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刍议

2011-08-15 00:45杨世红蔡明王滢尹云洪
大家 2011年7期

杨世红 蔡明 王滢 尹云洪

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刍议

杨世红 蔡明 王滢 尹云洪

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产物。是一支与现行院系辅导员并行的学生工作队伍,两者在工作时空、行政隶属、工作职能等方面有所侧重,互为补充。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体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向,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专项服务,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充分履行了服务职能,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推进了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的。

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 院系辅导员 职业化专业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城的建设,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学分制的推行,校园社会化不断扩大,形成以“学习区、工作区、购物区、娱乐区、生活区”等具有高校文化内涵的校园社区,高校社区凸现“单位社区和市场社区”二元社区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社区成为高校学生工作重要部分。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加强高校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高校改革的需求,从内涵上充分诠释,从体制上完善,从机制上理顺,按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事务的规律与职业建设要求,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社区辅导员队伍势在必行。

一、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然性

(一)由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

教育要适应和促进个体的发展是教育的一般规律之一,发展个体是教育的本位功能,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与真谛。开展个性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时空上增加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深入观察学生,在了解学生整体状况的同时注重了解学生的个体现状、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学生社区辅导员旨在为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和专业化服务,充分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二)由我国高校教育目的决定

我国高校仍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达成教育目的的必由之路是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倡全面发展、促进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学生社区辅导员能深入学生群体,面向学生全体,立足学生个体,以更专业的指导科学地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开发学生潜能,充分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命、生存、生活疑惑,让学生个性得到更好的张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目的。

(三)由我国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决定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意味着学生需求总量的增加和需求的多元化;高校非义务教育学生主体意识和维权意识曾强,要求高校整体向服务型转变,呼唤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施淡化了传统的班级管理体制,学生社区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与此相反的现实局面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导致投资方的管理以后勤管理为主,弱化了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对服务教育工作认识不够,服务管理与服务对象需求脱节、缺乏有效性;毕业生工作体制改革的以及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成为引发学生思想和情绪变化的又一重要根源……这些改革与变化对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四)由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决定

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探索、思想大解放、机制体制大创新的八九十年代,他们个性张扬、独立叛逆、创新独特、勇于接受新事物。对比过去的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信息时代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着兼容性、多样性、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面临着就业、学习、经济的巨大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探索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新模式,其中之一就是转变辅导员工作模式、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建设,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应对学生新特点的能力。

(五)由辅导员职业要求决定

2005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我国辅导员在过去的五十多年中统称思想政治辅导员,概念比较笼统、职业化和专业化不强。目前,有些高校在学校层面或者院系层面开始设专职人员负责相关事宜,但非常规范的专业辅导员还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出现。与我国学生工作职能相对比较笼统、缺乏专业化相比,欧美国家学生事务则高度专业化,分工细化明确——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服务分离细化,从业人员也都具有专业素养,工作体制一般实行一级管理体制和条状运行机制。

二、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一)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能有效整合社区资源、优化教育人功能、实施“三进”工作。

学生宿舍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宿舍管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是各方利益追求不同,使学生德育工作边缘化,社区后勤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门的学生工作经验。对学生问题的只堵不疏,思想问题得不有效开导、心理问题未能科学疏导、行为问题难以正确引导,使得宿舍学生德育工作长期处于弱化或无序状态。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的发生是这些问题的一个有力佐证。

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必须由高校负责高校自主办学的主要体现,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德育工作进宿舍、进楼层、进社区,直接为学生排忧解难,服务学生、引领 学 生。学生社区辅导员进驻学生社区,可以与学生长时间交往,及时掌握学生社区的动态,解决学生突发事件,调解学生纠纷,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引领学生创建和谐宿舍文化,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可以与后勤服务实体的管理人员协调具体的工作问题,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弥补后勤社会化的不足,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的建立有利于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依托专门的机构及终身专业训练体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养,使辅导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就业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辅导与培训,掌握某一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学生社区辅导员与传统院系辅导员的划分本身就要体现 “专”。首先,二者划分的目的就是从工作时空、管理隶属、工作侧重点上有所区别,让各自在工作中有更明确的分工和目标,学生社区辅导员较之政治辅导员更多处理学生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更能集中精力处理深层次的、专门性的学生问题,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其次,学生社区辅导员直接隶属于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垂直管理模式与政治辅导员接受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所在院系双重管理的模式相比,在工作中所受行政干扰较小,更能集中精力研究学生事务发挥社区教育工作服务功能;再次,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的时空优势能取得与学生群体有关的原始资料,有利于深入研究的展开,其研究结果也更具有说服力和普适性,能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研究的学术性和实践性,曾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能更好地体现“三贴近”,实施“三生教育”、实现“三育人”

