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芦菲
高校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张芦菲
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一直以来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逐渐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在教学中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调查法,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高校的音乐教学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和建议。
高等院校 音乐教学 对策研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和教学模型。在多媒体技术支持下,教师应该研究如何整合优化教师、学生、多媒体、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由此构建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采用不用的教学模式。对于带有共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可采用“协作型”教学形式,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启发他们主动探究,协作解决问题;对于音乐专业技能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个别化”教学形式和“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教师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中逐步加强音乐专业技能,在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提高,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技能的教学例如视唱练耳、和声课和配器课,教师可以采取互换师生角色,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的学习,自主的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经验。
音乐的声响便是音乐的艺术所在,在体会和倾听声响的过程中,体会其表现的情感,就是欣赏艺术的过程。因此。作为鉴赏者,需要能够准确的把握作品中所要表现的情感艺术,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这也是对欣赏艺术作品中情感的基本要求。情感体现首先表现在感情的直接体验,欣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倾听和理解,与作品产生共鸣,同一部作品,不同的人欣赏就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情感内涵,在课外教学实践活动中,就要求丰富活动内容,增加各类作品,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情感的领悟能力。
欣赏艺术作品,一方面来自对音乐本身的倾听,凭借直觉,了解的情感;另一方面,来自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作品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等等,这些文化背景有助于倾听者更深刻把握艺术作品的内涵。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教师需要简单地将该作品产生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做以简单介绍,使学生将这种理性的认识融入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中,更深刻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理解作品蕴含的思想内涵。
这种形式主要是以人的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声学物理学为理论依据,突出了音乐学习的发声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它有两个特点,即稳定性和发散性。不过,这种通过训练建立起来的发声技巧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行为控制的教学模式一般程序是:定向学习——稳定性练习——迁移性练习。音乐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声乐教学的大纲要求,让学生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模拟、体验和改进等,逐步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与学习技能。等到学生在熟练掌握歌唱技巧的之后,并能灵活运用时,他们便可以创造声乐作品和一些艺术加工,准确地表达自己演唱的声乐作品。
角色的转换可以理解为,音乐教师作“导演”,而学生当“演员”。我们知道,在音乐教学中,使心理、性格和爱好等方面不同的学生都对音乐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但角色的转换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鼓励学生创新是培养他们音乐兴趣的最好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来,使他们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很丰富的感情生活和内心活动,希望参与一切活动,喜欢大胆地尝试。所以,如果高校的音乐教学只是单方面地“输出”,并不能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持久和更深厚的兴趣。高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完整了解其他歌曲的基础上,然后,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可以写一些自己的情感在里面。创新使学生有了一次全新的感悟,心灵有了情感的接触和碰撞。
[1]张亦军,陆洋.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高校音乐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
(张芦菲: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