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无锡竹刻创新设计

2011-08-15 00:47朱春晓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大众文艺 2011年21期
关键词:竹刻无锡传统

朱春晓 于 帆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

竹刻是一门与文人画有关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琳琅满目的以竹子为原材料的工艺美术形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宋代郭若虚在《画图见闻志》中写到:“唐州刺史王倚家有一笔管,稍大于常用笔管……中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这是竹刻艺术见于著录之始。并记载了在汉代竹刻的技法中,已出现了“留青”的刻法。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然后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竹肌年愈久,色愈深,图案部分就越突出,经常把玩摩挲,则光滑如脂,温润如玉。[1]无锡竹刻又称留青竹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09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令人赞叹。但今天,我们不仅是赞叹,而是用一种新的角度去释读竹刻的历史和存在,了解其变迁过程,从而更好的进行无锡竹刻创新设计,以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生活方式的变迁对无锡竹刻的影响

人类生活在一个人造物的世界之中,器物的本质是生活,在生活中产生和消亡。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类的生活总是以一定的方式体现的,因此,竹刻制品作为生活之物是生活方式的产物。生活方式在人类的发展中,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思想观念的变化,生活方式也产生着变化。人类生活方式的变迁,导致生活中器物的变迁,设计的规律也要随之变迁。[2]

当今学术、考古界一直认为,远在笔墨纸砚发明之前,我国南方地区的先民们出于生活的需要已经学会用刀在竹子上刻字记事。竹刻在西周时已作为正式的作品而形成。据汉代戴圣《礼仪•玉藻》记载,西周君臣朝会时士大夫所持芴,均系竹制狭长板子,上面还都刻有一些纹饰,与芴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竹简,竹简可以说是最直观的竹刻形式。到了宋代,中国的竹刻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一是宋代是古代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已经形成一支庞大而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他们的艺术审美思想与要求,带动了雕刻工艺的发展。二是竹刻出现艺术化倾向,从实用品转向工艺品。

竹刻真正著称于世是从明代中叶开始的,发端于江南这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这里聚集着大量嗜好金石书画的文人,当研讨书画、品赏艺术品成为他们主要的生活方式时,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的竹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江南竹刻家创立了以画法刻竹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使竹刻由民间工艺上升为一种专门的雕刻艺术。这时期的竹刻产品形制主要是以中国书画为题材的、深得文人雅士喜爱的文房用品和工艺陈设品,如笔筒、臂搁、扇骨、台屏等。这些竹刻作品不但为文人所珍赏,也得到帝王的青睐而进入宫廷。至此,竹刻艺术步入鼎盛时期。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社会形态发生巨变,城乡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很少人能潜心研究竹刻,导致了竹刻艺术的衰落。

但在江南名城无锡张瑞芝创立了“双契轩”竹刻,至第二代支慈庵、张契之形成风格特色,技艺水准达到鼎盛。支慈庵的作品题材多样,很少依赖别人画稿,创作不受画本拘束。王世襄先生在《中国美术全集•竹刻总论》中有如下评述:“……十九世纪后叶,竹刻艺术实每况愈下。直至本世纪初金西厓、支慈庵等先生出,竹刻始又有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变化总的来说是生活方式向现代型、开放型和多样型转化。此时的竹刻作品虽然题材上出现一些反映当代生活的主题,但形制上仍多是传统类型,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竹刻无论是作为文化载体还是生活中的物品,它的发展都必然烙上人类生活方式变迁的印记,其设计都是满足一定社会形态的生活需求的,一旦出现不适应,就必然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现代生活方式与无锡竹刻创新设计

现在,“全球化就是以一种非常深刻的方式重构我们的生活方式”。[3]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在日益发展的横向文化交流、融合中,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生活方式内容的三个方面来看,现代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1.劳动生活方式细化、专业化。随着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劳动专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人们也普遍感觉到现代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给人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2.文化娱乐休闲方式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传统民间民艺活动复兴。如扭秧歌、踩高跷、赛龙舟、各种传统戏曲、民间手工艺等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休闲的一种选择。其次,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信息化、数字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再次,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绿色健康的休闲方式,如旅游观光、度假休养、体育健身等;3.消费生活方式个性化。经济收入的增长带动了人们物质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表现在消费种类的丰富、消费数量的增加及网络购物等新的消费形式的出现。众多的选择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呈现越来越个性化的色彩,消费者追求时尚和新潮、独特和个性的趋势日益明显。

现代生活方式对无锡竹刻创新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现代生活方式对竹刻作品的影响。目前竹刻作品仍主要集中在文房用品和陈设品等传统类型中,且雕刻内容也多为传统形式的花草虫鱼及书法作品,这与现代人追求的实用、现代时尚、抑或新中式风格相差甚远,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求。而是走俏在艺术品交易市场,使竹刻作品大部分已成为收藏之物,供人们鉴赏和收藏。

