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两岸新诗史写作现状及整合构想

2011-08-15 00:46
华文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诗史文学史新诗

陈 卫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中国新文学研究作为一门新的学科,1920年代末在大学中文系开始兴起。九十余年过去,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新诗作为其中一个研究方向,已有一支颇有生气的研究队伍。

新世纪以来,按时间划分,中国新诗史著作出版了多部。现代新诗有朱光灿的《中国现代诗歌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一、二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和2009)、沈用大的《中国新诗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等;当代新诗史著作有洪子诚、刘登翰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整合现当代时期的有王光明的《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谢冕等10位学者合作的《百年中国新诗史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就台湾诗歌史而言,现有四部:除上世纪八十年代古继堂的《台湾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外,新世纪有古远清的《台湾当代新诗史》(文津出版社,2008年),还有章亚昕的《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以及台湾学者张双英的《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等。

新诗史的写作由于国家政治、时代变化和学科发展不同步,两岸诗学处于油水分离状态。洪子诚和刘登翰也许因为合作著史的关系,诗歌史初版分成大陆与台湾两个板块;再版再为大陆与台港澳两分法,似没有融合趋势。程光炜的诗歌史基本以大陆诗歌发展为研究对象。王光明的著作试图去除诗歌的时间界限,将台湾诗歌和大陆诗歌置于一起研究,在整合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诗歌史,时间上的脉络不太分明,诗歌研究范畴还有待扩展。

1986年大陆学者就已经提出“重写文学史”,所以才有了以上诗歌史著作的出版;2006年,台湾学者张双英在《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中提到在台湾新诗研究地位:“‘新诗’成为越来越受学院正视,成为正式的大学课程,以及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以它为论述课题之下,‘新诗’的历史定位应可算是屹立不摇了”。可见,两岸研究者都意识到诗歌史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就在两岸经济、社会关系壁垒格局打破的同时,两岸新诗史整合的时机也已到来。两岸新诗史的整合是现代汉诗整体观念下的需求,对两岸诗歌分流的校正,整合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对照性研究将有助于诗歌发展,并且为全球化的汉诗写作与研究起到引导作用。

一、文学史中的新诗研究

1920年代末开始,随着清华大学的朱自清、武汉大学的沈从文、苏雪林和北京大学的废名等在中文系开设新文学研究课程,肯定新诗的合法性。新中国成立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文学史著作出版,把新诗纳入现代文学体系,在现代文学形成独立学科之时,中国新诗也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

然而,由于政治的关系,台湾文学自新中国成立后就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销声匿迹,直到80年代中期,大陆与台湾恢复政治往来,台湾文学才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出现在文学史中。不妨以近年出版的三部文学史为例,了解一下台湾文学(诗歌)在大陆文学史中出现的情况。

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下册第四、五章为台湾文学,其中第五章第一节设置了台湾新诗,讲的是60年代的余光中、洛夫、痖弦、郑愁予、叶维廉、杨牧等几位诗人。而在十一章有关90年代的台港文学中,诗歌缺失。

曹万生的《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是涵盖文学、影视、网络文学的一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台湾、港澳以及旅外华人的现代汉语作品在教材中有独立的三章。其中第四十八章为台湾文学,诗歌与散文一同安排在第二节,简单地分成四个时间段,只叙述了20世纪上半叶诗歌,台湾现代派、乡土派以及多元诗坛;诗人则只论到余光中和纪弦两位。

朱寿桐主编的《汉语新文学通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应是一次更大规模整合大陆、台湾、港澳、马华、新加坡等地区的汉语文学史著作。当代部分从第六编到第九编,设计为上编和下编。上编为大陆的文学史,下编则为大陆之外的汉语文学史,台湾文学为不可忽略的论述对象,而重点又在讨论时代思潮对台湾文学的影响,书中谈到的军中文艺、战斗文艺、怀乡文学、现代文学潮、后现代文学潮等都是时代的产物。在时代背景的描述之外,诗歌发展历史有相对完整的表现。50年代主要谈“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怀乡诗”(第六编下二十九),在有关现代文艺的复兴的潮流中谈及现代诗社、创世纪诗社、蓝星诗社的创作情况(第七编下三十四)以及清算现代诗的批评(第八编下四十二),另外还谈到孟樊的后现代诗观和林耀德的诗(第九编下四十七)等。

