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汉语”
——情趣教育模式在零起点对美汉语教学中的展现

2011-08-15 00:45:37张文莉
大家 2011年2期
关键词:情趣汉语情感

张文莉

“快乐汉语”
——情趣教育模式在零起点对美汉语教学中的展现

张文莉

情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情趣 情感 兴趣

本文系: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欧美本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探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003258)。

对外汉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学习语言主要是为了交际,进行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交际能力,这符合语言教学的根本要求,而对外汉语课堂为语言的实践提供了舞台。对外汉语教师既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美国学生在美国学习汉语,所处的是母语环境,缺少“汉语”的大环境,而且美国学生参与意识强, 爱动作。学生提问、发言、讨论,习惯在一种“情景”中学习语言与理解语言。因此情趣教育模式尤其适用于对美汉语教学。

一、对情趣教育内涵的理解

情趣包括性情、感性、兴趣、志趣等内容。我们所理解的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汉语学习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又指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着的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汉语学习成为学生有情趣的活动。因此,情趣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整个汉语教学的课堂不仅是一种语音、语调、语句的传授和训练,而且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的开发,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建立和谐有序的情趣教育模式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人们学习上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要使留学生喜欢汉语,要使他们在学习汉语中得到一种乐趣,就要在他们学习之初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和爱心,来源于教师别具匠心的课堂设计。

美国学生对语言的认知顺序是:“说-听-读-写”,突出语言的表达性,进而达到对语言的理解,因此,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除了直观教学之外,我们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掌握所学知识。如,讲到购物一课时,我将课堂变为临时市场,准备一些实物作为商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表达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学生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去运用课堂上曾经学过的语言,和商家讨价还价,有时候也许还会在情急之中自己创造出一些不伦不类的话语,而引起大家善意的笑声。而我是这次购物活动的最后评定者,我针对学生的表现,适当地加以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对一些不太合适的语言加以更正。这样的课堂,应该是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在开心的笑声中,我知道了他们的兴趣所在。

情趣教育是一种积极情感的唤起模式,是一种正情绪的激发体制。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不同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普遍认为,正情绪可以对认知活动起协调、组织作用,而负情绪只能起破坏、瓦解和阻断作用。因此,要想使留学生学有成效,就必须使学生处于一种良性的情绪状态中。而快乐是人类最普遍,最一般的正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作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

由于缺乏大语言环境,美国学生本身对汉语有一种陌生感,而且他们活泼的个性也使他们对课堂的趣味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教授新课时,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可以有效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到知识。如:在讲到20以内数字时,我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放入一些糖果,让学生每人猜一猜盒子里有多少糖果,数字要求用汉语表述。最后如果谁猜的数字能够最接近真实的糖果数,谁就可以得到盒子内的所有糖果。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急切地等待着结果的揭晓。最后,其中一名同学得到了盒子内的12块糖,但是他决定把糖与全班同学分享,这时,班内的气氛和谐而愉快,学生们吃着糖果,也同时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教师的这种情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如诗人那样对大地、对人类、对儿童、对一切美好的东西的纯真博大而赤诚的爱。这种感情像诗人与艺术家的一样炽烈。正是这种情感,才会带给学生如春天般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在一种愉悦温馨的情感中不自觉地进入课堂情境。

因此,情境教育所创设的情境,首先应注意渲染具有一定力度的氛围,使学生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起相应的情感。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关注、产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积极的态度倾向,至激起热烈的情绪投入教学活动;然后,自己的感情逐步加深,最终由于情感的弥散渗透到学生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作为相对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步融入学生的个性之中。

三、情趣教育模式建立的关键是教师

激发和培养母语环境中学生对汉语的情趣,提高他们汉语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其中,教师又是情趣教育成败的关键。这就对在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培养双文化意识,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是语言的根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鉴于语言与文化的水乳交融的关系,对老师而言,其语言教学的文化含量越高,对学生理解语言的帮助就越大。对老师而言,美国文化属于一种异质文化,作为老师要做到两种文化的融通,既要有效地弘扬中国文化,又要尊重美国文化。

(二)熟练的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如何备课,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美国学生思维活跃,不习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课堂的趣味性要求较高,当他们对老师的课堂不满意时,会当众指出,这无形中成为对在美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的一种挑战,因此,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使课堂成功的关键一步。

由于美国缺少“汉语”的环境,学生学习汉语的课外时间也不多,所以就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精讲多练”,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口说汉语。美国的多媒体教学十分发达,运用多媒体老师可以把讲课形式多样化,采用直观教学,把文字变成图画,让语言变得形象化,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在课堂上增加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这种宽松的环境,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消除汉语难学的成见,让学生觉得学习汉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课堂上的亲和力

中国老师和美国学生虽然在语言上也许不能顺畅地交流,但在情感上是相通的。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的情绪会影响到每个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表情达意的才能,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

在零起点对美汉语教学的课堂上,兴趣、快乐、情感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情趣教育的一方蓝天。在当今世界,“汉语热”方兴未艾,每一位对外汉语教师都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匆匆前行,如果我们都来用心打造情趣教育的舞台,如果我们都来全力创建“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模式,相信我们汉语推广事业的前方一定会有风光无限。

[1]查有梁.教学模式[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2]甄德山.教学模式及其管理浅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4.

[3]李秉他主编.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张文莉:燕山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情趣汉语情感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夏虫情趣
人大建设(2019年7期)2019-10-08 09:03:56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细致描写再现情趣
读写算(中)(2015年11期)2015-11-07 07: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