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贴近中提升 在服务中推进——以文化馆建设为例,浅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何贴近人民生活

2011-08-15 00:42詹美珠朱晓兰
戏剧之家 2011年6期
关键词:文化馆群众服务

□詹美珠 朱晓兰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的以满足公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为目的的体制、机制的总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新的文化自觉。文化馆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如何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发挥其在群众文化方面的领军作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尤其是文化馆建设如何真正贴近人民生活,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使广大百姓受益,从而提升百姓文化素质,是这个新课题中的关键部分。笔者认为,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文化馆建设,必须紧贴时代步伐,从相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配套体制,创造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树立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形象五个方面入手,在贴近群众的目标下提升服务品质,在基层文化服务人员的奉献下推进文化馆建设。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这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努力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公共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建设是新时期文化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各地重视的程度有高有低,经济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全国范围内还有很多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远远不适应新世纪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例如,目前还有不少地方的文化馆面积偏少、专业人员偏老偏少、服务档次偏低,不能满足为广大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少数地方甚至处于有馆无舍的尴尬状态。而临海作为原台州市府所在地,虽然有良好的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其设施建设开始的也比较早,近年来,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城市人群的聚集,显得文化馆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长足发展的空间。要克服这种服务设施不适应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新建城区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其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实用性强、方便群众活动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休闲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影院、剧场、书店、中型文化广场等,为新世纪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物质基础。其次,着眼未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质量和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正在兴建和准备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具备较高的知识含量和技术含量,配备现代化的设备,达到以文为主,配套服务完备,功能齐全,辐射范围广的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第三是确保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回归。目前,临海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陈旧状况是十分普遍的,现有设备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破旧落后,有的设备甚至已被挪用,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第四是必须健全群众文化网络。以县(区)文化馆为支点,逐步建立起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公共文化设施真正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文化艺术教育、陶冶城乡人民道德情操的终身学校。

二、建立完善的体制,促进文化活动顺利开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文化馆体系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又要注意把握群众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换言之,就是必须要贴近群众,从群众的角度去提升文化馆建设的品质。在这种大趋势下,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将经济效益凌架于社会效益之上,要想真正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二是办文化与管文化的关系。政府的职能是向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因此政府必须办文化。然而,公益性的文化也不能仅仅靠政府办,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培育社会文化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要实现公共文化产品的极大丰富,要创造更发达的社会文化供应和服务系统,就必须注重文化的普及,使最大多数的人能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但仅有普及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努力提高公共文化的品位与格调,推动公共文化精品的发展,积极推动精品生产,以优秀的群众文艺精品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四是面向群众与面向市场的关系。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公共文化服务也应培育文化市场,引导群众的文化消费,让广大群众更多地从市场上获取文化享受。

三、用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人在精神上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这也就决定了现在的群众文化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全民的参与性、活动形式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活动对象的广阔性。另外还必须与时代同步,具有现代品格,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这样才能发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引导人、影响人、感染人的作用。我们应该发挥临海市作为文化古城,市民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优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文化活动。以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等作为基点,向外辐射开来。尤其注意偏远乡镇的文化活动开展,可以多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对下级文化站点的奉献服务意识,提高整个临海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四、优化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人才是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有了人才就有了生命力和活力,一支思想好、业务精、善组织、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备条件。打造文化精品工程,更需一专多能的人才。为此,我们必须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方面,狠抓馆内辅导干部业务能力的提高。每年年初,向馆内各专业人才提出具体工作目标,要求每人都必须有一两件在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作品问世,对在精品生产上有重大建树的个人,除政治上进行表彰外,经济上馆内实行重奖并积极争取政府的奖励,从而提升全馆人员积极性。要求业务人员多下基层辅导和调研,从民间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不断总结和提高。二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培养公共文化服务骨干。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性——面向市民、无偿服务于社会,使得培养公共文化服务骨干成了一个难题。因此,我们积极协调发动相互合作,共同动员企事业单位、学校、政府机关的职能部门举办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我们坚持在活动中发现人才,及时提供辅导和帮助,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中的骨干,并逐渐帮助他们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坚。三是建立专业人才数据库。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树人之地,也是卧虎藏龙之地,我们与学校建立友好单位,把他们的专业人才编入我们的人才数据库。平时,我们为学校提供辅导和相关创作,关键时刻他们的人才也是我们群众文化的后备力量和骨干,双方达到了共建和互赢的目的。

五、树立社会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文化形象

随着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日益发展,良好的公共文化形象是文化馆体系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文化馆体系树立社会公共形象包括:名称的规范统一,公益文化标识的设计、评定,服务理念的确定等。临海市目前有三级文化网络:市文化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俱乐部),因级别和功能的不同,应在全市进行统一、规范。对于公益文化标识的设计、评定,服务理念的确定,也是塑造文化馆体系整体形象的内容之一。很多文化馆在建馆之初就曾确立了提升公众形象的战略思想,还需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活动中进行广泛的宣传,提升在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印象度和美誉度,增强现代意识和主体意识,使文化馆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一道群众文化艺术的独特风景。总之,文化馆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公共文化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群众文化的队伍当中。文化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积极发挥作用,既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区,让人们体验到精神享受的美好,又能以文化促经济,创出属于临海人自己的区域特色,从而带动临海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贴近中提升,在奉献中推进,广大文化馆员工,一定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新的经济契机中,真正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升文化馆建设,强调奉献精神,从而推进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馆群众服务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多让群众咧嘴笑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