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朕华 张中则 李泽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240)
肝脏是脂质的代谢中心,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两大重要原因是血脂代谢紊乱,三酰甘油(TG)的沉积[1]、氧化应激损伤,导致脂肪肝病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2]。维奥欣是由秦岭地区提取的8种水溶性甾体皂苷,是纯中药制剂,研究证实[3]薯蓣皂苷具有扩张心肌血管、增加血液供应,能够显著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另外,维奥欣能激活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清除体内的游离氧自由基,阻止脂肪酸氧化障碍作用[3]。
入选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及内分泌科门诊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患者316例(按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2)标准诊断[1])。纳入标准:①B超明确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②血胆固醇≥5.72mmol/L和/或LDL-c≥3.64mmol/L和(或)三酰甘油≥1.7mmol/L;③2个月内未应用其他降血脂药及其他抗氧化的药物(如维生素E)。排除标准:①过量饮酒史;②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炎。③妊娠、哺乳。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保持与服药前相似的饮食控制,运动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薯蓣皂苷片(商品名:维奥欣,东盛科技西安制药厂生产)2粒/次,3次/天,疗程10周,对照组则给予淀粉类安慰剂,形状、给药方法与样品药一致,由东盛科技西安制药厂生产。研究指标:治疗前、治疗10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lns)、TC、TG、LDL-c,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于治疗前及第10周后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包括MDA(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LPO)、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共入选316例患者,年龄(34±12)岁,病例包括:①单纯性脂肪性肝病188例:男性54例,女性34例。年龄18~76岁,平均(36±17)岁;②脂肪肝性肝炎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38±14)岁;③脂肪性肝硬化48例,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26~72岁,平均(39±21)岁。入选时两组病情程度、血脂水平、肝功能基线可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组10周后TC、TG、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1)。两组比较,治疗组TC、TG、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1)。
表1 薯蓣皂苷片TC、TG、LDL-c水平的影响
治疗10周后,治疗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而胰岛素敏感指数治疗有明显的上升(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见表2。
表2 薯蓣皂苷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
治疗10周后,治疗组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无差异,即氧化应激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薯蓣皂苷片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应用过程中治疗组有11例有轻微上腹部不适,表现为胃热、胀气,未采取措施,不影响继续治疗。对照组有1例ALT升高,7例轻微上腹部不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种因素与其发生发展相关,随着“二次打击”学说的提出,使得氧化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联系且相互作用,互为因果[5]。另外有研究[6,7]显示30%~60%的患者有血脂异常,尤其是高TG症,血脂异常,引起脂质沉积,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脂质摄入异常;②线粒体功能障碍;③肝细胞合成游离脂肪酸和TG增多;④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不足,导致三酰甘油运出干细胞减少。
本研究证实薯蓣皂苷片可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降脂作用稳定。治疗10周后,TC下降28%,TG下降29%,LDL-C下降33%。因此薯蓣皂苷片调脂疗效显著。同时薯蓣皂苷片治疗后,患者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MDA均有显著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过程中治疗组仅有4例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不影响继续治疗。
调节血脂,防止血脂沉积,同时辅以抗氧化药物,拮抗氧化应激,此种治疗方式,在本实验收获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和研究中心数量,开展随机、平行对照,更大规模的双盲研究来验证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陆在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35-442.
[2] 杨丽丽,柳涛,王淼,等.氧化应激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9):896-900.
[3] 张伟锋,刘宝山.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6):543-545.
[4] 李光伟,潘孝仁,Stephen L,等.检测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一项新指标[J].中华内科杂志,1993,32(10):656-660.
[5] 田培营.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增刊):46-49.
[6] 赵文霞,段荣章,刘君颖.1163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体质类型分布特点及其与体重指数、血脂及肝功能酶学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12):1269-1271.
[7] 阳宁静,宋彬,唐鹤菡,等.1H-MRS和MR双回波技术活体半定量评价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J].磁共振成像,2010,1(3): 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