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涛
中国第二届全国美展中,水彩画三分秋色,其面貌从“小”变“大”,从“后台”转向“前台”,从单一的形式,发展为当代的多元化格局。2010年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对世界水彩画交流引发一次艺术的震撼,收到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18个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国内艺术家在内的2200多幅作品,包括英国查尔斯王子的水彩画。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水彩画经历了舶来、融合、再生,在改革开放以后,深具使命感的中国艺术家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对本国民族性的地位上的强烈追求,使中国水彩画得以迅速发展,且已成为中国美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艺术创造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个世纪以来,它以本土化的面貌根植崛起,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形成期和革新期。中国水彩画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精华,深受中国博大深厚文化的熏陶,展现了中国水彩画家的潜在才华。进入二十世纪后,水彩画在造型语言方面、艺术思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是绘画领域发生突变的时代,也是水彩画的现代时期,各种风格形式横空出世,千姿百态,如:具象、抽象、表现、极限写实等等。此时的绘画转向以人的主观世界为契点,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媒介来表达自然客体,以各种不同的风格形式,赋予水彩以崭新的容颜,形成多元化格局。
北京是我国首都,是国际、国内文化交流的中心,北京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中心地区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摇篮和新思想的启蒙之地,画家思路开阔,勇于创造,风格各具特色。吴长江的藏民写生系列水彩真诚的表现生活,画面概括,人物形象厚重洒脱生动传神,画面构建的空白富于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关维兴的人物,色彩丰富而不失淡雅透明、用笔洒脱而不失结构准确,特别是人物形象和心理的刻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张克让、于人的钢笔水彩清新自然,于久洵的静物和傅尚媛、邓淑民的花卉别具韵味、宋源文、陈和鼎的风景别具一格,刘凤兰、史亦芳的绘画作品语言独具建树、蕴含神韵。王维新的个性突出,“速写为表,写意为真”,蒋智南的光影变幻、流光溢彩,都以各自的面貌,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描述伟大祖国今昔变迁,为繁荣水彩画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上海,地处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沿,被誉为中国水彩画的发祥地,是中国水彩画家最多、历史最久的地区,创新和风格多样是今天海派水彩画家的使命。新生代的水彩画家,在上海宽容的文化环境下,各呈其道,拓展了水彩语言的表现空间,其共同特质:一是充溢着水的灵性。二是渗透着浓郁的都市情节。三是无处不在贯彻始终的流变性。陈希旦的水彩立足写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沈柔坚的水彩画,质朴、淳厚、笔触坚实。朱膺的水彩以干画法为主,上色鲜明,笔触明朗,别具一格。陈巨源的水彩画落笔有序,工笔细处、粗处写意。金立德的水彩画稳重、沉着、从容不迫。柳毅的作品水分控制巧妙,画面朦胧柔美,散发着德加油画里特有的韵味。
江苏素有“水彩画之乡”之称。水色淋漓、滋润流畅是江苏水彩画的特点,苏州、无锡、常州一带画家的作品,更具典型性。杨云龙的水彩画洗练、色彩明快,湿画较多,胆大心细,泼辣而谨慎,能放能收。徐坚的水彩画坚实透明,叠加有序,力度感很强烈。常厚鍟的水彩人物颇有瑞典画家佐恩的味道。张子生、邵家声的作品侧重线条的表现。沈俊元的水彩画以细致的近乎超级照相主义的写实手法来表达质感。吴锡兴则追求有中国画味的水彩画。崔豫章、袁振藻、恽宗瀛、丁良等都有很深的传统水彩画造诣。
