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洋
河北省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状分析
湛洋
本文主要以河北省城乡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分析部分城市及其乡镇的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出目前存在的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于城乡中小学间的不均衡发展问题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乐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
音乐教育 非均衡发展 现状分析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河北省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中的子课题(编号:201003236)。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这些规定明确表达了义务教育的涵义和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审美的情感体验。
本人在唐山、石家庄、保定、廊坊、衡水、邯郸、张家口的城市及其乡村分别下发了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问卷,其中包括每个城市市内学校及其乡镇学校针对教师的问卷各10份,共计教师问卷140份;每个城市市内学校及其乡镇学校针对学生的问卷各30份,共计学生问卷420份。经过调查和分析,总结出目前河北省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主要体现在:
办学条件有差距,这个差距不仅仅是城市与乡镇之间,河北省内各城市之间的办学经费投入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本人参考“2005年河北省教育经费统计提要”中,详细列举了各城市中小学每个学生的平均事业性教育经费支出金额。初中的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唐山市、承德市、秦皇岛市,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衡水市、邯郸市、沧州市;小学的教育经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唐山市、承德市、秦皇岛市,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邢台市、衡水市、邯郸市。这就体现出了地区性发展的不均衡。而纵观整体城乡中小学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参考“2007年河北省城乡普通小学办学条件比较”一表可见,在全省城市691所小学中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数比为84.23%,而全省农村14653所小学中音乐器材配备达标校数比仅为62.74%。充足的音乐教学器材的配备是顺利开展学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如果教学器材配备匮乏,不仅会妨碍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课程的教学时数难以得到保证是普遍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国家义务教育标准要求每周1~2课时,但是由于长时间以来音乐课在人们的思想里都处于“副科”的地位,所以有很多音乐课时间都被其他科目教师的补课、加课占用了,致使音乐课连每周1课时都不能保证,更有的学校干脆就取消了高年级的音乐课程。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各级教育部门对音乐教育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就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普遍中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小学;而就城市和乡镇比较来说,城市中小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要好于乡镇里的。音乐课程的开设是如此,校内的音乐类课外活动小组的开设以及音乐类活动的组织情况更是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除教学外的乐器、音响等设备,有的学校虽然配备了一些组办管乐队或者民乐队的乐器,但是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真正让那些乐器发挥作用的很少,所以一般的学生少有机会在校接触到并学习器乐。有组织音乐活动的每年也就一两次,基本是在“六一”儿童节或是元旦时举办。
音乐课程的考核方式非常不正规,这也决定了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尽管国家一直在提倡中小学要实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但是与学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毕竟还是分数。所以哪些科目的分数重要,哪些科目的分数不重要,这在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目中有明确的划分。据我们调查的邯郸某乡镇地区的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的问卷显示,那的学生大多认为音乐教育课程不是必须有,与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比较起来很无关紧要。音乐课考核的方式就是唱唱老师平常课上教唱的歌曲,之后老师以评语的形式给写上个几句就完成了,有的甚至从没有考过试。这一情况虽是比较普遍,但是城市的还是好于乡镇的。教改后的音乐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授课方式都不再像传统音乐课程一样,它更突出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因此书中教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量的涉及了音乐理论、中西方音乐史、国内外音乐经典曲目赏析等内容。如此丰富的内容再沿用原来简单用“考唱歌”的方式进行考核及老师写评语的方式公布考核结果已经远远不够,因此重视教改,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改变教材,从对音乐课程的考核方式上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各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人数上来看,大部分乡镇学校在校的专职音乐教师人数较少,基本为一至二人,外聘兼职音乐教师相对城市学校多,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音乐教师,音乐课程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而城市学校的音乐教师配备的相对较全,一般有三四个,有的甚至更多,无兼职音乐教师。大部分乡镇学校各学科教师的配比不合理,普遍存在着学校整体教师超编而音乐教师缺编,代课教师人数较多的状况。代课教师对教学大纲了解有限,安心从教的意识不强,这必然会导致教学水平下降,从而音响了音乐课程效果的实施。
从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来看,乡镇音乐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问卷调查中有五个问题涉及音乐教师专业素质的考察,其中对于“教师对新的音乐教学大纲和课标的熟悉和运用程度”一题显示出,越是一些教龄长、年龄大的教师对新课标的熟悉程度越差。
由于城乡地域性的差异,导致了城乡音乐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异,教育经费的不均衡关联着一系列的差异:音乐授课环境的差异、音乐教学设备的差异、音乐课程相关资料数量多少的差异、校领导重视程度的差异、音乐课开设标准的差异、音乐教师各方面素质的差异、学生对音乐课程认识及重视程度的差异、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及技能的差异……针对城乡中小学教育的非均衡发展,要找到其根本的解决办法。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明确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标准,并为其制定规章制度以确保其顺利实施。
第二,增强城乡中小学音乐课程管理体系。转变音乐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对城乡音乐课程实施统一的、科学的管理,组织音乐活动小组,丰富学校的音乐课外活动,这既是对音乐授课成果的检验,也将音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必要手段。
第三,巩固、建立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均衡发展的优秀师资队伍。定向培养师范类音乐专业大学生,并对其加强继续教育。建立教师的流动机制,城市的音乐教师可以定期到一些边远落后地区援助,以提高当地音乐教师的专业及教学水平。
[1]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R].国家教委,1989-11-6.
[2]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湛洋:唐山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扬琴演奏和扬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