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军
(浙江省遂昌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浙江 丽水 323500)
使用丙泊酚作为无痛胃镜检查术的麻醉诱导,具有起效迅速、麻醉平稳、苏醒快速的优点,但有血管扩张和心肌抑制的作用,加上患者术前禁食可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使用丙泊酚麻醉后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1]。笔者在丙泊酚中加入小剂量麻黄碱,以减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程度和发生率,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择ASAⅠ~Ⅱ级要求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20~79岁;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基础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加麻黄碱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禁食8 h,术前开放静脉通道,给予昂丹司琼4 mg预防恶心呕吐。用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取左侧卧位,鼻导管给氧(2~3 L/min),置入口垫并固定。缓慢静脉推注丙泊酚2.5 mg/kg(规格200 mg/20 mL,意大利AstraZeneca S.P.A公司),推注速度为 40 mg/10 s。在 A组中加入麻黄碱0.08 mg/kg[2]。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视胃镜检查时间长短及患者反应酌情追加丙泊酚。
监测注射丙泊酚前,睫毛反射消失后,插胃管1 min后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自主呼吸情况,并观察患者的反应。并保证术中脉搏氧饱和度大于96%,呼吸正常(12~20/次),否则给予面罩加压给氧纠正低氧,在术中如果收缩压小于80 mm Hg,则静脉注射麻黄碱5 mg纠正低血压。
两组各时段指标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小剂量麻黄碱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预防血压下降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减轻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程度和发生率,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表1 两组各时段指标变化情况(n=60,)
表1 两组各时段指标变化情况(n=60,)
注:与 A 组比较,*P <0.05。
监测指标 两组患者麻醉前 两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 两组患者插入胃管1 min后A组B组A组B组A组B组SBP(mm Hg)DBP(mm Hg)MAP(mm Hg)HR(次/min)109.92 ± 12.1669.38 ± 10.1281.83 ± 11.1877.68 ± 8.01112.73 ± 10.1371.66 ± 9.8178.98 ± 12.2276.52 ± 7.93105.74 ±10.0166.17 ±10.2070.06 ±9.5174.34 ±9.8584.56 ± 10.43*53.84 ± 9.22*54.23 ± 8.45*70.67 ± 7.99*113.87 ± 10.6670.13 ± 10.1876.88 ± 10.1379.78 ± 11.74100.50 ± 11.65*59.36 ± 10.93*65.94 ± 10.76*74.15 ± 12.13*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时,对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严重时可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3],本研究中,B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血压、心率下降明显(P <0.01),A 组丙泊酚中加入麻黄碱 0.08 mg/kg,可明显减轻血压降低的程度,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麻黄碱是一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α和β受体均有激动作用,能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促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释放肾上腺素,使皮肤黏膜和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麻黄碱适合用于拮抗丙泊酚麻醉时引起的血压下降和心动过缓。本研究中,在A组丙泊酚中加入麻黄碱0.08 mg/kg缓慢静脉注射,可维持血压不低于麻醉前基础值的10%。麻黄碱对心血管作用的起效时间约为用药后1 min,与丙泊酚抑制心血管作用起效时间基本一致。因此,将麻黄碱加入丙泊酚中混合静脉注射,可明显减轻血压降低的程度,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1]王放鸣,郑斯聚.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5,16(4):236 -237.
[2]王胜斌.丙泊酚、芬太尼伍用麻黄碱在门诊胃镜检查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7,11(5):404 -405.
[3]徐福涛.内镜术的镇静与麻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6):326.