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林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日本一直是黑龙江省传统的、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黑龙江省对日贸易额自2006年创下6.3亿美元的历史最高位后,2007—2009年分别为5.93亿美元、6.12亿美元和6.04亿美元,总体上相对稳定。2010年,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创下255.04亿美元历史高位的情况下,黑龙江省对日贸易额也创下了6.68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见表1)。然而,黑龙江省对日贸易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多年来黑龙江省对日贸易呈徘徊局面没有彻底改观,增速偏小,对日贸易额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份额中所占比例呈下降态势等。以2010年为例,黑龙江省外贸总额同比上涨57.23%、黑龙江省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欧盟、东盟、美国、中东和拉丁美洲等进出口额分别增长34.00%、35.99%、97.88%、65.43%、64.14%和68.9%的情况下,对日贸易额增速仅为10.56%,增幅明显落后于中日双边贸易增长速度(30.6%)、黑龙江省外贸总额增长速度和黑龙江省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贸易增长速度。另外,2002—2010年,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从43.5亿美元增长到255.04亿美元,增长了5.86倍,对日贸易总额从3.73亿美元增至6.68亿美元,仅仅增长1.79倍。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中,除2009年对日贸易额所占份额有所提高外,其余年份所占份额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1 2006—2010年黑龙江省与日本贸易情况 金额单位:亿美元、%
从黑龙江省出口市场排位来看,2007年以前日本基本保持在前五位,2008—2010年,位次有所下滑,基本维持在第九位水平。
从出口规模来看,2006—2010年,黑龙江省对日出口额基本上在2.7亿~3.9亿美元之间浮动,呈缓慢增长态势。
从出口商品类别来看,黑龙江省对日出口额较大的商品类别主要有农副产品、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机电产品、锯材、家具、鞋类、箱包和服装等,上述产品年均出口总额占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70%左右(见表2)。农副产品是黑龙江省对日出口的第一大商品,也是黑龙江省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出口产品。2008—2010年,农副产品对日出口分别占当年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25.5%、25.4%和26.4%,粮食(玉米、谷物及谷粉、大豆及其他豆类)、蔬菜(鲜或冷藏)、食用油籽及干果等是黑龙江省对日出口的主要农副产品;木制品类(含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家具、锯材等)是黑龙江省对日出口额较大的商品类别,这主要源于黑龙江省丰富的木材资源、自俄罗斯进口木材较多以及木材加工企业较多等优势。2008—2010年对日出口分别占当年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30.1%、28.4%和16.78%,其中,2010年比2008年和2009年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机电产品也是黑龙江省对日出口金额较大商品类别,2008—2010年出口金额分别占当年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9.3%、8.3%和9.45%。另外,箱包及类似容器、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等对日传统商品也基本保持一定出口比例;原来出口较少的商品,如医药品、手表、肥料、纺织纱线、初级塑料等商品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特别是黏土及其他耐火矿物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在2010年同比增长333.49%,达到2115.04万美元,占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5.42%,已进入黑龙江省对日本出口主要商品类别。此外,在对日本出口商品中,药材、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天然碳酸镁、塑料制品等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黑龙江省出口日本的商品种类正在增多和优化。
表2 2008—2010年黑龙江省对日主要出口商品构成单位:亿美元
日本是黑龙江省传统的进口市场之一,自2006年黑龙江省从日本进口达到创纪录的3.34亿美元后,2008—2010年分别为2.83亿美元、2.89亿美元和2.78亿美元,进口金额相对稳定,但占全省进口比重有所降低,进口排位也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0年分别排在黑龙江省主要进口市场的第六位、第七位和第八位。
黑龙江省自日本进口额位居前列的商品类别主要有机电产品、钢材、废金属、纸及纸板、农副产品等。2008—2010年机电产品(含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占全省进口总额的57.5%、58.6%和71.8%。机电产品中,2010年高新技术类产品进口额为6448.92万美元,较2009年增长121.1%,增长幅度较大。此外,肥料、印刷品、医疗仪器及器械、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苯乙烯等商品的进口同比也有较大幅度增加。2010年,钢材类及废金属产品等进口额锐减,同比下降42.76%和49.21%,这也是导致黑龙江省自日本进口额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进口商品构成看,机电产品类(包括高新技术产品)、废金属及钢材类产品等是黑龙江省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
表3 2006—2010年黑龙江省自日本进口主要商品构成单位:亿美元
日本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本次地震给黑龙江省与日本贸易带来冲击。短期内除对黑龙江省从日本进口产生影响外,从中长期看,灾后重建需求对黑龙江省部分行业的出口和市场拓展增加了机遇。
