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规模化战略分析——以宁夏为例

2011-08-09 00:59
对外经贸 2011年9期
关键词:穆斯林用品宁夏

赵 翊

(北方民族大学 商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一、问题的提出

宁夏作为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和惟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2008年回族人口为2220417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5.95%,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优势,同时宁夏具有的独特自然资源优势为发展清真食品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然而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的穆斯林商机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每年的交易额仅为100亿美元,而宁夏的交易额不足1亿美元,国内大部分市场被来自非穆斯林聚集区的江浙企业所占据,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利益,如何加快发展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特别是为配合2008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着力发展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标,宁夏发展改革委员会2010年1月11日公布的《宁夏发展低碳经济的初步思考》调研报告中提出要将宁夏打造成为以面向穆斯林国家为重点的国际经贸与文化交流中心,我国最大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与认证中心,这一战略性的工作指导直接将宁夏定位于我国对穆斯林国家的贸易中心,而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则是这一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最大的问题在于宁夏是一个地理面积狭小、经济发展较国内其他省份相对落后的地区,而目前宁夏这一领域的外贸竞争力主要得益于独特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地理资源优势,更多体现在人文宗教这样的“软”竞争力领域,虽然宁夏具有独特自然资源优势为发展清真食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现代对外贸易的开展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资源禀赋的竞争了,更多的是依靠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及聚集效应带来的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竞争。因此在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中,打造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型企业及依靠宁夏独特的人文宗教资源、政策的大力支持等优势形成聚集型的产业园区是发展的关键。

宁夏要想成为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中心,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生产率、便捷的交通运输等均是必备的前提要件,在宁夏不具备中心地区的各项优势的前提下如何迅速以中心地区的聚集力吸引外部优势资源进入从而实现规模化战略发展,将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规模化战略分析

规模经济理论目前的成果仍集中在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的研究领域,其中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异质企业论作为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地理经济学则更有效地描述了产业聚集的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过程,本文将以这些理论成果为主要分析依据。

(一)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规模经济现状

1.企业内部规模经济现状

宁夏目前拥有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生产经营企业近万家,清真食品年工业产值已达70多亿元,占到全区食品产业的80%,然而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分散等问题,很难在提升生产率的前提下实现内部规模经济。例如宁夏拥有清真食品工业企业655家,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为113家,仅占食品企业总股数的17.3%,此外单个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企业在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等指标上也不具有优势,因此以异质企业理论来看,宁夏要想在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这一外贸领域有更大作为就必须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生产技术和设备、资金实力雄厚、生产规模大的企业,以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2.产业外部规模经济现状

目前宁夏推动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扩大主要依靠建立工业园区,在银川、吴忠等产业发展集中区初步建成了贺兰县德胜清真食品工业园、吴忠金积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园,形成了以生产清真乳品、清真粮油、清真肉制品、清真焙烤食品、清真休闲食品、清真方便食品、清真保健品、清真调味品为主的企业群;另外通过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认证中心的建立,解决出口产品的认证标准问题;最后,通过空港物流中心的建立解决外贸发展及产业集聚中的交易成本问题,然而这三项工作目前只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作用,规模化战略也要借助跨越式的发展合理选择路径。

(二)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规模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从克鲁格曼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有利于产业集聚,从而有利于各地区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格局,然而这通常会使落后地区囿于传统产业的樊篱从而沦为外围地区,因此,从长期来看,地方保护主义虽有助于一个地区的稳定发展,但人才及生产要素流动的受阻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从而加大了交易成本,更进一步使外围地区失去成为中心地区的机会,如此恶性循环很难实现地区的跨越式发展。

由此可见,以目前宁夏地区的经济发展、技术水平、产业化程度来看,要想在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中承担起“中心”地区的责任,必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宁夏应该利用好落后地区的后发优势,在低技术锁定的前提下,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利用好低要素价格的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最后完成在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内“中心”地位的构建。本文提出三步走的战略路径,具体分析如下:

