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维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思政工作管理研究
唐昌维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思政工作,充分利用好己有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思政工作采用了较为适应当前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新的思政教育方法,从而为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改进工作方法,主动适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进高校党的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科学发展观 思政工作 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也要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当前的情形下用一个新型的教育体系去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势在必行,而我们党的教育方针要求高校对此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历史重任。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结合这一形势,充分发挥思政优势,努力为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但是高等学校只有这一目标是远远不行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认真做好三个推进和六个结合。
推进高校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首先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数量,严格按组织发展程序进行。其次做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日常动态管理,确保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先进性,申请入党人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数据每学期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及时把新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中来,三是认真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按照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三个层次进行教育和培养。通过采取分级分层的培养教育方法,创新培训教育形式,丰富培训教育内容,使入党积极分子能够端正入党动机,正确处理和把握组织上入党和思想上入党的关系,使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和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确保高等学校党员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强教育团员、引导团员、服务团员、管理团员等方面的工作,增强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大学生团员的整体素质。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员教育活动,是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广大团员的头脑,充分利用团队活动时间、团课等形式坚持不懈地抓好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大力加强仪式教育活动;如大学校园里的入团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仪式、青年自愿者活动启动仪式,大学生“三下乡”活动仪式等,这都是广大青年团员区别于一般青年活动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团员有其自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他们往往在从团组织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中,体会到共青团是自己的组织,增强作为团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自觉地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因而,服务团员是为了教育团员、引导团员健康成长、全面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共青团工作主要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同时高等学校要经常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成长成才教育报告会、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法律知识讲座等。要深入开展服务大学生团员素质拓展的需要。广大青年大学生团员希望自己在多方面有所发展,希望多方面接触社会。
高等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这是基本的职责,而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非常重要,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讲是最本质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身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要对教师进行严格管理和教育,只有这样的双方共同努力,高等学校要提高教师素质才不会变成一句空话。而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理所当然应该高度重视尊师重教工作,全面贯彻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首先,高等院校应加强第一课堂在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应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改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按“专才”教育模式设置的教学体系与内容,只有加强基础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加大文化素质课程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及各种行为规范的教育。而只有解决了第一课堂的问题,才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夯实的基础。
其次;重视第二课堂教育,这是第一课堂必须的拓展和有益的补充,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求,还可以通过系列课外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特别是通过网络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学校应该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政教育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首先要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工作的首位,并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二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结合学校实际,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和《高教法》规定的职责和义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高校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这是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和抓手,只有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才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一是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体察民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必经之路,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该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领导班子要亲自挂帅,利用和创造一切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等教学环节上认真组织实施,建立广泛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对大学生“三下乡”、献爱心活动、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创造条件给予支持和扶持,把它列入与教学同样重要的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二是认真实施大学生科研计划,积极鼓励并支持学生科研课题,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与发展,关注民生,鼓励大学生自主实践研究社会,将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三是鼓励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结合自身特色等有益的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实践舞台。
[1]熊晓梅.高校思政理论课与日常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9.23.
[2]严丽纯.加强高校思政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唐昌维:贵州财经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