其二,现代生活方式对竹刻工艺传承者的影响。首先,新的生活方式下无锡竹刻面临技艺失传和后继无人的问题。竹刻相比其他造型艺术而言,似乎家学更重要,过去子承父业,是家族式的发展,现在由于现代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就业渠道拓宽,相当多的子女不愿继承父母的技艺和职业。而且像竹刻这种传统手工艺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需要数十年的劳作和领悟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对于急功近利的现代人来说,很难有古匠艺人那种不记名利、专于技艺和制作的心境。[4]现在,无锡的竹刻工艺师屈指可数,除了82岁的胡瑞康、64岁的乔锦洪外,50岁的许焱是无锡竹刻的中流砥柱。在他们下面,则是一个断层。那么,谁来继承和光大无锡竹刻?许炎大师说可能在他以后无锡竹刻将后继无人。其次,生活方式的改变为竹刻工艺传承者进行产品创新提供了可能。由于电视、网络等传媒形式的发展,各种最新资讯和艺术形式充斥于人的视听觉,扩大了竹刻工艺传承者的知识视野,西方雕塑、现代绘画等其他艺术对竹刻工艺传承者的创作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而且相当多的竹刻工艺传承者为了更好地搞好竹刻创作,都有过上书法艺专、绘画班的经历,在提高文化素质方面下功夫,并且多看书、多临摹,以增强艺术修养。正是这种有别于传统工艺传授的专业化训练,使得他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高人一等。

其三,现代生活方式对无锡竹刻创新设计的需求。虽然竹刻在现代生活中的状况不甚乐观,但这并不是说现代人对竹刻制品持拒绝态度的,中国传统竹文化的文化内涵符合现代审美中对于文化的需求,传统竹文化中的自然、生态、环保的理念也与现代生活中对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相一致。所以,中国传统竹文化是可以从精神文化的层面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的。因此,现代无锡竹刻须同现代生活的审美观、现代生活的新需求相结合,从形式、功能、雕刻内容和风格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为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带来一种慢节奏的高品质生活享受,引导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满足现代人对于文化品质、文化深度以及对绿色生态生活方式的需求。

三、关于无锡竹刻创新设计的几点刍议

格罗佩斯在《全面建筑观》中所指出的:“历史表明,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了‘永恒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生活方式到了一定的程度设计要跟上步伐,生活方式对设计起引导作用。例如中国人喜欢用筷子而不习惯用西方的刀叉,就是我们日常行为影响的结果。同时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现代设计越来越多的提倡新生活理念意识,有些设计师直接将竹木的原始形态应用在产品设计中,这样的产品形态恰到好处的引导着人们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

对无锡竹刻进行创新设计的方法除了传承和发展非物质的手工技艺和加强保护培养工艺人才外,还可以采用现代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拓展竹刻的应用范围和形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思考现代生活方式背景下的无锡竹刻创新设计。

1.形式上的创新应用。在竹刻技法上可以借鉴一些新的或其他艺术形式的现代表现方法,对传统手工艺技法进行创新性的应用。现代人对于传统竹刻制品有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印象,虽然对竹刻制品比较欣赏,但其使用与真正的日常生活距离较远,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须将竹刻与现代产品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竹刻制品符合现代审美观。如华硕电脑的竹子版S6就是一个例子,它将竹材和IT产品结合起来,并在表面纂刻花纹,传达出现代设计领域的一个新趋势即将自然形态运用到现代电子产品中,力图通过竹木材料温暖感觉来降低电子产品冰冷的科技感,使之更具亲和力,给生活带来一种新的体验和乐趣。

2.在文化符号上的延伸。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所代表的人格特征和人文内涵通过设计体现出来,并通过这种文化深度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和生活方式。竹刻所蕴含的对现代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导向,一方面是通过竹材本身的绿色生态特性及其所代表的中华美学的特征所表现出来,这种浓郁深邃的含蓄之美能给现代人张扬、急躁的生活带来一丝清凉;另一方面,竹刻中传统手工艺所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装饰和实用的性能和手工创作者感情的融入等,是不能被大机器生产技术所取代的手工技术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这种手工制品可以让人在使用中与物进行情感的交流,让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思索生活的含义,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

现在,人们往往关注无锡竹刻制品的收藏,而无锡竹刻技艺如何被“收藏”却似乎被忽略了。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锡竹刻当然不能被收藏,而只能被传承。[5]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需要用传承和创新来发展无锡竹刻,需要考虑什么样的竹刻作品形态更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更能反映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做到人-产品-环境相协调,推动竹刻设计不断前进。

[1] 竹刻,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1947.htm.

[2] 张小开.多重设计范式下竹类产品系统的设计规律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无锡:江南大学,2009年,72页.

[3] 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等.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 [美]保罗•福塞尔.格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4页.

[5] 李砚祖.生活之物与艺术之物---传统陶瓷的艺术与文化[J].文艺研究,2002(6).

猜你喜欢
竹刻无锡传统
无锡一棉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洪建华竹刻艺术作品
刀痕竹韵
当代竹刻 百花齐放
《收藏》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