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建设生态文化之我见

2011-08-15 00:47:00周为民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文化站浙江兰溪321100
大众文艺 2011年16期
关键词:畲族文化产业特色

周为民 (兰溪市水亭畲族乡文化站 浙江兰溪 321100)

“彰显人文特色,建设生态畲乡”,这句新拟定的宣传标语,高高耸立在浙江省兰溪市水亭畲族乡集镇中心大十字路口。作为当前畲族乡综合文化站,为此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努力建设生态文化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工作重心。笔者为此就畲族乡文化资源的挖掘、畲族文化特色的提炼和升华、畲族生态文化的建设谈点工作体会,与老师、同行交流,谨望能得到进一步对建设生态文化的认识和达成一定的共识。

一、提高对挖掘畲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认识

水亭畲族乡是浙江省十八个少数民族乡之一,是兰溪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创建于1982年的乡文化站,几任工作人员全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对畲族的历史传承和畲族民俗风情耳闻目染,基本概貌确实也了解得不少,但真正要从建设生态文化的高度理解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内涵,还必须不断地从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始,首先要提高对挖掘畲族特色文化资源的认识。

因为水亭畲族乡有37个行政村,畲族村只有8个,畲民只占全乡人口不到五分之一,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畲民比起汉族人,已经够原始够“生态”了,不需要再讲挖掘和保护。其实呢?水亭的畲族始祖来自福建、广东及浙江丽水山区,他们迁徙到水亭已经130多年,除了口语,至今许多习俗传统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已“汉化”了,年轻一辈多数唱不好他们祖辈的山歌、跳不起那种独具神秘和神圣的“祭祖舞”了。要建设畲族特色生态文化,挖掘和复原保护畲族文化特色工作任重道远。

首先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生态文化意识,树立建设生态文化是挖掘和保护畲族特色文化的目标意识,保护是基础,挖掘是前提,建设畲乡生态文化是发展当地畲族文化甚至发展当地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的最高境界。

其次要发挥优势,充分利用身口相传的现有的畲族歌舞民谣民风习俗等文化资源,发挥其畲族特有的文化魅力和自然村庄地理地域优势,保护畲民特有的原始风貌,开发生态文化产业,如以旅游为载体,开发畲医畲药、土酒餐饮、服饰织带工艺、民俗表演等,先做出榜样,做出强项,然后加以推广。

第三要抢抓龙头,积极拓展生态文化发展途径,以畲族文化特色为依托、以生态畲族文化为目标,通过产业配套、规模经营、品牌效益等手段,使建设生态文化的理念落实到利用畲族特色资源发展畲族文化产业的实践之中。

第四是加强培训,大力培养畲族生态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人才匮乏是制约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把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作为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完善政策,广泛吸纳优秀文化人才进入畲乡文化岗位,积极引导文化人才立志畲乡文化建设;重视现有畲族文化人才的培训,不但要培养提升文化管理水平,还要培养经营文化的能力,成为懂行情、会经营、有点子的生态文化产业经纪人,依靠他们带动畲乡文化产业繁荣;要筹备畲乡文化产业经济合作组织,让畲族民间艺人成为畲乡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培养造就一支农村文化骨干队伍。

二、提升建设生态文化的理念和实际工作能力

多少年来,畲民们的生产生活融入了迁居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但又顽强地保留着自己民族原生态的特色文化,其包容性、创新性、开拓性已经浸透在畲乡文化特色的灵魂深处。为了加大建设畲乡生态文化的工作力度,提升建设生态文化的实践理念,理顺好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六个相互关系”,从而使少数民族地区整个社会自然、环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尽快迈上经济发达,乡风文明、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1.正确确定畲乡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努力处理好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文化是与社会现实文化或历史人文文化概念而相对应的一种新的文化理念。社会现实文化比如畲汉混居,过去是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关系,而现在强调生态文化建设,彰显畲乡特色,则要进一步探讨和侧重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2.正确落实畲乡生态文化建设的本质归属问题,努力理顺享受民族政策社会性的人与畲乡自然性的畲族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一种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交叉的有别于传统的畲风民俗的新型文化,应将它理解为生态生产力、生态社会进步的文明进步之结晶,是发展畲乡经济、促进畲乡进步的内在动力。

3.正确定位畲乡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物质极大地丰富了畲族地区原居民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价值观,但要真正使畲民与当地社会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还需要大力强化倡导生态文化的价值功能,使民族地区社会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保持协调的一种整体平衡的关系,切实防止分配不公,民族歧视等问题。比如对少数民族的人口生育政策、升学加分政策、经济补助等都要科学宣传,合理优待,政治上一视同仁,技术上恰如其分适当关照,全面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

4.正确理解畲乡生态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和地方性。畲乡生态文化与华夏传统文化都强调对祖先对自然的敬畏和遵从,“天人合一”自然观是一脉相承的,是整个民族地区的“文化共同体”。从时间传承上它有畲族自己传统的民族特色,从空间跨度中它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只要你会讲畲语,唱畲歌,走到哪都是自家人。

5.正确识别畲乡生态文化的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两个形态类型。有形的畲族生态文化包括:山塘、田地、树林等原始的约定俗成的自然生态系统,而寨寮、房屋、祠厅等人工建筑生态系统,以及畲族村工业、农家乐等。而隐形载体包括:畲族族长制度、龙麒凤凰图腾宗拜、以前畲汉不通婚的心理定势以及赋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畲民审美心态、开放随和的伦理教育、丰富多彩的畲族文学艺术等等,都需要加以挖掘、提炼引导、扬弃。

6.正确把握建设畲乡生态文化的实践方向,努力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全面动员畲乡人民自觉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遵循合理的顺应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建立新型的生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消费方式和结构,推进畲民朝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取得畲民与畲民、畲族与汉族、生态农业畲乡与畲乡创业工业园等本质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

努力建设水亭畲族乡生态文化,通过近一两年来的实践和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畲乡文体休闲广场、畲乡绿色农业创业园及工业创业园、五公里畲族风情旅游圈的规划并相继付之投建、建成,全方位地体现了畲族特色文化和畲族乡精神内核,升华了畲族民俗文化,彰显了畲族的地域文化,逐步建成了生态文化的基础设施载体。形成了专群结合的生态文化建设队伍,覆盖了有效的生态文化传播教育培训机制,创建了畲乡风情一条街、上朱养生敬老养生院五公里旅游线、黄村坞修学书画培训基地等一批生态文化产业,使全乡干部群众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养成了畲乡人民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风尚,提升了全乡人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为畲乡特色生态文化建设厘清上下左右方方面面的“和睦”关系。

[1] 胡锦清讲话摘要.

[2] 习近平在生态省建设动员会上的讲话摘要.

[3] 浙江省委党校《党课参考》.

[4] 《畲族简史》.

[5] 《畲乡文化解读》等.

猜你喜欢
畲族文化产业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中医的特色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心声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