文学史写作有一定的标准性,有的是由各文类组成的文学历史,着重研究文学思潮影响之下某种文类的演变,称为文体史;有的以研究文学社团为主,称社团史;有的以文学论争为主,称论争史;也有的可能就是一部思想史。诗歌史在综合性的文学史研究中,要服从文学史的整体写作情况,因此,一些不符合研究指向的话题或角度不合适的诗歌现象很可能会被撇开或忽略不计。从现有大陆出版的文学史看,在诗歌史构架中,诗歌社团相对成为一条重要的写作线索。近年来随着新研究方法的引入与改造,诗歌文本细读得到空前重视,诗歌读者的感受也为研究者重视;媒体研究和传播学推广后,诗歌传播方式、报刊杂志的编辑出版等情况、文化与诗学交流等都成为文学史的考察对象。可见文学史中的新诗史研究还有着较为广阔的空间。

二、中国新诗史与台湾诗歌史的出版情况

新时期较早出版的“中国新诗史”是祝宽的《五四新诗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这部新诗史以介绍五四时期的革命性诗歌为主,重点介绍《新青年》、《新潮》、《星期评论》、《觉悟》等刊物的代表性诗人,强调诗人的革命特征,唯郭沫若单列一章,肯定他为现代中国诗歌的奠基者,《女神》唱出了“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新世纪后陆续出版的新诗史著作有朱光灿、陆耀东、沈用大等人的新诗史。大陆的“中国新诗史”年限基本限定在1916~1949年之间。朱光灿的《中国现代诗歌史》基本以个体诗人诗作的论述为主。陆耀东的《中国新诗史》将诗歌分成三个十年,以社团、刊物的诗人研究为主,并对每一个时期的诗歌现象作出说明。沈用大的《中国新诗史》也是以三个十年为时间线索,在社团、重要诗人诗作研究之外的附录中,钩沉了不少从未写过文学史的诗人。谢冕等人合著的《百年中国新诗史略》则以十年为一期,对重要诗歌现象、刊物、社团作出说明,大陆与港台同置于一个时代中。王光明的《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从问题展开追索,对现代汉诗的语言形式、诗歌风格及主题演变、诗学理论等进行宏观研究。洪子诚、刘登翰合著的《中国当代新诗史》以时代为经,现象为纬,论及50年代到90年代的诗人队伍、诗歌形态、刊物出版、诗歌传播与诗歌现象,“地下写作”、民刊等在修订版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论述。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在时间上三分,50~70年代为一期,80、90年代各为一期,有突破性的是增加了对文革诗歌的叙述,并且对亲历的世纪末诗歌争论、问题展开和特殊的诗歌现象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著作关注诗歌发展中的新变因素,对诗歌理论工作也有一定的关注。

新诗史的写作由于国家政治、时代变化和学科发展的不同步,大陆与台湾的两岸诗学处于油水分离状态。如洪子诚和刘登翰也许因为合作著史的关系,诗歌史初版分成大陆与台湾两个板块;再版再为大陆与台港澳两分法,似没有融合趋势。程光炜的诗歌史基本以大陆诗歌发展为研究对象。王光明的著作试图去除诗歌的时间界限,将台湾诗歌和大陆诗歌置于一起研究,在整合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作为诗歌史,时间上的脉络不太分明,诗歌研究范畴还有待扩展。

不过,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后期,是台湾新诗史写作与出版的重要收获期。此前古继堂的《台湾新诗发展史》(1989)是一部破冰之著,“大陆和台湾在内的第一部台湾诗歌史”①。著作从五四时期一直论述到70年代末。基本框架是:将台湾诗歌置于中国诗歌中,强调台湾新诗在中国新诗中地位,并且注意台湾诗歌与政治发生的关系。在论述上,以社团和诗群为主,对诗人代表作、风格都有热情诗意的评论。由于著作流露出统战性质,曾为两岸诗人议论。