1.着力降低交通、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流动的成本

一个地区要想成为对外部各要素具有聚集吸引力的中心地区,首要任务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于是便捷高效的交通及生产要素的低流动成本成为发展的关键。因此,宁夏应借助空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动员内部资源、借助外部投资双管齐下,着力打造便捷的空港交通网络,解决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原材料、成品的流通问题。政府应放开限制性的政策规定,打造灵活有效的生产要素市场,以健康的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外部生产要素。目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莫过于资金、技术和人才。对于资金的引进,鉴于清真产业具有鲜明的宗教价值取向,因此引进外资时要注意防范宗教渗透与异化,同时要吸取中国大豆压榨企业被外资垄断的教训,注意经济安全,把握内资的控制地位。技术、人才的引进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为技术和人才引进创造待遇优厚、上升空间宽广的环境,切实以核心竞争力构筑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长期发展力量。可借助对教育机构的促进和引导,建立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相关专业及阿语人才的培养机制。在标准化建设上,宁夏应在取得清真食品国际认证资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取得穆斯林用品的标准认证,借助博览会、小商品城及在穆斯林国家建立领事机构一揽子解决制度、法规等方面的交易障碍,全面降低交易成本。

2.借助产业聚集力打造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增强产业聚集力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龙头企业为在本行业内具有先进技术水平、资金实力雄厚、生产率高的企业,龙头企业在一个产业内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具有对外部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可增强一个产业的聚集力;而一个产业的聚集力越强,越容易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培育出适应竞争发展的龙头企业,这二者并行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在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企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呈现出的是小、散、乱的局面,随着这一产业战略性地位的提升及逐步开始重视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借助产业园区的聚集能力打造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园区的发展成为宁夏这一产业“中心”区的一大要务。

3.分层次促进企业发展,内外贸合力并行发展

在发展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战略规划中,宁夏政府提出了“一地三中心”的建设目标,其中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成为面对中东等穆斯林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战略性产业。而借助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成果——异质企业论的研究可知,承担对外贸易的企业必须具备生产效率高、企业规模大的特征,而始于2007年底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外溢效应造成了我国东部相当一部分制造加工企业由于出口业务锐减而纷纷倒闭,事实也证明了规模小、生产效率低、技术水平低下的小企业难以承担外贸经营的风险。

因此生产率高、技术水平先进的企业应主要进行对外贸易,而规模小的企业可主管国内市场。由此兼顾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分层次促进企业发展,内外贸易并行发展,最终实现宁夏清真食品与穆斯林用品产业发展的利益最大化。

图1 规模化战略

如图1所示,前期的物流园区政府的支持在于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以发展龙头企业和吸引外部资源的产业聚集效应相互促进、同步发展最终打造分层次的企业集群。那种填鸭式教学中解脱出来,正确地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案例教学的设计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在讨论时,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2.阅读分析案例。首先应该下发或指定案例材料,并根据该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通过指导书指导学生对于指定的学习案例材料进行阅读,并且认真分析案例的具体内容,缜密地思考案例所提出的供学生思考的问题。

3.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规模一般以8~10人为宜,讨论中要求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要概括地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分析过程与观点,供全班讨论、参考、补充,具体的讨论方式应不拘一格,避免课堂形式单一。对于案例问题及讨论问题的顺序每一个组可以逐一发表,也可按买卖双方之间出现的几个有关的问题合起来系统地发表,还可将自己分析案例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最后由大家统一分析和探讨。

4.全班讨论。全班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的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一方面,全班讨论可以解决小组讨论阶段中各小组遗留下来的那些具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讨论为达到教学目标而有意事先设立的讨论问题。

5.评述总结。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对本次案例学习进行全面的总结。对于讨论中出现的正确思路与见解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次案例教学中所出现的缺点与不足。

6.案例学习报告的撰写。对自己在此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收获进行总结,说明在案例阅读、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收获、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待释疑等,并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本次案例教学与相关国际贸易课程理论联系的认识。

三、结语

在国际贸易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简单地讲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主观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更好地运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来分析解决实际所面临的问题。

[1]邹丽敏.案例教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流程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2]刘巍.案例教学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5(7).

[3]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2).

猜你喜欢
穆斯林用品宁夏
宁夏
印尼·雅加达
日化用品中防腐剂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Ontex将在法国新建成人失禁用品生产厂
美国穆斯林群体探析
宁夏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