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高师美术审美教育

2011-08-15 00:45徐艳秋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美术史美术情感

徐艳秋

(徐艳秋:河南许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

一、创造人性化的的学习环境

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人性化原则。一方面要体现对自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怀。另一方面,又要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及艺术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适当加大人文课程的比例,例如美学、艺术史论、艺术欣赏、艺术教育学、艺术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

施教方式体现人性化原则。审美教育的教学原则体现为愉悦性、参与性和融合性,让学生在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自己的兴趣与探索,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游戏性质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特点。审美教育的教与学应是一个相互促进,师生关系融合无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的平等对话关系。老师应以塑造“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性为旨归,营造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

教学流程的人性化原则。人性化的教学流程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尊重每个人独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即尊重每个学生的先天和后天的个性差异,把求知欲、探究精神、表现意识和创造意识作为人性的自然组成部分。

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评价

艺术的审美价值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具有客观性。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分。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要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以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一种建设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任何作品都是某一时代和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反映,作品审美价值的各种现象都有其局限性,或侧重于技法,或侧重于观念;或侧重于唯美性,或侧重于文学性等等。只有用历史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才能较全面而客观地评价作品,一味迷信和排斥都不能揭示多种现象背后的审美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审美鉴赏力的评论能手。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美术教育还是高等美术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味追求提高学生技能,把认知目标作为美术教育关注的中心,把基础训练视为纯技术训练或纯客观再现,严重忽视和缺乏情感感受能力、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失去了对人类自我的关照。使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不能和谐、失去平衡,造成学生情感品质跟不上,许多人体会不到他人的快乐和痛苦,感受不到自然、艺术的美,更缺乏社会性情感。这样就很容易把一些素质不高的学生塑造成“画匠”,审美教育也就很难实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素质教育的任务。

(一)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美术课堂是情感教育的主要阵地,应使审美教育成为丰富的情感活动过程。情感具有情境性,个人情感受客观环境、客观事物影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愉快,学生受到表扬会使情绪振奋、舒畅,带来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师要在课堂上突出审美教育的趣味性,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对于审美教育,情境美尤为重要。

(二)构建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促进情感交流

情感是感知美和理解美的第一要素,具有感染性,以情动情是情感的特殊作用,是所有艺术门类的一条共同规律。积极乐观的心理环境包含着师生的双方面。所以教师应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动情,以情育情,激发火花,引起共鸣。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具有炽热的审美情感、旺盛的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仅要以交流沟通增加相互感情的理解,还要有意识的将自己的积极情感呈现给学生,不断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

(三)利用美术作品获得情感体验

美术是情感的艺术,是实现情感体验的最佳载体。通过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激活他们的情感心理,是诱导学生进入情感体验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在美术欣赏中,紧紧抓住“美术作品都是情感产物”这一主线,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以及作者的创作心境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意境或角色中去,获得情感体验。

(二)鼓励大胆的艺术创造实践,推动情感升华

美术创作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就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创作的情境之中。艺术创作的源泉来自真实情感的体验和流露。创造力的培养是情感化特征的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它能够检测学生如何把握观察力、领悟力和表现力。美术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观众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关键在于作者是否从心灵深处爆发一种把自己的美好情感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当学生全身心地痴迷于某种艺术的幻觉世界,并一瞬间获得表现、宣泄或创造的成功、喜悦时,便会获得难以名状的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拥有的全部能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四、增设美术史论课程

2005年上半年公布的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及其说明中突出了“美术理论与历史”、“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两个学习领域的重要地位,并史无前例地增设了“美术与人文教育”学习领域,安排“文化艺术名著导读”为必修课程。很显然,强调美术的人文学科特性是本次高师课改的着眼点。笔者认为现阶段高师美术史论课程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增加大众美术的鉴赏

大众美术蕴含着人类审美中最质朴的情感,其直抒生命意识的粗犷、灵动与智慧往往是许多已成为历史经典的名作所不具有的。科学的发展是阶梯式的,艺术发展却并不遵循这一规律。艺术需要的是生活与灵气。大众美术正是在这一点上让人怦然心动,更为重要的是,大众美术由于贴近生活,手法单纯,更能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用自己的心、手表现美的能力与欲望。因此,在高师美术教育中应加大大众美术的鉴赏比例。

重视多元美术文化

在我们众多的高师美术专业院系的课程设置中,轻美术文化的学习是不议的事实,重视多元美术文化的学习更是妄谈!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师范美术教育思想的沿袭,现实的原因则是高师美术专业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开设非技法的美术文化课,其自身对多元美术文化研究也不一定深入和全面。所以,我国当前基础美术教育思想与内容的转变,即变传统的重技法为整体美术文化的学习,就是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不仅“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而且培养其“对世界多元化文化的宽容和尊重”。

(三)加强对视觉解读能力的培养

视觉解读能力是一种建立于社会学、历史学、美学、美术学、心理学等学科基础上更深刻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但是,从如今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看,这个标准实显偏高。而对于将以美术教育为职业的高师美术专业学生,这却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落实这个培养目标的主要课程应是美术史论课,其中美术史课程又是最主要的角色。因此,美术史课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美术史发展规律,整体认识美术流派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名作产生的多种原因,从而才可能对自己的创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把握。作为施教者,美术史教师应经常注意以历史及名作来点燃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猜你喜欢
美术史美术情感
美术篇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台上
郭诗奇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