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高 艳
中西体育文化的明显差异性
荩高 艳
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于增强民族体质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富有自己特色的体育文化模式,其中的中西方体育文化各具特色,渐渐成长为了世界整个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两大分支。中西体育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各自体现出了各自明显的特性,两种体育文化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可以说是多元的,产生这种差异性深层根源虽然也有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原因,但是最深层的原因还是来自于中西方不同的哲学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的是“天人一致”和“天人相应”,也就是说要求人和自然在本质上要相通,追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的体育文化就是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这种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浑然一体的哲学观念的影响。所以在中国体育文化中要求的人们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看重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大自然之间的相互交融,同时强调的是在交融过程中去享受这种美感和升华自己的道德素养。大自然对于中国人有着宽广的胸襟,中国人对于大自然有着无比的崇敬,这点在中国体育文化中有着明显的体现,比如当个人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发自内心的感触不是想要去驾驭或改变大自然,而是要把自己的身心整个融入到大自然。另外,身心合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最为强调的,这一点在中国体育文化中的养生理论就是最为明显的佐证,中国体育文化特别注重运动过程中的体与神的关系,对形体、精神与健康寿命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独特的理解认识及实践。但是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同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正好相反,西方“二元对立”思想对于西方体育文化有着深层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西方体育文化的特性就是由此理念决定的。西方体育文化受到“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逐渐彰显出了两大区别于中国体育文化的特性,一是征服自然,二是超越自己和他人。西方哲学文化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同中国哲学文化有着明显差异,西方哲学文化强调人要不断挑战大自然,要设法征服大自然,也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哲学思维才会产生了诸如攀岩和远航等冒险性非常强的西方体育活动。另外二元对立的传统西方哲学文化使西方人喜欢通过各种途径来突显自我价值,于是西方体育文化中争做“第一”的思想就成了西方体育精神的最大特色。还有就是西方人在看待身心的关系上强调的是要不断突破自我和超越自身极限,这也是西方极限类体育运动非常兴盛的原因。
无论是中国体育文化还是西方体育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产生历史环境和物质基础。因为中国体育文化是在农业文化中繁衍而来,它的产生基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文明;而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工业文化中繁衍而来的,它的基产生础是具有西方特色的商业文明。具体来说,首先,中国农业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完全依赖自然条件,这种简单重复而又朴素实际的农业生产方式非常注重重积累经验,而对于理论研究是非常欠缺的,最为强调的是实干精神,这样的生产劳动环境时间长了必然会导致人们的思想日趋保守,所以带有竞争与冒险意味的体育活动就开展的非常少。同时这样的环境和文明使得重视养生和健身的体育活动得到了当时人们的普遍认可,比如当前的隔网竞技运动项目乒乓球和羽毛球,还有非常具有表演性的项目体操和跳水等。其次,与中国农业文化对应的西方文化是建立工业基础之上的文化,工业文明强调的是自由竞争,这使得西方体育文化完全不同于起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国体育文化。西方体育文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更讲究人要在同外界不断交往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西方体育文化讲求创新和冒险开拓的精神使得西方人非常乐于参与各种具有激烈竞争性的体育活动。
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孕育了不同特性的体育文化。首先,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地理环境这个重要的载体,而体育文化又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体育文化也离不开其所产生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地理条件同其他国家不同,因为中国地理处于亚欧大陆东部,东南方向靠海,西北方向临山,所以总体来说相对封闭。加上中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各种需要,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样的地理条件就充分解释了我国的体育文化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和“顺应自然”的原因。而西方体育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希腊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都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四周环山或临海,可使用土地面积非常狭小,适合发展农业的平原更少。但我们要看到,西方很多国家的海岸线是非常充足的,这些优良港湾非常适合发展海洋贸易。海洋的自然环境是非常恶劣的,这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西方人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的不畏惧大自然和敢于征服自然及超越自我的斗争精神。其次,任何的文化都有其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轨迹,体育文化也是必然有着其属于自己的历史基础,有着在漫长的历史嬗变中形成的特有文化风格。西方体育文化的历史根基应该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体育文化,因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的不平等的原因,很多的体育比赛项目都是权贵参加的,都是以健美体魄为目的的。真正的西方体育文化中的竞技性特征还是随着海洋贸易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发展海洋贸易后的体育文化具有了明显的外向性及开放性,并且开始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技术上的完美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实现对自我身心的超越。中国体育文化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历史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夏商周时期,那个时期的中国体育非常强调力量型对抗,竞技性非常强。但是随着儒家、道家和佛等哲学理论的深入广泛传播,中国的体育文化也深受影响,养生体育和贵族体育等也应运而生。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的体育文化逐渐弱化了竞技性,开始追求修身养性和身心平和的体育活动。
中西方对体育文化的价值观及审美观存在明显差异。首先,在中国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中对道德的强调是置于首位的,所以一切的体育活动都要受道德的约束和节制。从古代体育运动一直到现在,道德的教化作用丝毫没有减弱,只是目前演变成为了人们所推崇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信条,可以说中国的体育文化看重的是如何用体育活动来培养人的优良品德问题。而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与中国的体育文化价值观不同,西方体育文化重视的是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实现,所以在西方体育文化中追求的是“更快、更高和更强”的体育文化。其次,虽然说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审美观,但是反过来讲,不同的审美观又可以影响到不同的文化。中西方文化在审美观上是存下非常明显的差异的,这必然会造就中西方体育文化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中国体育审美观中注重形体的整体美感和直观感受,追求的是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的是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内涵美有机融合,这样的审美观是一种含蓄抽象的审美观。而西方体育审美更注重的是外显的美感,强调运动的技巧性和体能的力量性,追求人体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速度和柔韧之美。
总之,中西体育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源是多元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所特有的地理及历史必然会孕育出不同的体育文化思想,研究和了解这些差异的存在,对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艳,山东英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