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热处理车间,辽宁大连116022)
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用来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在发动机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曲轴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曲轴主要承受复杂的弯曲—扭转载荷和一定的冲击载荷,因此,曲轴通常采用高强度的球墨铸铁或优质、高强度的中碳合金钢制成(45钢、35Cr Mo,42Cr Mo等)。50Cr Mo4是一种优质合金结构钢,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目前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公司技术贸易合作产品16RK270柴油机曲轴采用50Cr Mo4钢。因此,对50Cr Mo4钢曲轴热处理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图1为16RK270曲轴结构图。
图1 16RK270曲轴结构图
试验采用50Cr Mo4曲轴以及同材质试块为试验对象,试块尺寸为φ240 mm×200 mm。经化学分析,钢材的成分符合要求,见表1。
曲轴热处理后的试样和曲轴的金相组织分析是在XJL-02 A或XJG-05显微镜上进行,所采用的浸蚀剂为4%硝酸酒精溶液;硬度的检测是根据GB/T231-84《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在HR-150 A洛氏硬度计上进行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检测分别是根据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和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在 WE-10 A或AG-250 KNISMO和JB-30B冲击试验机上进行的。为了使50Cr Mo4曲轴应用在船用柴油机上,根据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1]要求,热处理后曲轴的性能要求见表2。
曲轴热处理工艺规范的确定包括淬火温度、回火温度和淬火冷却方式。为获取最佳的调质处理工艺方案,使曲轴性能满足要求,采用5种方案进行试验。
表1 试验用钢的化学成分[2](质量分数%)
表2 试验用钢热处理技术要求
通过对5种工艺处理后的试样进行金相组织、晶粒度、硬度和力学性能的检测,并综合分析试验结果,筛选出最佳热处理工艺。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选用试样进行了复验,并进一步对最佳调质处理工艺进行微调。
船用柴油机所用曲轴由于承受载荷极大,转速不是很高,所以在尺寸和质量上高出普通曲轴很多。因此50Cr Mo4钢曲轴在淬火加热时,应严格控制淬火加热速度,以避免温差过大进一步扩大内部原有的缺陷。在加热过程中,表面和芯部会出现两次温差高峰。因而,曲轴很容易在芯部形成裂纹或使原有的显微裂纹扩大,故采用阶梯方式加热,确保工件开裂与变形倾向很小。通过试验得出了最佳加热速度和透热保温时间。此外,在两个曲柄间用圆钢轻微点焊以防止热处理过程中曲柄的变形。
(1)热处理工艺对硬度的影响
钢的硬度随回火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分析原因,50Cr Mo4钢的含碳量较高,在ε碳化物析出时硬度略有上升[3]。是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合金钢,在≥500℃回火时渗碳体溶解,形成细小、弥散分布的合金碳化物,发生“二次硬化”导致硬度上升。
(2)热处理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50Cr Mo4钢随回火温度的增加,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值下降,伸长率、收缩率和冲击功增加。与技术要求相比,屈服强度、伸长率、收缩率和冲击功比较容易满足要求,但是抗拉强度要求很高,若回火温度过高,则达不到要求,如640℃回火抗拉强度低于技术要求。随着回火温度的降低抗拉强度有明显的升高,但是试块硬度过高,超出技术要求,严重影响热处理后的机械加工性能。
由于50Cr Mo4钢含碳量较高,导致了高温回火后强度下降塑性上升。另外,合金元素对材料力学性能也有很大影响,能有效的提高钢的淬透性和韧性。50Cr Mo4钢中含有很多合金元素,如铬、镍、锰等,铬和锰主要提高淬透性,铬和镍组合可有效的提高淬透性并很好的改善回火马氏体的韧性[4]。由于50Cr Mo4钢中加入了少量的钒,细化奥氏体晶粒,使钢具有了较好的强韧性。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得出50Cr Mo4钢经此热处理后获得了比较良好的机械性能。为了验证工艺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用3根曲轴实物进行工艺验证。同时,为了保证达到技术要求,将回火温度降低10℃,以适当的提高抗拉强度。
(3)工艺可行性验证
将50Cr Mo4钢曲轴按照调整后的工艺进行热处理,检测其表面硬度和各项力学性能,结果表3。
硬度梯度检测结果如表4。
检测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晶粒度为6~7级(图2)。
表3 调整热处理工艺后的力学性能
图2 材料的金相组织
表4 硬度梯度的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曲轴的硬度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符合要求,各项力学性能也达到了技术要求。
(1)由于含碳量较高,并且加入合金元素的,50Cr Mo4钢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2)50Cr Mo4钢曲轴经此工艺处理后能完全满足技术要求。
50Cr Mo4钢曲轴热处理工艺的研究成功和有效应用,满足了大马力重载机车以及低速船用柴油机的需要。同时,作为成功开发的一项新产品,也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1]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林慧国,林 钢,吴静雯.袖珍世界钢号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专业分会,《热处理手册》编委会.热处理手册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吴承建,强文江,陈国良.金属材料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