2008年古远清出版的《台湾当代新诗》在覆盖古继堂论及的著名诗派、诗人之外,另延续了将近二十年的诗歌史内容:著名诗人在70年代末之后的重要作品,以及新起诗人创作、近年来诗歌论争情况都在著作中得以体现。此著下编时间为1980~2006年,除论思潮、流派、诗人等,还增加了论争、诗论、诗刊等内容,试图从多角度构建诗歌史②。

2006年张双英出版的《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论述了20世纪台湾诗歌的发展状况。著作不专以诗社或论争为主,在每个时期中研究问题都有所变化。有对新诗和现代诗的理论阐释,从台湾古典诗歌、白话文运动谈到初期的台湾诗人和本土诗社创作。50年代重点关注的则是三个现代主义诗社,论述与时代相关的主流诗为反共诗和战斗诗,并围绕西化问题展开传统与现代的讨论。60、70年代增加到对九个社团论述,80年代以后则主要谈诗坛实况、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对诗歌批评、诗潮、诗社、诗刊、诗选、诗人诗歌分期有总的概括。基本从诗内容和代表诗人写作风格进行分类论述;下限至90年代,谈到台语诗以及新世代诗人的诗歌活动等。这部专著还有一重要特点是,对重要作家的重要作品进行文本细读,体现出这是一部关注诗歌本体发展的诗歌史。

2010年章亚昕出版了《二十世纪台湾诗歌史》,其价值在于把台湾的汉学运动与旧体诗创作、日文写作纳入研究范围,指出台湾诗歌艺术发展的钟摆式结构,主要论及现代诗社、蓝星诗社、创世纪和葡萄园、笠诗社等诗社及代表作者,并从宏观角度对台湾的诗歌发展进行描述,关注其演变特点及社团之间的互动,对二地的相互性研究、诗歌交流都作了一番梳理。

三、诗史整合的参考著作

还有三部重要的非诗史著作,有整合之举,特提出参考。

一部是刘福春编撰出版的《新诗纪事》(学苑出版社,2004),可为两岸诗史整合提供新的思路。刘福春突破洪子诚和刘登翰新诗史著作中依据地域而进行的板块式分割状态,寻找文学的共时性特色:所记之事有关“新诗创作、出版、活动”等史事,“既要忠实于历史又要有新的发现,尽可能地展现当时的历史的风貌和上一世纪新诗创作的成就,勾画出新诗演变的曲折轨迹,还原其原本的丰富与复杂”③。《纪事》以1917年的新诗为发生背景,一直记述到2000年。作者将大陆与港台澳三地一同出现在这部按时间顺序编成的集子中。采用并列方式,陈列大陆与三地的资料信息,让读者或研究者直接去感受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时代氛围、文学特色。比如,1955年9月,臧克家发表《一首有力的讽刺诗——写李万铭反革命政治流氓事件》,台湾《公论报·蓝星》发表罗门的《青春你远去了吗》、白《错误》、向明《黄昏》等诗。再如1957年间,当大陆《作品》刊出《为社会主义歌唱》、《写在农村黑板报上的小诗》、《青年垦荒队》时,台湾刊登的是《神之证道》和《中国诗的传统》等诗文。一种为工农兵而写,一种是为神、为传统而写。材料的客观性在无形中形成意识形态的对比,给研究者以阐释的动机。

