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之间的设计观念变化

2011-08-15 00:47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市200093
大众文艺 2011年18期
关键词:包豪斯艺术设计工业

杨 洁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上海市 200093)

一、“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内容

工艺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近代。由于当时的美术家只是“为艺术而艺术”,企业家则“为产业而产业”,只顾推销产品,工业产品的设计无人关心,样式也很混乱,这一状态主要表现在1851年的伦敦万国博览会。英国画家、诗人莫里斯为改变这一情形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被成为“工艺美术运动”(原文ARTS AND CRAFTS,也译为“美术工艺”),通过这一历史可看出,工艺美术运动实际上是工业设计革命的前奏。而中国在引进和吸收工艺美术思想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1935年的《辞海》把“工艺美术”直译为“工业美术”或“工业艺术”,它的内涵被称为“工艺美术”,指应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各种器物上施于美术之技巧或装饰。由此可见,工艺美术是以美化与装饰为目的手工艺,而并不包括现代工业,与“工业美术”相差甚远。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就是沿用了这一思想建立了工艺美术行业,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矛盾并不明显,但这一“工艺美术”的不足为日后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二、艺术设计(或设计艺术)的定义

艺术的设计特别意味着在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活动中诸多视觉造型因素的配置,古典意义的“艺术设计”便是强调诸多视觉造型的抽象形式关系,而“现代艺术设计”则不仅与审美和视觉造型形式有关,更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和创造方式,换言之,“现代艺术设计”是采用机器生产方式的现代工业社会中,设计家在注重设计对象的视觉造型形式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强调设计对象功能的活动。

艺术设计是独立的、创造性的活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把艺术设计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和“空间设计”,也可分为视觉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时间设计和服装设计五大类。

三、中国设计观念发生变化的三个背景条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多年,是中国设计观念发生改变的时期,也就是工艺美术向艺术设计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转变取决于其三个背景条件。

首先,包豪斯对工艺美术教育的冲击,使我们对现代设计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包豪斯(Bauhaus)作为一种设计体系在当年风靡整个世界,在现代工业设计领域中,它的思想和美学趣味可以说整整影响一代人。它的原则和概念对一切工业设计都是有影响作用的。包豪斯十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他们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开创类似三大构成的基础课、工艺技术课、专业设计课、理论课及与建筑相关的工程课等现代设计教育课程,培养出大批既有艺术修养、又有应用技术知识的现代设计师。实用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与工业生产的联系,三者的紧密结合,使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技术”的设计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这些影响可以说是中国工艺美术教育脱胎为今天的设计艺术教育的前奏。

“三构成”教学法突破了设计基础教学完全依赖“写生——变化”的思维定势,从纯形式的方向体现了现代设计简洁语汇的基本构成法则,并把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与传统工艺美术完全不同的新领域,为认识和理解现代设计艺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上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三构成”的以无机形的构成代替一切构成的背离事实的夸大与包豪斯的只注重内部功能而忽视美学要求的合理主义设计观可以看出它并不完全适合二十世纪中国的时代背景。

其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实践为先导的“现代设计运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提高了我们对现代设计艺术的认识。“现代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新的审美观。现代主义相信未来城市的一切都可能由机械时代的新发明和新产品制成。现代主义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与形式服从功能。

在当时的中国,一些新兴的设计行业开始迅猛发展,尤其像服装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由于人才紧缺,出现了“摸着石头过河”的状况。这种情况促使了中国培养出相当一批既能动手又可以教授理论的人,但按当时的需求,这些人是远远不够和不足以满足当时的需求量的。这种实践带来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包括了使设计师把眼光转向功能领先、形式服从功能的真正设计和最终认识到“工艺美术”难以代替当今的设计艺术,使新旧观念的矛盾更加明显而最终导致废旧立新的结果。

最后,是上述的两大成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设计教育的重大改革,使中国的设计教育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包豪斯的“三构成”教学法和“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现代设计运动”使中国的书本教育逐渐过渡为与实践相结合的注重“功能第一”的设计型教育模式。

四、设计观念变革时期的“图案”与“设计”之争对其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时期,理论与实践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实践家无须考虑太多的理论问题,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设计师在改变设计风格和功能样式的同时,对“工艺美术”这种将手工艺活动和现代工业生产综合在一起的概念受到了质疑。“工业设计”的崛起要求采用“设计”的概念来清晰表述现代工业社会机器生产造物的活动。所以发生了“图案”与“设计”之争。而与传统的工匠作法相比,“设计”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和优势。首先,设计与生产的分工以及设计师的诞生;其次是强调没有固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与创造;最后是讲求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为人造物”的宗旨是突出使用价值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的和谐的美,因此以“人——机——环境”为主题的人机工程学、以人体生理为基础的服装卫生学等在二战之后纷纷崛起,技术美学也应运而生。80年代后期,为了区别广义的“设计”概念中所包含的以“技术”为主的设计和以“艺术”的设计的不同,“艺术设计”这一概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

五、“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在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美术的一个门类,设计教育被纳入了美术教育的范畴,可以说,“工艺美术”是时代的产物,“艺术设计”也是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后者取代前者,使“工艺美术”被纳为“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

六、结语

中国的近二十余年的设计观念变革,可称之为一场革命,它所付出的昂贵代价是远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演进的,虽很多与今天的社会难相适应,但它的精髓永不灭。新的外来文化总是很吸引人的眼球,今天我们的生活也开始日趋西化。值得欣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又开始受到了关注,我们应该更多的思考,如何将我们的本土文化更好的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去,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延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1.

[2]陈瑞林.中国现代设计艺术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3]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9.

猜你喜欢
包豪斯艺术设计工业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百年包豪斯
包豪斯在德国生根发芽百年
书封与现代艺术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狂野包豪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