊途同归,可以说他们同样是在维护一种社会秩序,一种建立在绅士精神之上的社会秩序。

这说明,绅士精神实际上可视为一种社会秩序。在绅士精神的规范中,人们被赋予一定的社会职业,同时也被赋予相应的社会地位,在从事自己的职业时,也是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这在油画中也多有体现。比如“野兽派”这种称谓的出现。成名的油画家在当时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作品也都是符合绅士精神的,也可以说是为其服务的。当野兽派的作品面世时,评论家戏言:“多纳泰罗被关进了野兽笼中”这种言论的出现也说明了当时主流的油画同是处于绅士精神的规范之下的。

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油画传统是和绅士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绅士精神是古典油画生存的土壤。绅士精神给予油画家较高的社会地位,给予油画表现上层社会的特权,同时也利用油画实现重要的社会功用,通过油画把绅士精神对社会的要求传播出去。这是一个完备的社会体系,一个完整的社会规范。古典油画在这个体系中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只是,当社会观念发生转变的时候,油画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

(刘宏晖:湖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泰坦尼克号水手绅士
《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视频)
《泰坦尼克号》(海报)
《泰坦尼克号》(海报)
散文诗(2023年10期)2023-06-05 03:53:18
小水手的歌
黄河之声(2021年6期)2021-06-18 13:57:20
谁吃掉了泰坦尼克号
半盏——第七话:水手们
趣味(语文)(2018年10期)2018-12-29 12:28:28
幸运的水手
水手出海
幼儿园(2017年14期)2017-08-03 17:36:18
兔子镇的熊绅士
绅士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