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香艳
现行的整体护理工作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使用不合理、护士责任不到位、整体护理流于形式等问题,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1]。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避免了原有整体护理的不足,能相对保证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得到同一组护士提供的全程护理。我科自2010年3月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1 一般资料本院七病区在编床位48张,护理人员15人,均为女性,年龄20~43岁,平均(31.2±3.8)岁;其中本科3人,大专学历12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3人,助理护士3人。护士长1名,护理组长3名,责任护士8名,助理护士3名。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6个月护理人员无人事变动。
1.2 方法
1.2.1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行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层级管理的团队工作模式,选出3名高级责任护士担任护理组长,将护士分为3组,每组包干管理16张床位。护理组长由护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由注册护士担任,助理护士由未取得护士执照的护士担任。组长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量动态调配本组人员。
1.2.2 层级护士岗位职责护理组长:主要职责是负责完成患者自入院到出院期间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服务,安排患者的治疗、检查等工作;组织护理查房,申请护理会诊,参加疑难病例的讨论。责任护士:主要负责所分管患者技术性的各项有创治疗、处置、健康教育等,运用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进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陪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轮值夜班。助理护士: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对非危重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无创技术操作的基础护理,陪同非危重输液患者外出检查及物资补充等后勤工作。
1.2.3 采用APN连续性派班模式实行APN 8 h连续工作制,即设A班(7:30-15:30)、P班(15:00-22:30)、N班(22:00-次日8:00)3个班次,每日交接班3次(8:00,15:00,22:00),严格界定交接班时间,将交接班时间纳入工作时数内。每班均设有组长,由组长负责。采取弹性排班,按岗位责任制完成各班工作。
1.2.4 人员培训1名责任护士带1名执行护士,为其讲解各种操作以及专科护理的内容,培养业务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新技术及新仪器的使用。1名执行护士负责1名助理护士的业务培训,着重提高“三基”水平,结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她们提高业务能力,重点教会她们沟通的技巧,使其更早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护理组长结合临床危重、疑难、典型病例,定期主持护理查房。
1.3 评价方法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及实施3个月后,根据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实行百分减分制考核;科室建立患者意见箱,患者出院前1 d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投放在意见箱内,由专人整理、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及实施3个月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比较见表1。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后,各项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显著提高(P<0.05)。
表1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分)和患者满意度(±s)比较
表1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分)和患者满意度(±s)比较
注:与层级管理前比较,*P<0.05
组别患者护理文书书写技术操作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层级管理前90.78±1.1791.29±1.9591.38±2.1690.82±2.1590.19±2.32层级管理后97.21±1.54*96.76±1.37*97.04±0.82*97.18±1.78*97.78±1.64*
护士分层级管理是根据护理人员的不同能级,设立不同层级护理岗位给予不同的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不同的岗位职责,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疾病及病情的需要,确保护理质量[2]。实行责任护士管患者,有效调动了管床责任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每天关注着所管患者的情况,凡是患者的需要,护士能解决的问题都是他们的任务,护士更贴近患者,贴近临床[3],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的中间环节,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各级护士职责明确在环节护理上起到重要的保证作用,尤其是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总责任护士除亲自参加护理外,还可以通过护嘱的形式为责任护士、助理护士下达工作重点,弥补他们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的不足,使他们能够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实施相关护理。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增强了护理工作队伍的凝聚力,保证了护理工作连续性、整体性和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4]。本研究表明,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3个月后护士对患者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健康教育等各项指标比实施前明显提高,说明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实施护士连续性排班分层级管理模式,让管床责任护士明确了工作职责,增加了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丰富和延伸了护理内涵[5]。由于护理工作是由整个小组完成,护理组长可以脱离日常繁杂的低技术性操作,有时间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有效缩短护患之间距离,令患者满意;责任护士管床相对固定,减少了对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陌生感[6],床边工作制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逗留在病房,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生活护理,全面掌握所管患者各方面情况,及时、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解决问题,构建了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7]。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亲情化”服务观念。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表1可见,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模式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以明显提高(P<0.05)。
[1]包永兰,林琳,纪惠丹,等.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6-58.
[2]吴华颖,陶红梅,郑凯兰.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成组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59-260.
[3]曾伟娴,江桂素,郑秀先.小组责任制在优秀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9):78-80.
[4]徐琪,张佳琦,王静,等.实施分组包干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2):63-64.
[5]王正英,刘晓芳.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护理学杂志,2008,23(11):7-9.
[6]应文娟,陈书盈,谢金莲,等.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9,9(6):39-40.
[7]谢月霞,苏冰莲,冯伟平,等.层级责任制管理对护理质量影响的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0,8(2):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