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口语》微瑕与编者商榷

2011-08-15 00:45刘瑞昌
大家 2011年7期

刘瑞昌

《教师口语》微瑕与编者商榷

刘瑞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通用教材《教师口语》(1996年第二版)科学严谨、新颖实用,这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已得到印证。但笔者在执教过程中也发现了几处小小的疏漏,虽属细枝末叶,可作为高校教材,能精益求精也是众所期待的,特提出来向专家请教。

一、知识性错误

教材第40页的最后一段,“﹝示例﹞从‘舌面元音舌位图’中,了解每个舌面单韵母的发音要领。”其中, 40页的最后一行“舌面、中后、半高、不圆唇元音”描述有误。林焘、王理嘉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1)第42页倒数第8行,描述为“后、半高、不圆唇”。周同春著《汉语语音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10)第38页国际音标元音舌位图,明确将其标注在“后、半高、不圆唇” 的位置。显然,编者错把“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当成了“中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41页的第一行“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描述有误,林焘、王理嘉著《语音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11)第41页倒数第3行,描述为“前、半低、不圆唇”。周同春著《汉语语音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0)第38页国际音标元音舌位图,明确将其标注在“前、半低、不圆唇”的位置。可见,编者错把“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当成了“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二、句式杂糅

教材第102页的第16行,“在教师进行教育性谈话中,这种听话推断的技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句在表达时犯了“两句混杂”的错误,即“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

可以有两种改法:

第一,在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性谈话时,这种听话推断的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在教师进行教育性谈话时,运用这种听话推断的技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表达歧义

教材第314页的第20行,“声、情、义的统一,使得教师口语具有某种语言的‘震撼力’,‘穿透力’,使学生为之心动……”教材第321页的第26行,“我们在许许多多优秀教师口语艺术的宝库面前,……”以上两个句子,分别有两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句,其一,声、情、义的统一,使得教师口语具有某种不特定语言诸如英语、日语等所具有的特点——“震撼力”,“穿透力”。其二,声、情、义的统一,使得教师口语具有语言本身所拥有的特性——“震撼力”、“穿透力”。第二句,其一,优秀教师口语艺术的宝库有许许多多,其二,宝库就一座,是关于许许多多优秀教师的口语艺术的。对上述两个句子各自不同的理解,分别只有“其二”是符合作者本意的。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两句的核心词“震撼力”、“穿透力”与“宝库”之前的定语是多层的,并且前面的定语,既可修饰其后的定语,又可修饰核心词。第一句修改时,需要删掉一个定语“语言的”,因为“语言”与前面的“教师口语”有同义重复之弊,删掉它,则义明言简。第二句这样修改即可消除歧义:我们在许许多多优秀教师创造的口语艺术宝库面前。

三、搭配不当

教材第314页的第24行:“许多优秀教师都把锤炼自己的教师语言艺术,看成是自身提高修养的重要目标。”

教材第315页的第10行:“因而,教师必须终生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教材第322页的第7行:“教师的话语,又是怎样沟通学生做到心理相容的。”句1、2中的“锤炼……的艺术”与句3中的“沟通学生”均属述宾搭配不当。修改方法:第一句删掉“艺术”便可纠正搭配不当之误。另外,还应删掉“教师语言艺术”中的“教师”,因为它与前面的“优秀教师”语义重复,实属多余。这样,原句就变成:许多优秀教师都把锤炼自己的语言,看成是自身提高修养的重要目标。

四、状语多余

教材第315页的第10行:“学生怎能不会被陶醉。” 该句表达不顺畅。原因是“能”、“会”两个词相近,且同时作状语修饰“陶醉”。若二者取一舍一,既可使语句精炼,又不损害文义,能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五、标点误用

教材第314页的第20行:“使得教师口语具有某种语言的‘震撼力’,‘穿透力’,使学生为之心动,……”“震撼力”与“穿透力”之间应用顿号,而不是逗号。“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该句中“震撼力”与“穿透力”显然属于“较短的并列词语”,中间停顿不宜较长,否则影响语义的连贯性。因此,应改逗号为顿号。

(刘瑞昌:沧州师范学院基础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