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寓言故事

2011-08-15 00:49辽宁王立光
辽河 2011年9期
关键词:胡蝶庄周斗鸡

辽宁/王立光

在庄子的《庄子》中,有很多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开启智慧,使人聪明。比如《齐物论》中讲的一个故事“朝三暮四”,就非常有意思。

说有个老头叫狙公,养了一大群猴子,喂橡子,怎么喂呢?一天,他对猴子说:朝三暮四。早上三份,傍晚四份。听到这话,猴子们都怒气冲冲,说,不够吃呀。狙公想了想,说:那好办,我们改变一下,早上四份,傍晚三份,朝四暮三。猴子对这个方案都表示满意,高兴得不得了。下面庄子笔锋一转,写道:“名实未亏”。“名”就是数量,“实”就是橡子,“未亏”就是没有改变。两种方案是一样的,橡子的数目并没有改变,但一种情况下猴子不高兴,另一种情况下它们就满意了。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狙公愿意改变他个人的方案。他什么也没有失去。真正的智者,不带偏见地,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而猴子呢,“喜怒为用”,多么可笑,一点理性也没有。人离开理性,就和猴子一样愚昧。用理性来观察,就不会像猴子了。

我是非常热爱这个故事的,它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深刻,它点中了人的头脑——人与猴子的本质区别。

科学发现了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所以人就始终保留着一定的猴性。猴性什么样?就是永不安宁。你曾看到过哪一只猴子安宁过吗?不声不响、安安静静地坐着、躺着、站着吗?不可能!猴子总是吃着什么、做着什么,攀来、爬去。人的猴性就是心不安宁,猴性太多就看不到真理。静能生慧,理性的思考只有在你静心的时候才能进行。

还有一则寓言《混沌之死》就更深刻了。在《庄子·内篇·应帝王》中,是这样记载的:远古时候,大地有三个主宰者,中央之帝叫“混沌”。北帝和南帝的名字分别是“倏”和“忽”。其中“混沌”最“本真”,浑朴善良,只是太“原始”,面无七窍。于是,“倏”与“忽”商量:“混沌”平时对我们不错,我们不能知恩不报。怎么报答呢?他没有眼睛,看不到美好的世界;他没有耳朵,听不到美妙的乐曲;他没有嘴巴,品尝不到美味佳肴。太痛苦了,我们应该在他身上把七窍凿开。商量后决定,对“混沌”进行“文化开发”,每天为他凿一窍。七日而七窍备,但那位可爱的“混沌”却死掉了。在这里,“混沌”象征着大自然的“原生态”和人的“原性态”。庄子担心它会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失去,有没有一点道理呢?

中华民族是思维开阔的民族,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老是想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把“混沌”,把大自然搞坏了。对于古人的“忧患意识”,现代人往往持鄙薄态度,例如那位与庄子差不多同时代的“杞人”,就曾被后人嘲讽了两千多年。殊不知人类已经用自己的手为地球、为自己制造了许许多多麻烦,日益毁灭着一切本原的“混沌”存在。被两千多年前那位“杞人”忧过的“天”,今天已明显地出现了两个大“洞”,即臭氧层破坏。自古以来人们称《庄子》是一本大自然的智慧,一点也不为过。

庄子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大约在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约比孟子的年龄略小一点。名周,字子休,还有说叫子沐的。庄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以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因此,他的著作《庄子》人们就称为“南华经”。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在《庄子》中,像“朝三暮四”和“混沌之死”这样的寓言故事很多,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例如成语故事“呆若木鸡”也挺有意思。说春秋时期,周宣王好斗鸡,他请一个姓纪的驯养斗鸡专家来给他驯养斗鸡。刚驯养了10天,周宣王就追问“行不行”,纪专家说:“不行,它自以为很勇敢,很傲气。”又过了10天,周宣王又追问,纪专家回答说:“也不行,它还不够沉着冷静。”再过10天,周宣王又来了,说:“现在差不多了吧?”纪专家说:“还是不行,它现在是盛气凌人,不够深沉含蓄。”又有10天过去,周宣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纪专家却面见周宣王,说:“现在行了,别的鸡又跳又叫,它却一动不动,看上去像木头做的,它凝神聚气,威武庄严,没有敢和它挑战的。”然后放进斗鸡场,所有的斗鸡见到它都落荒而逃。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庄子·达生篇》,这是成语“呆若木鸡”的本意。现在人们多用它形容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个贬义词,实际上它引申为一种高深的人生修养境界。庄子描述的培养斗鸡的各个阶段不也正是人才成长的阶段吗?初出茅庐的时候容易目空一切,产生傲气;刚有了点成绩的时候容易头脑发热,产生躁气;事业有成的时候容易盛气凌人,不够含蓄,产生盛气。只有克服了傲气,克服了躁气,克服了盛气,才达到了精神内敛、游刃有余的最高境界——呆若木鸡。看来,这个成语和大智若愚的意思差不多。

我走近庄子应该说是在30多年以前,文革时期,父亲有病在家休息,实际上是失去了工作赋闲在家,待查待批,沉重的政治压力和思想负担,使他惶惶不可终日。对工作对生活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的状态,使他每天都是闷闷不乐。为了减轻压力,解脱苦闷,经常用老庄的思想调整心态,常和我们讲什么“安于祸福,谨于去就”啊,“安时处顺,穷通自乐”啊,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父亲,他本是个胸怀大志向的人却常教育我们要“与世无争”;正因为那时候有太多不自由的困惑,所以父亲,他本是强调率性的人,却经常告诫我们要“清静无为”。那时我好像觉得老庄的思想是消极避世的。后来,我读了《庄子》,被庄子寓言的汪洋恣肆的想象,缜密精微的哲理,生动细腻、挥洒自如的描述所吸引,觉得当初的感觉不对。他雄浑飞越的意象,滋润旷达的情致,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庄子》是庄子及他的学生的智慧集锦。使人超脱,令人聪明。比如“邯郸学步”这则寓言,我在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干部培训班上就曾经引用过。

相传在两千多年以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品貌皆为上乘,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房屋人家的好,土地人家的肥,就连走路的姿态也不如人家好看,什么都想学,学什么都不能坚持到底,因此,始终不能做成做好一件事情。有一天,他听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便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学蹦跳;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蹒跚;看到妇女走路,他觉得多姿,学扭捏。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就是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的意思。我当时引用这则寓言故事的意义在于防止我们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中产生盲目性,不加选择而失去自己的本色,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

还有一则寓言故事我也特别喜欢,就是“庄周梦蝶”,原文是这样: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翻译成现代白话应该是这样: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舞,十分轻松惬意。一会儿他醒来,十分惊奇疑惑。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而庄子却以为不然。这则寓言故事有一个十分深刻的哲理:“我”是一个认识的主体,时而“我”又是一个被认识的客体,这就是“角色”的转换。人的一生将会有许多次的角色的转换,或者转化。在转换和转化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得好,才能符合客观规律,都是人生所不断面对的课题。课题解答的好,生活就能提高质量,课题解答的不够好,生活就降低质量。简单的一个故事,既表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又把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庄周与蝴蝶的关系揭示出来了。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定为庄子著;外篇杂篇可能掺杂有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

三十三篇论述实在算不上多,然而对后世人开悟人生的影响,却是绵延无限的。

猜你喜欢
胡蝶庄周斗鸡
温暖讲成语:栩栩如生
围观庄周
庄周梦碟
呆若木鸡
NO.9 斗鸡
斗鸡
大思想家庄周
庄子:绝望后的“逍遥隐者”
民国第一美女被戴笠霸占三年的经历
永久的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