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云南政党活动失败原因探析

2011-08-15 00:45陈珏李素萍
大家 2011年7期

陈珏 李素萍

民国初年云南政党活动失败原因探析

陈珏 李素萍

云南是民国初年政党活动热潮的积极参与者。随着1914年民国第一届国会的解散,政党政治宣告失败。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政党领袖对政党活动的态度不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民众缺乏与政党政治相适应的文化支撑,云南的政党活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热潮中宣告失败。

民国初年 云南 政党活动 失败原因

本文系:2009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国初年云南政党活动研究》(编号:09Y0349)。

民国初年,从京城到边疆,组织政党和团体、参与政治、干预时政成为了一股热潮。云南虽地处边疆,亦积极参与,投身到这股政治热潮中。可惜的是1914年袁世凯下令解散民国第一届国会,政党政治即失去了活动的舞台,政党政治在民初中国宣告失败。本文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云南政党活动在这次政治浪潮中失败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经济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

政党政治的兴起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民国初年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某种程度的发展,但全国范围内,小农经济依然是当时主要的国民经济来源,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较低,资本主义发育严重不足。经济上的弱势决定了资产阶级难以形成阶级意识明确且强大的政党。即便实行了政党政治,进行了政党活动,也会因为构建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的薄弱而变得较为脆弱。

身处偏僻之地的云南,外邻缅甸、越南,内接西南腹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了外国列强的觊觎。占有云南就占有了一个重要的原料基地,更占有了一个帝国主义商品倾销的市场。帝国主义对资源的掠夺也更为疯狂,从云南输出的货物看,个旧的锡占了出口价值的80%以上,其他如铅、锌、茶叶、药材等也不计其数。在廉价为优势的洋货冲击下,云南本土货品被洋货取代。云南原有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和传统的自然经济体系逐渐解体,经济发展仅只是为了成为列强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经济环境被迫改变的云南,在列强的压制下,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无法成为强大的政治力量,无法造就强大而稳固的政治核心势力。

二、政党领袖对政党活动的态度不利于政党政治的发展

辛亥革命让民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权利。《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结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但革命中,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并没有形成与传统势力相对抗的社会群体,只能借助清末军阀的力量推翻封建统治。政治实权依然掌握在封建势力手中,民主政治仅只是招牌式的民主。虚假的共和政体难以承载资本主义政党政治。国会和政党被军阀玩弄于股掌间,政党无力影响国家政治。再看当时公开的党会团体,多为小党,且跨党严重,政治目标模糊、组织混乱。有的是为了拥护一个领袖共谋富贵而组织的,有的是为了乘机涌进行政机关、争几个人的地位而组织的,有的则是为了对抗其他集团而组织的,有些人为许多党派争取罗致的对象,他们的名字会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党派的文件上。这些党派并没有固定的政治纲领,挂着‘共和’的招牌,哪里有势可籍、有利可图便趋向哪里,因而旋生旋灭,旋合旋分。其中有许多到现在只剩下一纸宣言和简章。

政党领袖是政党组织的核心。任何一个政党要发展壮大,进而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都必须推出自己强有力的领袖,领袖的行为要受政党纪律的约束,要为实现政党的政治目标奋斗。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成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条件下,政党领袖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在各党派间摇摆不定,对政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云南,蔡锷就是典型例子,蔡锷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者,辛亥革命后的出任云南省大都督,主持云南政务。蔡锷在主政云南的短短两三年间,将云南推到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对云南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同盟会关系十分微妙。1911年初,蔡锷到云南,清政府任命蔡锷为新军第19镇第37协协统(旅长)。此时大批同盟会会员和从日本回国的思想激进的青年军官分布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新军第19镇中。他们活动频繁,积极策划和组织反清革命斗争。蔡锷虽未参加同盟会,却受到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的影响,暗中与同盟会保持联系,对革命党的活动给予同情和协助,他向同盟会员保证:一旦发生革命,一定给予“绝对同情支持”“对革命阴为保护。”可是,在蔡锷就职云南都督后却抛出“军人不党主义”的论调,当然蔡锷的“军人不党”有极强的针对性,他积极推进统一共和党的建立,云南很快成为该党人数最多、活动最积极的地区。当统一共和党并入国民党后,他又力辞改组后国民党云南支部长一职,对国民党之后的活动不闻不问,态度日渐疏淡。蔡锷对同盟会、对政党的态度影响了云南政党活动。

三、民众缺乏与政党政治相适应的文化支撑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认知,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它影响着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同向性情感、态度和行为;影响着从事某项具体行为的人如何实施他的行为;影响着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和政治行为的规范性。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特定的政治态度、信仰和情感,这是中华民族在其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它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政治行为模式以及对政治系统的要求。

随着西方近代政治价值观念体系大量传入,新兴资产阶级逐渐接受了议会制和政党政治等民主观念和民主形式,希望建立竞争性政治制度。但这些新观念与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文化格格不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上到皇帝专权,下至家长专制,整个社会长期都笼罩在专制的氛围中,人们的民主意识普遍缺乏。因此,没有民情作为前提,民主共和政治只能是昙花一现。西方的政党观念讲究的是民主平等,讲究的是人民代表着最终权威和无限的智慧,国家只是社会契约的产物,统治者不过是人民的公仆,民意只能遵从而不能压制。先进人物们忽略了在中国建立政党制度的必要条件,他们以立法的形式即《临时约法》来推行政党政治,但专制意识却渗透在他们的政党观念和行为中,“圣治”才是最高的道德政治。正如孙中山所说:“今中国国民四万万,其能明了了解共和之意义,有共和之思想者,尚不得谓多。”传统文化对政党政治和民主的判断标准妨碍了政党政治的成长。民国初年的民主和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相距甚远,以至于兴盛一时的政党政治过早失败。

再看云南,云南作为一个边陲省份,由于历史、地理方面的原因,经济位于全国靠后位置,民主意识匮乏,民国初年政党活动在云南的推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奇怪现象:1912年12月11日《天南新报》的时评《告国民之有选举权者》描述:(云南)有选举权的国民仅占全部人口的一小部分,因不知选举的原理、不明白选举的重要性又有许多人放弃选举权;选举调查员的疏忽又使许多具备选举资格的人被遗漏,“城镇乡各区每有人民数万而入选举人名册者仅仅数百人或仅至百余人,其数悬殊几至百倍。”1913年3月初《共和滇报》连续刊登国民党员周汝敦选举违反的诉状。1912年1月12日《天南新报》揭露选举中有与监督员一气将弃权选票取出“自书其名”或“以钱让能书写者书其名”等。在选举中出现诸多现象引起选民的反感,破坏了人们对资产阶级政党的信任,致使政党活动在云南的失败。

总之,政党政治在民国初年的中国,云南水土不服。政党活动与当时云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差异较大,政党活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1].云南辛亥革命史[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

[2]黎澍.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M].人民出版社,1954.

[3]高伟.论民初民主共和政治失败的必然性[M].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

(陈珏:昆明学院历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云南地方史,课程教学论。李素萍:昆明市锦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