另一部是奚密的《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8)。奚密忽略大陆或台湾地域性创作的差异,而是以诗歌文本为研究基点,选取五个角度对现代汉诗进行研究。比如第一章《诗的新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谈论的是现代汉诗写作与接受的理论性问题。以废名诗歌《街头》为例,捕捉其现代诗质,并与李商隐的《登乐游原》进行对比,从接受角度阐释写作者与读者的时代性差异,深入研究诗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流放与超越:作为悲剧英雄的诗人》探讨意象演变的问题。作者发掘诗歌中悲剧英雄的原型来自中西方传统,两岸诗人都“普遍选择星星意象作为诗人和诗的中心象征”④;第三章《意象、隐喻,跳跃性诗学》着重探讨现代汉诗中的主要修辞手法;第四章《现代汉诗的环形结构》结合大量的大陆与台湾的现当代诗歌,从形式上阐释现代汉诗共同的结构特色;第五章《传统与现代:创新的继承》分析汉诗中的传统因素作用。以卞之琳为例,剖析卞诗来自佛道与西方诗学影响,并以钟玲、杨牧等人诗歌为例,探讨反传统的创作形态。论著没有强调两岸诗歌差异,而是统一在现代汉诗的整体格局中,密切关注现代汉诗的实质特色及其与传统、世界文化的关系。这部著作为两岸诗史整合提供了新的写作向度。

古远清的《海峡两岸文学关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是第一部梳理两岸文学关系的著作。作者详细探讨了两岸政治格局与文学关系,把两岸文学交往史分为四个时期:1949~1979年军事主宰时期,两岸文学关系的对抗与隔绝、1980~1987年和平对峙时期,两岸文学的开启与曲折发展、1988~1999年民间交流时期,两岸文学的互动与冲突、2000~2007年“阿扁时代”,两岸文学关系的封锁与突围。著作以大量的历史材料,揭开了在政治影响之下,两岸作家在彼岸的命运、对彼岸文学的关注和出版情况,以及文学观念的冲突与交流。

四、整合设想与问题

随着文学史研究的拓深,诗歌史的写作也走出了仅为诗人、文本构成的历史。现在我们认为一部诗歌史涉及到的常规因素有:一、时代、环境影响及影响之下的诗歌现象;二、刊物、社团、出版、传播、接受等情况;三、诗人诗作分析及文化传承与风格演变;四、文学史的价值估价等。若要为两岸当代新诗史构想,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上谈及的各著优势,比如以时间为轴,探讨两岸同期发生的诗歌现象、诗歌理论以及重要的诗歌作者作品的异同;也可以问题为横截面,展开对两岸诗歌探索、诗歌论争、诗歌互动、理论传播、创作影响等问题的探讨。有效借鉴并突破某种局限,两岸新诗史一定会出现新的面貌。

在设想中,以下敏感问题不能不首先考虑到:

1.台湾诗歌史和大陆诗歌史所占比例问题。

2.台湾诗歌作为地区诗歌进入还是作为民族诗歌进入。

3.如何评价台湾的反共诗、战斗诗、政治诗。

第一个问题涉及比例问题,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因为大陆和台湾政治、经济目标、文化交流情况在50年代到80年代未开放前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这时期台湾经历了战斗诗、现代主义诗和乡土诗的阶段,而中国这一时期基本上属政治抒情诗时期,诗歌特色相对单一化。此时期进入诗史时,台湾诗歌的丰富性值得多写两笔。80年代,大陆诗歌走向创新阶段,这时候,大陆诗歌应为论述重心。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二地诗歌的发展差异在缩小,根据材料可以进行文学史的取舍。

第二个问题,台湾诗歌史作为地区诗歌还是民族诗歌进入整体诗歌史,大概要考虑到台湾与大陆隔绝之时,比如日本统治期,台湾诗歌保留了更多的本土特色;50年代,台湾诗歌作者由几部分人员组成:从来源地分,有外省诗人,有原住民诗人;从职业分,有军人,有学者,也有学生等;从诗歌性质分,有现代主义诗歌,也有反映现实的诗歌,还有图像诗实验;从语言分,有现代汉语诗歌,也有台语诗歌。在研究当中,也只能根据具体的诗歌现象进行阐释。

评价台湾的反共诗、战斗诗为新诗史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这只是一种历史现象,不需为此强调某种政治立场,毕竟这只是学术研究。

在具体写作中,还当牵涉到常规文学史撰写中也会遇到的基本问题:

