荩王乐灿
对群众合唱活动的辅导探略
荩王乐灿
合唱艺术从“五四”运动开始才传入中国,到现在还不满一百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合唱艺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专业合唱团队的启发和带动之下,特别是央视两年举办一次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的合唱比赛项目,给基层群众的合唱团队带来了光明和希冀。给基层群文工作的合唱辅导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实施教学平台。群众歌咏活动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历来以它的群众性、团体性、自娱性等特长,受到广大社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近些年来,由于两个文明建设的强力推动,人民群众对文艺生活的渴求日益强烈,展示自我价值的欲望日益提升,参与群体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群众歌咏活动的开展日益广泛和经常,群众歌咏活动的水平日益提高。从集体齐唱到分二部合唱,从二部合唱进化到三部、四部等较高难度的合唱形式。也就是说,央视举办的合唱比赛活动,从根本上带动了群众参与合唱的积极性。有些团队的合唱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水平,过去几年,基层群众合唱训练活动的队员大都是中老年人员参与,合唱训练方法套路、陈旧,演唱形式陈规老路,很不抢眼;这几年,随着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社区群众对自身文化娱乐精神生活的高标准要求,使合唱文化从形式呆滞,迅速改革蜕变到了如今具有较高难度水准的基层合唱团队。
前不久,德州市党委机关、政府机关、宣传部、文化局、市直部门等各大企业共同开展参与的“庆国庆”全市群众性合唱比赛活动,规模庞大、合唱人数多、辅导单位之多,排练时间要求30天完成;艺术馆辅导人员整日奔忙,搞的筋疲力尽,而且达不到期限的效果。当时,我是给德州市黑马集团总公司排练四部合唱《祖国颂》和二部合唱《德州颂》;在排练中我惊讶的发现,企业的领导和群众对参与大合唱的积极性非常高,领悟能力也很强,通过有效训练,水平提高非常快。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声音训练方面,大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气息和声音的位置,摈弃了开始那种粗糙的甚至是或多或少带有喊叫的声音,也基本听不到那种特性的又尖又扁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松弛,圆润,柔和优美,流畅自如的声音。这次声训工作也给了如何短期内提高群众合唱水平的启示。群众性合唱活动,形式多样,群众参与性强,它不像专业合唱那样需要更多的专业技巧和各种严格的规定,这是群众性合唱与专业合唱的显著区别。参与合唱的群众大都是在第一线的工作者,他们没有什么声乐基础,但他们对群众合唱有激情,平时也热爱音乐,这就为我们辅导群众合唱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要做的是将群众对合唱的热爱转变为对合唱的正确理解以及正确的意识。一方面,要使每位合唱者认识到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合唱不仅具有音色丰富、音域宽广,音量对此强烈、和声变化多样、气息循环悠长、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最主要的是合唱与独唱不同,独唱追求个性,合唱则强调共性。而且要求队员,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意识、团队意识和战斗意。
合唱作为一门群体艺术,参与人数众多。既有利于促进城市市民文化活动的展开,也有利于普及音乐教育以及促进国民音乐素质的提升。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首次引入合唱的比赛形式,取得巨大成功。合唱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高峰。庄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理想的合唱艺术甚至能表达出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对世俗功利观念的超然态度和一种兼容自得的生命满足感。在合唱声乐艺术中,弱唱是合唱队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它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技巧,也是较难掌握的歌唱技术。由于它在塑造音乐形象时,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能给听众带来一种特有的美感,所以自巴洛克时期始弱唱已经逐步地为合唱团广泛运用。弱唱在合唱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代表一种合唱的美学理念。然而在基层群众合唱——群众歌咏的合唱中,弱唱几乎成了被排斥的唱法。笔者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有机会辅导一些群众合唱团,对此深感忧虑。在许多应当用弱唱来演绎的作品,常见的如《游击队之歌》,开始和结尾处,他们都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一味强唱。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基层群众合唱团队的通病,我把这种通病称为非理性演唱习惯。
基层群众合唱实际是用群众歌咏的方法来演唱合唱作品。老实说:基层群众合唱要提高、要进步,光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坚持长年不懈的努力及得到专家在技术上的指导。从中国开始有真正艺术意义上的合唱历史以来,写给群众歌咏演唱的绝大多数歌曲,都是为当时的政治斗争。社会活动服务的强唱作品。这是基层群众合唱的认识局限在唱得整齐,唱得响亮这个层面上的根本原因。基层群众合唱最大的特点,笔者归纳成三句话:临时组建,仓促排练,唱(赛)完就散。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抓声乐技巧方面训练。搞合唱的人都知道,合唱作品中的弱唱处理比唱强音更难掌握,因为弱唱除了要有较好的声音控制能力和气息的支持外,还须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锐地听辨别能力、良好的乐感、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可见,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声乐技巧训练,基层群众合唱团要掌握弱唱技巧是根本不可能的。与基层群众合唱打交道已经多年,在排练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使我在提高基层群众合唱水平方面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弱唱不仅能从认识上改变他们对合唱非理性的演唱习惯,同时也是提高基层群众合唱团演唱水平的突破口。
用“hum”或m表示哼唱,哼唱又称闭口音。哼鸣时眉间有振动感,在发音之前,先练习闭口哼唱。哼唱可以调节呼吸和发声器官,调节声音的高位置,容易得到声音的共鸣。共鸣在中声区较易。练习时要求:嘴唇轻闭,舌尖轻抵下牙内,上下牙关松开,下腭、颈部、喉腔自由放松,柔和地吸气、呼气,发声的通道全部打开,声音从高位置发出,鼻、齿、唇感到轻微的颤动,哼唱时始终保持吸气的状态。在平时的训练中我坚持用哼唱的方法让队员找“轻声、高位”的感觉。
声音的弱唱必须要在保持强呼吸基础上,更要加强、突出腰紧绷、横膈膜坠压的气柱抗的对抗能量。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声音头腔共鸣的稳定持久,使声弱而穿透力强,音小而魅力大。否则因气柱抗的对抗能量小,声音不能更多地导入头腔而使位置低——音偏低,同时因穿透力差声音传不远,还易产生上下两截真假声打架的声音毛病。还可要求队员用饱满的呼吸以最弱音开始唱一个音,逐渐增大音量,然后又逐渐收小,使声音回到原来最弱的音。经常给合唱队员做这方面的声音训练,当他们排练合唱作品遇到唱弱音时就轻松多了。但做这些练习有一定的难度,合唱队员要有足够的耐性去练习才行。
由于来自不同阶层的群众存在个体素质差异,审美观念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保持群众的歌唱积极性,同时耐心向他们讲明合唱的概念,引导他们寻找更美妙的合唱音效。所以群众合唱教学一开始就要树立良好的合唱意识、保护好群众的歌唱兴趣、教授正确的歌唱方法和音乐知识,这是巩固合唱活动长期持久开展的基础。目前,广场大家唱还处在歌咏的形式,也就是大家齐唱,只唱着一个单声部旋律,也没有科学的发声基础,久而久之演唱者自然就会感到单调乏味。适时加入多声部合唱曲目,在群众合唱活动中教他们演唱多声部的合唱歌曲,以唤起歌唱者多声部审美意识,这必定会引导人们去寻求更美、更丰富的歌唱效果。
王乐灿,德州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