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培育

2011-08-15 00:45:37李秀茹
大家 2011年8期
关键词:档案馆人文师生

李秀茹

高校档案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培育

李秀茹

本文通过对高校档案建设对大学文化建设、人文精神培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及对大学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精神的有力推动作用加以分析,以说明大学档案建设工作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础性工作,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高校档案 大学精神

高校档案是大学精神存在的有形实体,大学精神是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提炼和升华,高校档案起着传承和发扬大学精神的效能,大学精神是高校档案建设工作的灵魂。高校档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育人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求真务实科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来阐述高校档案建设工作对大学精神培育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档案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以及在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真实剪影,客观地反映了高校的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社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不但要拥有丰富的专业技能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构建自己健康和谐的精神家园。挖掘高校档案信息资源中蕴含人文价值,培养高校人的大学精神,利用档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就更能彰显一个高校浓重的文化背景、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高校拥有多样的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资源、精英文化资源、科技创新资源、历史文物资源及建筑文化资源等,这是高校师生为高校发展奋力拼搏的剪影,也是对师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载体和创新形式。档案具有直观性和原始性的特征,利用高校档案资源对师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摆脱普通人文素质教育的抽象、刻板、枯燥的现象,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也是课堂教学和常规教育无法取代的。利用档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起到直观生动的作用,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念的确立,使学生在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中得到熏陶,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精神的全面发扬。

二、高校档案建设有助于提高高校文化育人功能

目前,高校档案资源在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营造一个庄严、幽静、高雅的环境,是高校档案建设工作的必然要求。大学档案馆室从外观设计到内部装饰都应注重风格、个性与人文品位。要力图为师生营造一个既庄严肃穆又宁静平和,同时充满了高雅情调和人文氛围的治学环境。如以四川大学的档案馆为例,其就很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通过高质量建设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高水准推出110周年系列校史展览,高标准组织编写四川大学校史图书,高效率建成四川大学历史文化长廊,学校档案馆室和学校多个部门和学院合作的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以“四馆一廊”为载体,营造创新人才培养新环境——四川大学对合并高校文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四个特等奖之一,同时也获得了四川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不仅是四川大学档案建设工作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同时也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体现了档案建设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二,以丰富而有特色的馆藏以及人性化的服务创造一种人文感,并以唤醒参观者的历史使命意识,通过开办展览,组织读书文化节、经典诵读、学术沙龙、学术讲座和专业人士的专题讲座等文化活动,发挥档案建设工作在大学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同时,大学档案馆室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中,通过优质服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从而从自尊自爱走向自信独立,成为富有人文精神健康发展的有用之才。档案馆室为了更好地履行其民族认同感和人文历史感方面的教育职能,大学档案馆室一定要有自己的经典珍藏体系,必须提高收藏经典的人文品位,让参观者受到浓重文文气息的感染。其三,以开放的眼光创造一种视通古今、博涉中外的国际视野和具有现代文化品位的档案馆室,让高校档案建设工作成为整个档案建设工程的领头羊。总之,在开发高校档案资源过程中,要突出方向性和引导功能,成为引领学校科学发展的精神航母;也要体现社会功能,充分结合社会文化建设主旋律,发挥高校档案工作的社会效益;着重弘扬档案建设的特色性,传承和发扬学校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和改革创新的科学精神,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培育历久弥坚的大学精神。

三、高校档案建设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利用高校档案信息资源所蕴含的德育价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化思想政治工作与无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与日常思想政治讲座、报告会、周末教育和政治理论课等其他形式的教育相比,以高效档案建设为切入点,充分整合高校档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例如: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诚信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不定期的诚信舆论宣传和较为分散的诚信社会实践活动等模式出现,没有形成规范的、固定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机制,也没有被纳入到大学正规的档案管理体系中去。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陈列师生贡献档案,把前人的严谨学风、优良品格、崇高风范展示出来并加以弘扬,利用档案的历史性、真实性特点,通过陈列优秀师生在各中竞赛活动中获得的证书、锦旗、奖匾、奖杯、奖牌等资料和实物, 历史是现实的浓缩,档案记录了不同时期高校人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奋斗的峥嵘岁月,激发学生知校、爱校、自律、奋发向上的精神,可以给在校师生许多启迪。

四、高校档案建设有利于大学科学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得以彰显的不竭动力,是大学存在的使命所在,也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档案馆室可以为师生独立思考、深入学习提供空间和拓展师生的研究眼光,并为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供灵感。通过档案馆室,师生可以拓宽人文视野、增强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大跨度的思维。通过展示高校教研档案中收集的各类教研成果,包括科研准备、研究试验、总结鉴定、推广应用等各个阶段中大量的原始手资料,如手稿、原始数据等以及本校专家学者及教研人员在科学教研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的新产品、样本、著作手稿等,以及将成功的范例提供给大学生,它们是科研活动真实的历史记录,可以让师生洞察科学结论产生的轨迹,启发探索总结归纳,以培养锻炼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独立从事本专业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培养大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创新态度,启发师生勇攀科学高峰的科学精神。

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档案建设在大学人文教育、文化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和求真务实科学创新能力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以高校档案建设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逐渐成为培育大学精神的创新途径。高校档案者,要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紧紧围绕高校工作的大局提供创新优质服务,要以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服务为宗旨,大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而努力。总之,档案工作者要创新工作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提供多功能、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为大学精神的培育作出扎实的贡献。

[1]张予宏.高效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之我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徐典利.利用高校档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J].兰台世界,2009.2.

(李秀茹: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档案馆人文师生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1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浙江档案(2017年10期)2017-03-31 06:27:31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麻辣师生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when与while档案馆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