一是大地震及海啸、核泄漏等次生灾害引发的日本电力供应紧张、国内生产链条中断和旅游商业活动的减少等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对日本经济恢复构成严重冲击,日本经济恢复缓慢将对黑龙江省扩大对日贸易规模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日元汇率变化的影响。黑龙江省对日出口除农副产品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包括纺织、服装和鞋类等传统商品对汇率变动非常敏感,本次地震后,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保持高位,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将直接影响双方贸易的发展。三是日本消费陷入低迷的影响。根据日本内阁府2011年4月份消费动向调查数据,一般家庭消费者态度指数比3月份骤降5.5个百分点,为2004年4月以来最大降幅,显示震后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食品及油价上涨也给消费心理留下阴影,日本消费低迷状态将使黑龙江省对日非急需产品的出口受到压制。四是以对日进口带动出口的部分产品将受到冲击。如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机电产品的同时需大量进口高技术产品,其中,电子、精密仪器、机床、电器等领域对日本产品依赖度较高,此次地震后一方面受累于日本原装零部件供应短缺问题,一方面面临日本市场消费下降影响,出口受冲击的可能性更大。
(1)农副产品出口面临新的机遇
资料显示,本次地震及海啸、核辐射影响最重的日本六县(宫城、岩手、福岛、茨城、枥木和群马县)是日本重要的农产品出口产区,水稻、猪肉、蛋鸡等农产品产量占日本国内总产量20%以上。地震重创了日本的农业生产,海啸、核泄漏等造成日本可耕地面积减少等情况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的供应,日本将寻求更多的农副产品进口来源,而中国作为日本的主要农产品进口国,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农产品出口规模将呈扩大趋势;另一方面,核辐射导致日本农产品超标的阴影将长期困扰日本民众的消费心理,与其消费可能受核污染的本地农产品,还不如消费相对价格低廉优质并经过严格检验的外阜农产品。因此,对具有出口农副产品绝对优势和潜力的黑龙江省来说是继续扩大对日出口规模的一个很好机会。
(2)木材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
“木”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家居、建筑、生活等方面大量使用木材。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地震前的2009年,日本木材总需要量为6321万立方米,而日本国内生产量为1758.7万立方米,仅占27.8%,其余72.2%依赖进口;地震前宫城地区是日本重要的胶合板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日本的1/4,地震后生产基地遭到严重破坏,产量下降。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建筑用集成材、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家具等在今后的若干年内将持续保持较高需求状态,而包括家用或装饰用木制品、锯材、家具等木材类产品是黑龙江省对日出口的优势产品之一,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合计分别占黑龙江省对日出口总额的30.1%、28.4%和16.78%。本次地震后的灾区重建将给此类产品对日扩大出口规模带来机遇。
(3)建材类产品出口面临的机遇
除木材类产品外,灾后重建需要大量水泥、钢铁等建材产品,这给黑龙江省相关出口企业或公司对日出口带来新的可能。如水泥行业,震前日本为水泥净出口国,2010年水泥产能6147.7万吨,净出口水泥及熟料约1000万吨,按照2009年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启动时水泥需求增幅46%计算,今后几年内日本水泥供应缺口在几千万吨左右。再如钢铁行业,日本是全球第一大钢材出口国,2010年出口钢材4240万吨,占全年产量的44.7%。日本震后包括新日铁、JFE、住友金属、东京制钢、神户制钢等5家钢铁企业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大约有1150万吨的钢铁产能。同时,日本建筑用钢方面竞争力不及我国,其国内产能无法应对房屋、工厂重建的大规模需求,因此,黑龙江省生产建筑用钢材类产品企业、水泥企业及玻璃制造企业等应更多关注灾后重建创造的市场契机。
1.密切跟踪日本地震及引发的次生灾害的事态发展,注意收集和研究日本大地震对相关产业及企业的影响以及给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及时研究应对举措,促进黑龙江省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2.加大市场调研,了解掌握日本灾后重建市场需求变化,引导黑龙江省企业抓住机遇,优化对日进出口商品结构,在保持和扩大农副产品、木制品、服装、鞋帽、纺织品等传统商品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机电设备、建材、食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出口能力,加大与日本具有领先技术的汽车、电子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力度。
3.广泛加强与日方客户关系。通过组织代表团到日本灾区慰问访问、在日本举办重点投资项目商谈会、产品展销会、邀请日本大企业来访等形式,进一步紧密双方贸易伙伴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借机广泛深入地开展贸易投资推介,宣传黑龙江省比较优势,展示优势产品,巩固黑龙江省产品在日本的市场地位。
4.积极把握日方业务转移机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日招商。经过破坏性地震,许多此前不愿意向我国转移的日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企业会考虑至少向海外转移一部分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针对很多日本企业地震前已经开始在本土之外建立研发中心、数据中心的情况,经过此次灾难后,这一进程将会加速。黑龙江省应有针对性的、量身制定对日招商具有吸引力的税收、土地、信贷等政策,强化政策的促进作用。
[1]张凤林.2010—2011黑龙江省与日本经贸合作的形势分析与预测[R].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报告(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报告 2007—2008、2008—2009、2009—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