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特色的形成

2011-08-15 00:45林国花
大家 2011年7期

林国花

论音乐特色的形成

林国花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与人文、地理等具有密切的联系,音乐特色的形成也是一样的。音乐特色主要因文化、地域及社会历史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此外,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音乐特色风格。本文欲从文化、地域、历史等角度论述音乐特色的形成。

音乐特色 文化 地域 历史

音乐特色,也叫做音乐风格,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音乐受地域、文化、历史等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风格。这种特色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并且在某一地区范围内又具有某种统一性,能让我们听某个音乐作品的时候能够推测出其作品出自于哪个国家或哪个地区、哪个时代等。因此,音乐特色的形成与文化、地域及历史时代等具有紧密的联系。

一、文化与音乐特色

提起文化,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在此略谈一二。在音乐的起源方面有一种说法就是语言音调说,这一理论观点是:音乐是从语言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中发展而来的,而语言属于文学范畴。文学是以有选择、有组织的形象化语言作为客观媒介的。同时,语言离开了“声音”这个物质载体则无以存在。因此,声音是语言存在的必要条件,相反,语言依赖于声音。而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

我国《诗经》中的《关雎》的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短短的十六个字,采用了拟声、迭声、双声、叠韵、押韵等语音修辞手法,形象生动,不仅由景生情,并且寓情于优美动听的声律中,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国著名作曲家陈培勋的交响乐《英雄的诗篇》是以毛泽东的三首诗词《黄鹤楼》、《娄山关》、《六盘山》的意境构思而发展而成的;张晓峰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唱片叙事诗《琵琶行》为据创作了同名琵琶协奏曲。

而在西方音乐中一样有很多取材于文学作品的音乐作品。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戏剧舞台上久演不衰,倾倒了一代又一代多情的青年男女。著名的《蝴蝶夫人》的剧情是选自美国作家朗的同名小说,尤其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深受当时文学思潮的影响。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创了欧洲资产阶级发展的新纪元,掀起了欧洲各国反封建的民主运动。在文学艺术上,产生了席卷全欧的浪漫主义运动、涌现艺术大师、创造出大量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再如舒曼的钢琴曲《蝴蝶》是在读完冉·鲍尔的小说《淘气的年月》后创作的。舒曼音乐的浪漫主义特色,体现在他对人的内心世界与深刻、丰富感情的全面发掘和充分揭示。人化的自然、奇妙的幻想、自传性的体验以及感染力极强的真情的倾诉,使舒曼的作品在浪漫派大师的音乐中由特殊的意味。

此外,属于文化范畴的宗教,也是西方音乐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西方音乐文化的种子。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石。格里高利圣咏是公园6世纪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亲手组织编写的唱经歌集。这部歌集为后来的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是更多声部的西方音乐的“立体”思维模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西方音乐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宗教的印迹。他们把很多事物与神、教联系在一起,有时还把命运理解为“主”的安排。在格里高利圣咏、“神剧”、“清唱剧”、“康塔塔”、“受难曲”等音乐中明显地看出音乐与宗教文化的关系。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音乐,都受文化氛围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色。中国音乐是线性思维模式,西方音乐是立体的思维模式;中国音乐主要讲究语言的音调变化及细腻的情感表现,而西方音乐主要取材于宗教、文学、小说等。总之,文化在音乐特色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地域与音乐特色

音乐与地域环境也具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按照地理划分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这些地区都具有地区化的音乐特色。例如,东北的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这与高寒的地区的寒冷的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再如,江南的“小调”《绣荷包》、《茉莉花》、《小小无锡景》、《渔舟唱晚》等民间音乐的轻柔、优美,这便与江南秀丽的景色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另外,内蒙古大草原音乐的热情、辽阔及其特有的乐器——马头琴等都体现放牧生活的音乐特色;西藏给人的印象是地域辽阔、天空蔚蓝,还有神秘的布达拉宫。以藏族为主的西藏音乐,旋律优美辽阔、婉转动听。如《珠穆朗玛》、后填词改编的《北京的金山上》等。总之,在不同的地域里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音乐特色也是必然的。

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里也孕育着深厚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各自的音乐特色,这与地域环境是分不开的。

三、历史时代与音乐特色

音乐,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音乐的特色也与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古、今、中、外的音乐特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的历史阶段音乐特色必然不同。以西方音乐发展来说,经历了远古时期、封建社会、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现代音乐时期等。

单音音乐的形式和文艺作品对音乐的启蒙是远古时期音乐的重要特征。在封建社会里,宗教音乐开始盛行,而后,经过文艺复兴运动和巴洛克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发达,反对宗教势力、反对封建统治,这一阶段是世俗音乐与复调音乐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主调音乐胜过复调音乐,音乐中开始包含很深的哲理性。贝多芬曾说,音乐是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蕴含着哲学内涵,这就是西方古典音乐为什么在世界音乐中有如此高的价值的重要原因。进入19世纪,人们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很多爱国的、浪漫的、富于诗意的、情感胜于理性的音乐大量出现。而进入20世纪,由于战争的残酷和资本主义剥削对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上有了很大的冲击。人们想要自由、和平。而在现实中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的作曲家们常常以极端的方式创作。例如,微分音音乐、无调性音乐、噪音音乐、偶然音乐、计算机音乐、数学作曲法等都是这一时期音乐的特色。他们想要表现创作者自己,思想上走进个人主义。因此,人们将20世纪的音乐称作为(近)现代音乐或现代派音乐。而对现代派音乐中的数学作曲法,以德国音乐理论家马泰松(1681~1764)的观点来说明:数学与音乐没有关系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需要仔细探讨,但是自己认为和是别人相信:数学是音乐的心脏和灵魂,则是更大的和危险的错误。

音乐的特色是与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关联的,它并不是由某一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人类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音乐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和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特色,尤其是西方现代音乐创作特色及风格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音乐影响很大。为此,有专家也提出保护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口号。

[1]罗小平编著.音乐与文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2]童忠良等编.音乐与数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高志敏主编.外国音乐简史[M].辽宁:吉林音像出版社,2003。

(林国花:绥化学院音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