黄铁山、张举毅、朱辉、殷保康四位画家形成了湖南水彩画群体的核心,他们的作品不仅在湖南,同时也在国内、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主张直面生活、真诚再现生活。黄铁山的水彩画清新秀丽、富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南方诗意、其用笔隽秀洒脱,色调和谐优雅、意境恬静深远。张举毅的作品色彩淋漓斑斓,用笔简约概括大气。张小纲的作品在构图上追求单纯、主观意趣的表达,注重画面肌理效果和水色沉淀,视觉冲击力强大。
湖北是全国最有影响、引人注目的水彩画大省,几代水彩画家在不长的时间里跃居全国形成江汉水彩画派。在全国水彩画大展中先后涌现出陈少平、华纫秋、刘寿祥、白统绪、王涌、陈国庆、徐国燕、陈勇劲等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力水彩画画家。湖北水彩画有三大特色:一是观念新,注意艺术观念的更新与表现手法的创新。二是水彩画的抒情性。他们坚持作品有感而发,真情作画,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三是风格多样,成熟、个人艺术风格鲜明.刘寿祥的作品在视觉上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他的作品里表达的元素既是绘画,也是构成,既客观又主观,“他以鲜明的个性打破了传统静物因循固定的程式”白统绪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作品感情表达充沛、情景交融。
博大的地域风貌和朴素的风土人情,通达豪放的性格造就了东北水彩画家们独具建树的审美价值观和艺术语言,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坚持采风形成写实、厚重、朴实无华的东北风格。白崇录“水彩画工作室”,提出现代写实水彩画流派体系的艺术主张,以形成富有北方地域特色的现代写实主义作品。白崇录的水彩坚实透明,具有强烈的现代写实主义。高殿才的水彩画取材善于从普通的平凡的景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题材,表现出童话般的意境美。赵云龙的水彩画清新、纯朴、写实的关东风格更注重深入生活、热爱生活、热衷描写北方的山山水水和纯朴的风土人情。
山东水彩画的风格多样,吕品、宋守宏、陶世虎构架了山东水彩画的风格:倡导精品意识,画风朴实、洗练、洒脱、浑然一体,真诚的从现实生活中探寻生活之美,再现生活、表达真实的感情,再现齐鲁风采。1980年山东水彩画学会的创立之后水彩队伍日趋壮大,在全国美展中涌现出了丛如日、张洪宝,王绍波、侯安智、王辉林、章立、陈锡岩、王力克等。山东水彩画发挥团队作用,团结协作、共同磋商,发展很快,在全国性水彩画大展中,屡创佳绩。陶世虎的作品在1993年第一次在杭州中国水彩大展中亮相,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他的作品从《柱》、《沂蒙山系列——秋韵》到《故土萦怀》、《斜阳》、《生命》,无不显示了一代写实主义大师的风范。他的水彩画创作充满着独特的思考与追求,推向极致,致笔精微、气势雄浑、细密而整体、浑厚而透明,融汇了东西方艺术思想,形成了自己雄浑、凝重、质朴、宁静致远的风格。
广州的水彩画备受中国水彩画界关注,且占据重要位置,这归功于李铁夫和王肇民。广州的水彩画的独特之处: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思考,更多关照画面效果、格调以及作者情感的宣泄和寄托,。叶献民、周锡珖、陈杰雄、欧日东、李醒滔、何均衡、黄堃源、陈朝生、杜启锋、龙虎的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求变创新,形成了广东水彩画既有共性,又有多重个性的岭南新风格。如叶献民水彩画表现为凝重、博大、内涵 丰富的特色,不同于江南水彩画轻快、流畅、充满诗意的风格。罗宗海作为当代中国水彩的领军人物之一,拓展了广东水彩画的题材,反映时代精神。
水彩画是舶来的、西方的,水彩一开始就未能占据主流画种的显要位置,却在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的边际领域里耦合,一方面,水彩以水为媒介的属性与水墨画在创作领域技理层面上的耦合为水才得以之提供了生存和融合的空间;同时,水彩造型方法和色彩的表达西画血缘的以作为油画的基础推而广之。在肯定、吸纳西方水彩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中国的艺术家胸怀广阔,寻找差距、取长补短、知己知彼,深入生活,观察世界、透析构架在共同民族审美观念上的统一性和呈现在水彩画家各自不同的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之中的多样性,从而积蓄力量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中国水彩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