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龙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江苏淮阴 223003)
城市街区色彩作为城市的直接视觉样貌主要是指城市中的如建筑、景观、道路等物质因素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的总体样貌和集合状态。是城市特色的主要显性因素。具有可视、直接、范围广等特征。
通过对有关城市地理因素、人文因素、历史因素等综合考察,进而从视觉感知的层面出发,城市街区色彩可以并最大程度的反映了该城市的人文特色、精神内涵以及社会大众的整体喜好。可有利于人们解读城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引导力。城市色彩的整体印象可使人回想起该城市的整体样貌,因此,城市色彩作为城市形象最直接的载体与城市特色的各个层面都有一定的关联。对像淮安这样的地域性城市尤为重要。
从视觉美学方面来看,一个城市的赏心悦目需要系统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色彩参入其中。从宏观上把握城市中各种色彩之间的关系,是建设高品质城市环境的必要条件。在淮安淮海广场地段由于其定位为商业金融地区,因此各大型建筑较多,但色彩规划和定位则以宣传和彰显自身特点为基准,造成建筑色彩间的各自为政,色彩之间缺乏联系和呼应,如金马广场的金黄色,而与其相邻的书城建筑色则是灰色调,色彩差异明显。
从地域文化方面来看,特定自然地域条件下的城市,会因其历史的传统的文化形成所具有该地特色的对于色彩的喜好,并以此展现在城市环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色彩样貌成为反映其文化特色,彰显其城市诉求的重要媒介,城市文化特色的显现需要传统色彩的介入。
淮安淮海广场是该城市的窗口地段,人流量大,大众介入程度高,因此如何能够使该地段成为城市文化特色的主要传播阵地,将传统文化积淀的色彩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是该地段色彩定位的文化体现和主要参考依据。
城市地段色彩定位是在城市色彩定位中最为常见的,也是城市色彩的重要子集。主要是城市特定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周边环境的整治设计,如广场,街区,建筑组群的整体设计。虽然尺度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城市形体环境的影响较大,与人的活动也密切相关,同时还须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出发,使地段格局与其所在区域之间获得协调。在城市色彩的引导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在明确地段特色的基础上确定适用的色彩范围,对于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和其他环境要素的色彩做出较为具体的色彩搭配方案或导则;
其次,根据地段内的空间关系和特殊景观要求,通过界面色彩的有意识处理或者景观要素的色彩对比和呼应,强化地段空间结构与景观结构,进一步突出场所特色。在这一尺度下,人一般处于“均衡场”和“强场”城市色彩体验更为丰富且更接近人体尺度,人们可以从各种角度感受城市色彩,仔细体会不同情境下
色彩的细微差别。既可以领略到地段整体的色彩面貌,也可以进一步观察建筑及细部(门窗洞口,栏杆,环境设施)的色彩特征。此时需要控制的则是各种要素的秩序,在统一协调的形体环境下创造丰富的色彩变化。
在构成淮海广场的四个地段的设计中淮海北路地段建筑色彩呈现出了由色彩极度跳跃到色彩极度平淡的两级情况,淮海西路一段则更加无章法可循,期间各性质单位差异较大,统一难度较大,淮海南路建筑所属性质较为单一,色彩统一可行性较大,淮海东路情况与北路较为接近,商业建筑较多,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色彩矛盾较多,理论上色彩整体定位与改善空间较多。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从人的体验和感知的角度对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人对于城市的印象,大多源于人对城市结构脉络中各个要素的意象性认知的叠加,这些要素包括城市中的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类似的,人所体验到的城市特色,也可认为是源于城市各特色地段的集合(地段为子集)。同时,对于城市的色彩,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对整个城市或城市中的区域进行经常性的整体感知(指从高视点进行观察体验),从人眼正常视线对于城市局部空间界面色彩形成的各种印象加以综合,便形成了对于城市色彩的印象。由于人对于城市特色地段容易形成比较深刻的体会,所以,城市特色地段的色彩面貌,对于城市色彩总体印象的形成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人们印象中的城市色彩,来自城市历史上经过长期渐进积累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色彩面貌。在我国,今天的城市,在物质形态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发展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形成的那种相对稳定的色彩面貌已基本荡然无存,至多也就是在城市的某些特色地段特别是历史地段有所保存。反之,当今城市的物质形态规模、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审美倾向,决定了城市不可能形成以往那种统一稳定的色彩面貌。在现状条件下,考虑到发扬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脉,强化城市的色彩特征,最有效的实施点,就是城市的特色地段。
同时,考虑到目前城市建设中,对于城市特色地段的城市设计、整治与改造项目相对来说比较多,从城市特色地段入手加强城市色彩的引导,再从较大的区域、城市尺度进行整体的调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城市街区地段色彩是城市整体色彩的子集,同时,城市地段之间如何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地理特点等因素为指导共同作用于整个城市色彩的定位是进行城市地段色彩定位需要注意的基本问题,避免地段间色彩产生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街道与景观等色彩之间的矛盾,为其如此,才能将城市街区色彩的整体形象推升至合理的、人文的、具有理性特色的高度。
[1] 周立:《城市色彩——基于城市设计向度的研究》.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2] 张寿山,靳全生:《淮安特色文化》,苏州大学出版社,苏州,2006年.
[3] 郭泳言:《城市色彩环境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年.
[4] 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