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虹
论汉语话题句的空位主语
邹虹
汉语话题化使主谓句派生出主谓谓语句,使句首名词性成分的性质发生了转变,这种改变也造成了主语和话题定位上的混乱,而话题化句中主语空缺则是由汉语转换目的语时更大的障碍。本文分析了汉语话题化句句首名词性成分的本质,深入探讨了话题句空位主语的性质和范畴,指出它不同于乔氏的PRO或pro,是一种话语现象,是“语用空语类”。
主语 话题 话题化 句法空语类
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具有明显的“话题—说明”结构。从主谓句派生出主谓谓语句的过程是有明显的语用动机,即让句中的某个成分处于句首并成为注意的中心,或成为对比的焦点。话题化这一语法手段就是:“让某个本来处于句中位置的成分移到句首S/S’位置,成为话语平面上的话题或次话题(sub-topic)。”话题化的结果改变了句子SVO结构,使句首名词性成分的性质发生了转变,这种改变也造成了主语和话题定位上的混乱,成为操汉语学生由母语转换目的语时最大的障碍。
施事/当事作主语是自然地、基本的话题。这种话题时无标记的。在特定语境中,为了突出这个话题身份,可以把这个主语移出来,成为有标记的话题。通常是在这些主语后停顿或添加语气词“啊、吧、嘛、呢”等。例如:
⑴a. 他从小就爱看小说。
b. 他吧,从小就爱看小说。
⑴a.中的“他”是主谓句的主语,而⑴b.中的“他”就已经成为话题。同样一个语义角色,“没有停顿或者不加语气词时,有关的施事名词具有主语的性质,可以被焦点化、提问,所在的结构也可以进入从句;然而加了语气词之后,就不具有这些特点,而是话题。”这种话题主要功能是:为说明部分传达信息提供一个出发点。
把受事宾语前移(object-fronting):或者移到主语前(即句首)作S,或者移到主语后(即动词前)作S’,就构成受事话题化句和次话题句。此时话题与主语不是同一名词性成分。例如:
⑵a. 我见过小王。
b. 小王我见过。
⑶a. 我看过这本书。
b. 我这本书看过,那本没看。
⑵b.中“小王”是主谓谓语句的话题S ,“我”是谓语部分的小主语S’;⑶b.中的“我”是主谓谓语句的大主语S,而“这本书”是小主语S’。这种话题的主要功能是:让这个具有语义对比作用的话题成为听话人注意的中心。
把主谓句表工具、材料、方式、时间、处所等在介词引导下的状语移至句首作话题,称为外围格话题化。例如:
⑷a. 我用这支笔写大字。
b. 这支笔我写大字。
⑷b.中“这支笔”在前移时删除介词“用”而充当主谓谓语句的话题S,而“我”则是小主语S’。这种话题的主要功能是:为说明部分的陈述提供一个时空方面的参照框架。
乔氏的PRO是基础句式生成的,不是经过移位生成,可以出现在不定式分句主语的位置,也可以出现在其他非时态分句的主语位置。PRO与显性名词短语呈互补性分布。因为动词不定式没有时态和一致关系的屈折形式,不能授予非主目语主格,如果有语音形式,它便不能通过格过滤式(显性名词短语必须有格),如果不定式分句的主语是空语类的话,就可以不受格过滤式的限制。具有[+照应性、+指代性]特征,选择离它最近的名词短语作先行语。不受管辖制约,但必须受到控制(controlled)。汉语的这些句子都是PRO:
(8)我请他i [PROi吃过饭]。
(9)张三i决心[PROi戒烟]。
(10)张三i哭的[PROi很伤心]。
(11)[PRO吸烟]有害。
(12)[PRO酒后开车]危险。
而在汉语话题化句中,被话题化的客体格和外围格所留下的语迹,属于空语类中的变项,即从论元位置(A-position)移至非论元位置的成分留下的语迹。因此不属于PRO。而话题化句中语法主语,即原来处于句首成分可能因为经济表达的需要而被省略,根据语境可以还原,即“可以补出省略的成分,而且,只有一种回补的可能;而空主语无法补出,或是补出不合法,或是补出句义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主语省略可以用显性名词短语补出,而PRO和显性名词短语有互补性,因此空位主语不属于PRO。例如:
(13)“——你看完这些书了吗?”
“——这本(我)看了,那本(我)没看。”
(14)“他们i准备[PROi 去旅游]。
“他们准备[他们去旅游]。
乔氏的pro也是基础句式,不是经过移位生成。pro有格,能受非功能词的管辖,可以出现在时态分句的主语或宾语位置。具有[-照应性、+指代性]特征。pro一般只出现于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俄语等动词时态变化丰富的语言中,可以根据动词形态推测出主语的人称、性、数等特征而不必以语音形式出现。英语和法语由于没有足够的形态系统来确定省略主语的指称,所以主语不可省略。
“汉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凭借语境,句子的某些结构成分可以省略,其结果是造成了论元在句法平面上的缺项。”也就是说,这些空位也在论元位置,属于论元并具有题元角色。汉语凭借语境,句子平面的结构形式和名词性成分都不必和动词所要求的论元结构和论元数目相同。这样看来汉语除了GB理论中提出的“句法空语类”PRO外,还有“语用空语类”——空位主语和宾语。无论空主语还是空宾语,它们的省略都是语用因素的结果,跟上下文和语境有着很强的联系。由于话题化而改变了句子的交际重心,主语的出现与否已经不影响句子的交际信息的传达,我们可以根据语境“还原”主语,所以汉语空位主语并不违反扩充的投射原则:每个句子必须有主语。
汉语话题化句中的空位主语尽管在句中找不到识别痕迹,却可以通过语境还原。例如:
⒂“——你今天都做了些什么?”
“——衣服[我]烫完了,饭[我]也做好了。”
对于汉语省略主、宾语的原因,按照吴静,石毓智“动词动作行为矢量特征”的观点来看,英语动词对动作行为的矢量特征敏感,在语法上要求标记出动词的主语(矢量起点)和宾语(矢量终点),这种受动词限制的主语或宾语是不能随便移至句首被话题化而不再与谓语动词发生直接语法关系,故而英语的主语和宾语是不能够随意省略的,这一特征又限制了话题化现象的发生。
[1]方环海,谭乡荣.空主语的性质、分布及其相关问题[J].外语研究,2006.6.
[2]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J].语言研究,2001.2.
[3]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阶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邹虹:西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