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渌 王叶琨
(井渌: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王叶琨: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户外空间被视为儿童医院的一部分,也是当代医院文化传播的一个窗口,据国内外报道研究表明,与自然接触对儿童的身体恢复有积极影响。所有儿童的学习也都是从对真实世界的原始体验开始的。
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儿童医院不仅已有百年的历史,并且具备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技术先进、服务周到等优点。英国被誉为“儿童的天堂”,它是最早建立儿童医院的国家,已达到130多家。日本的第一所国立儿童医院在1964年建成,现在几乎每一县都有一家类似性质的医院。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一些书籍为儿童医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在2008年由美国奥尔兹编辑的《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本书从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第一,深入地阐述了美国儿童保育的现时情况,并且引入了一些综合性的哲学概念。第二,着重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描绘设计的各个具体元素。第三,从设计元素来阐述建筑和工地的不同部分,例如儿童群体房间、员工区、父母居住区和公共区,以及户外游戏区。这些书籍为医院户外空间的设计做了良好的铺垫。
儿童是一群特殊的人群,我国大多数的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只重视建筑问题,如基本功能、组织各种流线等,却很少关注儿童的心理需求。由董月整理发表的国外最新儿童医院设计案例分析中,也仅仅对各个儿童医院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于方案本身未加任何说明。王珊从色彩设计的角度谈儿童医院室内设计,文中提到合理的色彩设计既能起到积极的辅助治疗作用,又可改善医疗环境。而且儿童最容易受到色彩的影响,因此在医院这种特殊的建筑室内设计中,应该注重色彩对于儿童的心理影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林冀闽在《建筑与文化》中发表了一篇关于参观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随感的文章,文中发表了对美国医疗建筑的观点。他认为,美国的医疗建筑从功能的角度看,已经是非常成熟了,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完全不能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文中还强调对于艺术品的选择也要慎重,被调查者更喜欢表现美好的艺术作品,最好对病人的情感方面得到积极的影响,进而促进康复。在国内的医院建设中,可能会考虑到预算、资金等问题,从而造成缺乏美和活力的狭小环境。
“康复花园”,是美国园林设计中的一类,已有30年的历程。它主要设立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精神医院、儿童医院、艾滋病诊疗机构)等。
康复花园的概念就是在医疗机构的环境中导入自然元素,将空间与环境软化,促使使用该空间的人们能从自然环境中受益,重拾整体健康。康复花园的特点在于,设计的时候要对使用者的需求及喜好特别关注,充分挖掘花园空间里的康复特质,并将它们用设计的语言表达出来。
儿童的康复花园:儿童的康复花园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的新形式,是孩童与青少年保护的避难所,在此花园可以体现出专业人员及志工的创造性角色。透过一起参与花园的照料获得治疗。透过与人、自然物和物质的游戏化互动,儿童学会以特有的方式去刺激身心的发展。康复花园可消除无聊,更能挑起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提供更为宽广的体验型选择。康复花园的特殊意义在于可作为整合儿童内在生活和外在世界,同时获取刺激与慰藉的场所。
•感官花园:感官花园的设计是为了刺激活动力,鼓励儿童伸手接触、探索、接受挑战、超越自我的界限。
•治疗性花园:强调定义清楚,以花园为基础的治疗途径,最可能针对特定的治疗需求领域,因此需要量身设计的景观以配合特定治疗方针。
•游戏及园艺治疗花园:强调儿童和家长主动参与园艺过程,让每个儿童自由选择以多种方 式接触花园。
•漫步花园:重点在于让儿童、家长和工作人员减压、探索、恢复、冥想、祷告和放松。强调提供多种非正式环境,可供散步、隐秘、社交和体会感官趣味。
在儿童医院机构中,户外空间的设计对于儿童的心理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有活力的地方都是优美的地方,一个优美的环境自然会传递给人们安全感与活力。创造一个称之为“这是孩子的地方”的环境是今后医院户外空间发展的目标。这个理念很重要,因为儿童是透过感官体验生活,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周遭环境,融入自然,从真实世界的原始体验开始。这样对患儿在精神上有极大的疗效。在医疗发达的今天,我国对于儿童医院户外空间关注度却很少,应尽可能与景观设计结合,创造以自然为本的舒适空间。康复花园这一理念也让人们拓宽了思路,更好地理解了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真谛——抚慰人类精神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帕特里克•弗朗西斯•穆尼 撰文,陈进勇.美国景观的世界发展[J].中国园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