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011-08-15 00:47:00宋艺雯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河南郑州451450
大众文艺 2011年16期
关键词:素描绘画教学模式

宋艺雯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1450)

素描被称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这是无可厚非的,它是依靠一定的情感或理念而逐步深化的一种视觉演化的过程。一般来讲素描训练有两个功能。一方面它可以成为一件独立的艺术作品;另一个方面素描也是很好的绘画或雕塑创作的辅助工具,也就是我们说的草图。在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学环节中,纯绘画专业偏重于第一种,而设计艺术专业更多的体现在后者。素描的学习是在为今后的绘画创作以及设计作品打下基础,他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也是培养学会观察的很好方法也就是能构建起绘画者特有的造型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形成了造型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观察、分析、判断、想象以及个人的审美反应等。随着人们对素描理念认识的不断扩展,素描这一概念已不单单是指一般意义的绘画造型基本功,也非仅限于苏俄式光影写实素描的单一样式,本文就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造型教学来探讨设计素描的教学要旨。就现今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丰富繁茂的风格样式来看,以现实主义为核心体系的素描系统不可能解决所有绘画的基础问题。这给当前的基础教学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之前给他们输入不同种系统的绘画基础知识,以避免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出现视觉规律的常识性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在素描教学中引入现代艺术教育系统,现代素描课程就是学生创作前状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美术专业的学校一般都分为纯绘画类和设计艺术类,而大多数高校只有设计艺术专业。但目前一些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素描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俄罗斯素描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培养纯绘画专业的学生比较适用,而最初开设素描课程也大多数为了培养绘画艺术家而安排设计的课程。随着现代设计专业的日趋完善,设计艺术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设计艺术专业的分类也越来越细致。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建立一种适合于设计教育发展的素描教学方。法设计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培养。要了解素描和设计素描产生的背景和目前的状况,同时还要明确其课程目标、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设计素描。

06年入校开始,我给视觉传达专业上素描课程,但是了解到他们之后的课程,我觉得这样的照搬绘画专业的素描课的上法完全满足不了学生的基础训练,也不能和后续课程有机的结合。从2007年开始,我在设计素描课程方面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我们学校开设了设计素描课程的实验班开始尝试在上了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开设设计素描的课程,取得了一些成绩,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对设计素描训练方法的意义和在训练的手段方面缺乏认识。我们应该继续探讨设计素描有效的教学和方法。在探求的自觉氛围中,让设计素描成为新的素描教学方法的起点。

现代素描课程是面对今天多元化格局的艺术现象,对现行基础素描课的补充。事实上从1993年中国艺术家以个人方式参加48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频频在国际间亮相。直到今年中国政府在威尼斯设立双年展国家馆(虽然因非典的影响使中国政府放弃了展示计划)。这样的结果促使中国今天的艺术面貌走向国际化。且不说各种绘画风格样式,就是装置、行为、VIDEO、影像,各种新媒体实验已进入学院的教学中。

非常庆幸,目前教学的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宽松的学术氛围。开放的另一个后果给教学中学生出现简单的模仿成功模式情况。一些表面很新颖的作品仍然是另一件作品的简单翻版。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学术品质的要求,必须建立在一些具体的课题中。

实验性教学应有针对性与研究性,它应该建立在对艺术规律本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真正的创造性是离不开个人性的。

现代素描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个人艺术语言状态。它是训练一种进入感觉方式的能力,并且它也是表述为一个观念的原形。真正的创造性必须建立在持续的个人语言表达中。对一个感觉意味的清理与控制和它的积累。就是做艺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工程。相对于各种文化策略、艺术标准,感觉的个人性才是艺术中最重要的。艺术的个性往往是对某种感觉意向专注的结果。在今天它必须确立在国际当代的比较之中。

同学反复从教学的4个阶段的课题中进入个人语言状态。在表现性素描课上我们的观察方式与表达方式和以往的传统素描训练发生了逆向的思维转变。写实性训练的观察对象最终会采用例如俄罗斯写实素描那样一整套的绘画技巧与成熟的方法来还原它,而对象始终是表现的内容和目的,而我 们的一切塑造对象的形式与方法是始终服从这一目的来开展的。而我们所上的表现性素描课程中这一阶段的训练目的则是由对象展开的想象,并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推动一种形式;由学生各自不同的想象力去实现一个任意视觉因素的自由联合与扩展开来;这个由对象出发并获得的形式本身成为了绘画的目的。通过这一课程让学生尝试了素描表达的这种发自个体的纯粹感受,它走向了纯粹的抽象与意向。我们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中设计了现代艺术的两个基本问题,即是:“艺术即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以及“现代艺术的革命就是点、线、面的革命”。 这是一个选择寻找自我,呈现自我的开始。我想所有的艺术家都有这样的开始。艺术实践就是一个自我精神解放的历程,这个解放它源自于“一个感觉的放大”。

一直以来,俄罗斯式的写实主义素描的教学体系对我国的学院派造型基础教学影响颇深,而我们对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西方现代绘画以及西方的各种造型样式及造型观念的重视还远远不够。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拓宽视野,能够客观地理性地了解对西方创造性思维的开启,视觉认识的多元化以及西方现代绘画的认知的重要渠道。

自由与平衡、秩序感与和谐性是现代艺术绘画创作中的重要原则。我们所探讨的素描课程的宗旨也应从俄罗斯的写实素描改变为激发学生的个人性语言的表达状态,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它就是一些有关艺术的普遍规律常识。关于这一课题能否深入,有待对现今艺术发展面临的总体倾向的认识和大纲的调整。我们拥有悠久文化的,有着璀璨丰富的设计造型艺术资源。因此我们在关注西方现代造型意识的同时,还要传承我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优势,能更好地借鉴、吸收、继承而为今后更好的设计。来上好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培养未来中国优秀的能够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及创造力的设计人才。而素描的单纯性、直接性及探索性是激发设计师独特个性化艺术语言的有利平台,由观察而思考,由思考而传达出思想,这些素质在设计素描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1] 林家阳著.设计素描教学[M].东方出版中心,2007.

[2] 王彦发.素描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燕欣著.理性素描[M].吉林美术出版社, 2006.

[4] 席跃良主编.素描与设计素描[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5] 凌继尧,徐恒醇著.艺术设计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6] 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7] 王中义.许江著.从素描走向设计[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猜你喜欢
素描绘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夏素描
武汉素描
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 15:13:32
素描
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 19:55:51
凡·高的早期素描
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 13:27:55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欢乐绘画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