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具体的时空下又有具体的表现,解决时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地点在学生宿舍区,与学生交往的概率比院系辅导员、任课教师大,也极易与学生缩短心理距离,取得学生的信任,与学生成为朋友,走近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获得学生群体和个体生活、思想状况的原始材料,继而又能以引导者的身份及时把发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的实际问题得到解决,正当权益得到维护,学生社区辅导员的工作效果也能进一步得到学生的认可,消除学生对学校工作的误解,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随着学生社区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威信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工作成就感也能得到满足,职业的自我效能感提升,有利于学生社区辅导员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表现,同时良好的工作作风也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的展开能实现工作中的双赢,形成良好的工作循环。

三、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高校学生社区辅导员的概念、职责定位和角色分配

1.学生社区辅导员的概念。

高校学生社区是近些年伴随着高教园区、高校扩招、学分制以及后勤社会化等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高校学生住宿形式。它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学生课堂学习之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友、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校园内特定区域,它与教学区相区别。

学生社区辅导员就是专门在学生社区开展学生事务工作,通过实际工作创建和谐的学生社区文化,有效实现高校学生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有机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与高校德育工作原则相融合的一支与院系辅导员队伍并行、互补的队伍。

2.学生社区辅导员的职责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定位是:“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学生社区辅导员主要履行指导者、研究者职能和扮演“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角色,而院系辅导员主要履行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职能,但两支队伍的目标是一致的——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学生社区辅导员的角色分配

汲取西方国家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模式,学生社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方针是“个人专业化、队伍多样化”:一是个人专业化,学生社区辅导员要选拔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担任(院系辅导员可以选拔与院系所设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人担任),作为个体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为学生提供指导并有相应的科学研究方向。这样既能丰富自身的专业研究经验又能保证工作质量不断改善,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个体的职业归属感和事业稳定性。二是队伍多样化,辅导员工作主要定位是帮助学生坚定思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建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规划、塑造健康的人权,指导大学生较为完美的处理好思想、心理、情感、学习、生活等问题。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面临的压力来自多方面,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整支队伍实现多样化,可以设宿舍管理辅导员(负责宿舍管理和和谐宿舍文化创建)、心理咨询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等)、生涯规划与就业辅导员(负责新生适应辅导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生活与健康指导员(负责指导学生合理健康饮食和文明生活休闲)、社会实践与法律咨询员(负责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生法律维权)等,成员各有所长、术有专攻,即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时,有职业辅导员指导,当心理问题出现时,有心理咨询辅导员疏导。

(二)学生社区辅导员的岗位管理和职业发展环节

(三)学生社区辅导员工作与后勤服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环节

学生社区辅导员直接深入学生社区后,可能出现物业管理与学生管理职能相互混淆、多头管理的局面。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高校后勤改革的情况具体解决。后勤宿管部门仍隶属于学校的,可以将管理权交给学生工作部门,在每个公寓楼成立由学生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辅导员)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全权处理公寓楼内的一切事务,工作小组直接向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后勤宿舍管理已经社会化的高校,学校应与开发商以合作共建的形式签约,将宿舍管理权移交给学生工作部门,具体由派出的学生社区辅导员(宿舍管理辅导员)行使,开发商以委托代管的形式将物业管理工作一并交付,开发商拿出部分物业管理费作为聘用其他管理人员的支出,从而直接将学生宿舍置于学校管理之下。不管以何种方式,都应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物业管理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减少管理环节,避免多头管理,提高管理质量

[1]曲亮.探讨新时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1.

[2]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杨世红: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体育教育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蔡明、王滢、尹云洪: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