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晓阳 (榆林学院艺术系 陕西榆林 719000)
陕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之一,可以说陕北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陕北许多男女都十分喜爱剪纸艺术,俗称剪窗花,剪纸艺术表现了陕北人民尤其是陕北妇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有些剪纸纹样还蕴含着远古时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文化信息;闻名中外的陕北汉画像石,从造型与雕刻方法看,陕北汉画像石图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人物、动物浑厚、拙朴的形象和以体、面造型的方式产生艺术冲击力的,而不同于其他地区画像石所惯常采用的以线造型模式;陕北赫赫有名的绥德石雕、陕北清涧的石板雕刻、布贴画、绣花鞋垫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都在尽情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作为红枣产量大省,陕北大量的枣木资源也催生了枣木家具、枣木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其实枣木家具的设计史在陕北由来已久,民间散落的形制多样的枣木家具实物可证明这一点,同时通过走访当地的很多老木匠也会发现,他们基本都有制作枣木家具的经历。从零散的木匠制作到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枣木家具的发展在陕北完成了从从手工业向工业化的转变,然而转变之后的枣木家具,似乎面临更多的挑战,例如,如何在现代的语义环境下表达传统、如何继承传统又能不乏新意,如何合理高效运用枣木这一特殊木材设计加工家具以及枣木自身的缺陷能否在设计中巧妙应用等。陕北的枣木家具如何体现出其地域特色、生物特色、文化特色,这些都是需要迫切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从生态城市到活的机器:生态设计原则》一书中提出设计必须体现生物地方性,因此陕北特色枣木家具设计,须能以体现陕北特色地域文化特征为首要原则,加之枣木本身材质的生物特殊性,在设计时更要求能因材设计、因材制作,遵循绿色生态设计原则,减少材料损耗等。
陕北独特的地域文化土壤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但其共同的特点便是传达陕北这一独特地域的艺术特质:粗犷、纯朴、朴拙、震撼。陕北特色的枣木家具应该在继承这些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家具的形式、结构、材质等特点进行设计,使枣木家具从结构到装饰、从表面到内涵都在传达陕北特色地域文化,成为陕北地区一大特色产业。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直是这几年设计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传统不能丢,但也不能不加改变地直接应用,而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现代化的加工,即“立足现在,继承传统”。陕北特色枣木家具设计只有坚持这样不断的创造,才会有更好的设计作品问世,也才能更好地传达现代化的陕北恢恢宏貌。
枣木是所有适于加工家具的木材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枣木生长缓慢,所以木材坚硬细致、不易变形、不易虫蛀,我们古人印行书籍绝大多数使用枣木雕版;先民很早将枣木制作成生活中的各类工具,现代人通过雕、镂、刻、嵌等艺术手段,将枣木加工成各种家具使用。
虽然枣木很硬,木质致密,呈色较好,但是因为枣木上面疙疙瘩瘩比较多,能成材的却比较少,因此如何高效利用枣木加工设计家具也是枣木家具制造的一大课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任何人力所无法企及的,结合枣木的这一特征,设计中应遵循“因材设计”的原则,巧妙构思、灵活创造,将原本为缺陷的树节、树瘤等巧妙融合到构图当中,使所设计产品融合“天工’和”人工”双重之美,展现枣木家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国内家具行业现存的普遍现象是:到处抄袭、假冒仿造、家具资源短缺、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生产废弃物多等。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全球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中国家具对生态设计的需求显得更为迫切,很多企业都在试图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与加工”“清洁生产”的实施等改善家具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生态化。例如,温州“澳泊”家具公司朱小杰对加工废料的再利用,是设计者用自己的行动来探索生态设计的实例。
陕北特色枣木家具要走生态设计的路线,家具设计制作应全局考虑从选料、设计、加工、制造,到运输、客户的使用、报废、回收的过程,这是家具行业的大局所趋,也是陕北特色枣木家具行业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1] 方海.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王周.非洲原生态家具与木雕——上海世博会非洲馆掠影[J].家具与室内装饰【J】,2010,09.
[3] 王所玲.论生态家具设计[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