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良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文化馆 四川南充 637000)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是根据公共经济理论和专业理论的论述划分,并依靠国家财政经费来确保其运作。而它所具有的教育、辅导、传承、娱乐作用是其的主体任务。因为文化馆具有服务的特性,因而它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属于公共产品,与其他事业单位是一样的,也具有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由此,在新时代,我们对文化馆也有了比较正确的定位:它的主体功能基本上不变,只是其外延与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
文化馆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组织辅导群众开展文化活动而设立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是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文化馆具有综合性、普及性、社会性和服务性的基本性质。文化馆以文艺创作、组织活动、文艺培训、基层辅导、组建业余团队为主要功能。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渐变得多样化,由过去的单一型走向了多样型,人们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要求着节目也要花样翻新的变换。文化馆具有公益性,同时作为文化工作机构,在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如下的作用:
1.导向作用。改革开放打破了过去国家一统天下文化的格局。现在,我国由各阶层各集体共同为文化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使群众文化变得更加多样性、更加丰富多彩,这是一种好现象。为适应多样性的要求,文化馆就要扮演建设群众文化的主角。既要首先使高雅文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占据城乡思想文化的重要位置,又要将正面宣传的政治、健康的文娱活动、合理的文化消费等结合起来,作为正确引导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而达到用科学理论丰富人的思想文化知识、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目的。
2.服务作用。群众们的整体素质因为历史的原因而有所差异,对文化的需求也就高低不一。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出现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文化活动。而对此,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更应该主动的深入到各个基层中,去帮助群众建设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而不是拘泥于小的文化圈子里,从而促进发展健康的城乡基层文化[2]。
3.示范作用。文化馆应该发挥示范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演出各种特色的地方戏曲曲目等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活动,让文化成为群众精神生活的必需品。4.监督作用。文化馆通过社会文化信息监督网络,积极引导社会文化活动发展的正确方向。协同有关部门,治理社会中破坏干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的各种丑恶行为,引导群众开展健康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主动净化社会环境的意识,从而发扬社会主义新文化。
总结来讲,文化馆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时,还要把握好公益性这个方向,努力开拓探索开展公益性文化工作的新方法,实现发展城乡文化的重要目标。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解决温饱后,进一步希望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有所提高,而建设文明健康的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生活方式就尤为迫切,它既要适应现代的生产力发展需要,也要满足促进社会进步的要求。通过举办歌舞、曲艺、书画、摄影、手工艺比赛等各种文艺活动,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并使之成为引导规范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形成的手段。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要坚持两手抓,要把建设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甚至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也是社会主义的群众文化建设的本质。而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其根本方向;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活方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及物质文明的建设的进步与发展,这就是它的根本任务。所以,通过努力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具有对国家和民族重要及而深远的意义。
随着小康社会的发展,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已成为发展趋势。文化馆要坚持公益性方向,以“三个代表”、党的先进性为思想指导,从而奠定各地的文化基础,促进城乡文化发展及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各地文化馆必须要面对的。
(1)文化馆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处于较为繁荣阶段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也随之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类型转化为“休闲消遣型”,人们的品味需求也提升。其次,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黄赌毒等不良风气趁机潜入,污染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环境。以上这些都对文化馆的工作提出了很高要求。怎样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健康的文艺节目教育人,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从而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措施都决定了文化馆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3]。
(2)加强管理、提高人才素质的修养
由于人们的品味追求越来越高,文化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创办培训自己的队伍,发掘并提高艺术人才的潜力及素质,内容涉及到书画、舞蹈、音乐、表演等,以此来满足社会需求,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通过各种艺术活动,传播给社会各阶层以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体验,从而促进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弥补人才短缺的问题。文化馆应把握时机,积极开创文化工作的新局面,推动群众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发展。
(3)为小康社会提供动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个代表”进一步明确了保持党员先进性在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依据,只有以此思想理论为指导,才能更好的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纵观古今中外,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已奠定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坚实基础,所以文化发展的根本就是顺应国情、响应时代的主旋律。
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馆的职能也在不断强化。文化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组织工作,但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组织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的形势。文化馆在新形势下开展组织工作,要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媒体宣传、开发市场等,走向社会,形成行政和社会手段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来满足共性与个性的不同需要。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更新文化馆的设备。这些技术设备的运用,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活动水平,也能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极大的提升了文化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增强文化馆的活力。而文化馆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当前的国家财政还有一定困难,所以不能支持其全部需求。改革开放至今,各地文化馆通过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有偿服务及无偿服务的实践,积极探索增强自身活力的途径,从而促进了文化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
[1] 姜立意,何鹏.社区文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2] 王平辉.浅谈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魅力中国,2008,(16).
[3] 杨颇为.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内涵与建立[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