1.两岸诗歌、诗人入选标准与评价问题。

2.诗歌社团如何进入。

3.论争、诗歌现象等如何处理。

按大陆现有诗歌史的入选标准,长期以来,由于文学史强调国家立场,诗人、诗作的政治立场跟入选与否有一定关联。90年代以来,这种局面有所改善,民间诗歌刊物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大陆学者对于台湾诗歌研究,基本采用美学标准,关注诗歌中的现代性、民族性和创新性。在对两岸诗作进行遴选时,这一标准同样可用于大陆诗歌中。写作者除要掌握来自民间的诗歌材料,还有必要追踪彼岸的诗歌写作状况和重要的诗歌活动,了解两岸学者诗歌研究著作中的互动。如刘登翰、朱双一合作的《彼岸的缪斯——台湾诗歌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陈仲义的《从投射到拼贴——台湾诗歌艺术六十种》(漓江出版社,1997)、《百年新诗百种解读》(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等都体现了大陆对台湾诗歌的关注。余光中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系(1970~1989)》(九州出版社,1989)、奚密:《二十世纪台湾诗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是台湾诗歌的重要选本。一些大型诗歌选本融合两岸诗作,如谢冕的《中国新诗总系》(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张默、萧萧主编的《新诗三百首1917~1995》(增订)(九歌出版社,2007)等。

基于专家共识与作品的影响力、艺术价值,胡适、郭沫若、李金发、徐志摩、戴望舒、闻一多、朱湘、艾青、穆旦、余光中、洛夫、纪弦、郑愁予、非马、向阳、陈黎等可以作为重要诗人论述。胡适的新诗观、闻一多的新格律诗论、毛泽东的诗歌观、新时期大陆的诗观分歧,台湾余光中、纪弦等人的现代诗论,简政珍、萧萧等人的诗学观点和诗学现象都可有一定篇幅的阐述。

大陆的诗歌社团“五四”时期多以刊物命名,30年代以后多为文学史追加命名,50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大陆的社团观念基本消灭。八九十年代有些年轻诗人组成诗歌社团,但存在时间并不长。台湾的诗歌社团基本也是以刊物为主。考虑到这种情形,如果持续十年以上的诗歌社团,对诗坛发生影响,诞生了代表性诗人,可以作为单节论述。在当时一定范围内有过影响的诗歌社团,不妨以群体的形式给予评说。社团以外具有影响力的诗人,还是应该列出相应章节,比如大陆的昌耀、海子,虽未加入诗社,但对90年代诗歌影响较大。

同样,需要关注诗歌论争、某种诗歌现象是否对诗歌发展走向发生影响。如大陆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新时期的朦胧诗论争,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诗论争等,都是不可回避的诗歌事件。

在材料充分的基础上,两岸的对比性研究很值得展开,如50年代大陆的新民歌运动与台湾的反共诗写作体现了两岸文学、文化、政治、心理上的对抗,可进一步发掘二者的动因;再比如:台湾的现代主义大概比大陆早20年,延续了大陆30年代现代派诗风,并因政治原因有过本土化的改变。大陆的现代主义中断了数十年后恢复起来的现代主义风格与台湾的有何不同?进入网络时代后,两岸的诗歌差异又体现在何处?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概念的对比:如在当代诗学界中共用的一些诗学概念“中生代”、“草根”是否有各自的历史渊源,各有什么含义?

在共同关心和互相切磋中寻求汉诗写作的高度和维度,通过理论研究打开诗学关闭的大门,是两岸汉诗史整合的最终目标。

①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版。

②有关古继堂与古远清两部新诗史的比较,可参看拙文《从大陆诗学到台港诗史》,见《诗探索》2010年3期。

③刘福春:《新诗纪事·说明》,《新诗纪事》,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④奚密:《现代汉诗:一九一七年以来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73页。

猜你喜欢
诗史文学史新诗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新诗之页
新诗画
杜甫《北征》诗中“赋”手法的特色
论晚清史词的“词史”特质
农村题材小说与马烽的“诗史”追求
有个性的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